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音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浅析音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摘要: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本文从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入手,对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阐释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特点;文化功能;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25-01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

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

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

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
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

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

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

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

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

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

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

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首先,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

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

在教学中,力求教师通过风趣的导言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创设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

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

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

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

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
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

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只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欣赏名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兴趣才能产生,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

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点、情感特点。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音乐教育者杂志,20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