立足素质教育注意管理艺术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基层组织的管理者,要带好一个班级既要身正为范,更要讲究工作艺术。
本文从班级组织;赞美;鼓励;矫正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班任工作;素质;组织;鼓励;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42-01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观管理单位;班任既是管理者更是引路人,要带好一个班级,既要加强自身德才修养,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更要讲究工作艺术,凝聚学生之心,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本文仅结合自己实践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注重班级组织机构建设的艺术
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班集体管理的第一步,没有优秀的班干部,班级是管理不好的。
所以说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这个工作好得好,后来的工作会得心应手。
班主任必须注意班干部的拔作用工作。
一是要挑选好正副班长。
由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和组织领导能力、诚实负责的学生担任,职责是全面负责全班的学习、纪律、卫生、调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二是要选好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由身体素质较好,有一定安全防范意识的学生担任。
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安全工作;三是要选好纪律卫生委员,协助班长负责全班的纪律、卫生,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检查班内值日情况及校
园为卫生区检查的工作;四是要选拔科代表。
由各科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负责各科作业的收发、监督和检查。
严把该科作业的质量关,负责该科学习兴趣小组的组织和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都走上班级管理者的舞台,班主任把具体工作落实给学生,让学生管住自己的口和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从而增强自我的约束力。
创建良好班级组织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激发每位学生要自尊、自信、自强、自主,让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学会自立自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有集体主义的荣誉感。
二要讲究有鼓励与赞美的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
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
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但是许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好象教师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
还有一些教师表扬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
我们认为班主任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可以表扬。
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表扬应实事求是。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
另外,表扬应该把握
时机。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
表扬是非常好的方法。
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闪光。
三要讲究违规违纪的矫正艺术
学生违纪是正常的,矫正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没有矫正的教育可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
因为,第一,“人”并不是完全自觉的,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第二,由于客观原因,“人”会犯各种错误,有时犯了错误,自我并没有认识是犯了错误,只有客观给予报复后,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对孩子来说,这个客观应当包括教师在内。
教师为了提醒孩子下次不犯同类错误,处罚是必须的。
所以,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必须有适当的处罚,这既对被处罚的人有利,对他人更是一种保护措施。
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处罚的目的是告诉学生这样做是错的,警醒学生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处罚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处罚就可以了。
比如魏书生发明的“唱歌法”、“写一份说明书法”,都不失为好的“处罚法”。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许多班主任处罚不当,或者说是处罚失当,体罚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避免的。
处罚手段是班务管理的一种方式,运用得好,有利于班集体建设;运用不好,不仅起不到正向教育效果,还会产生副作用。
所以,运用处罚手段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适度原则、适时原则、公正原则、情感原则。
四要讲究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
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教育环节,它的教育和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学校和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合作是完成教育计划的重要条件。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
班级家长会一般是教师向家长汇报班内学生思想、学习、健康状况,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和家长一起研究改进教育方法等。
家长座谈会是根据具体问题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征求意见,研究学生情况,改进班级工作。
这两种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形式都是班主任经常运用的。
在利用这两种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前的准备工作,确定会议主题和研究的工作重点,切忌勿忙无准备地召开家长会。
另外,在召开家长会之前,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会议内容,让家长来开家长会做到有所准备。
讲话应以鼓励为主。
对个别学生比较严重错误或缺点,不要在大会上点名道姓地讲,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会后留有关家长个别谈。
最好请学生一起参加,也要允许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
尽管现代通讯工具很发达,家访还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班主任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观念,学会换位思考,身正为范才能做好工作,用自己的优良行为带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