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6号线调整及新建延伸线工程土建施工项目人民医院站~长虹公园站区间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天津地铁6号线土建13标项目部
2014年12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调查目的及依据 (1)
2.1调查目的 (1)
2.2调查依据 (2)
3调查范围和对象 (2)
4调查方法和手段 (2)
5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2)
5.1地面道路及交通情况 (2)
5.2邻近建筑物情况 (3)
5.3地下管线情况 (8)
6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9)
6.1周边建筑物保护 (9)
6.2管线保护 (10)
7附表 (11)
1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6号线梅江道站~左江道站区间共投入两台盾构机参与施工,区间右线采用铁建重工DZ059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左线采用铁建重工DZ055土压平衡盾构机参与施工。
盾构始发于梅江道站北端,接收于左江道站南端。
图1 区间地理位置平面示意图
梅江道站~左江道站区间设计起点位于五号堤路与梅江道交叉口的梅江道站站端,设计终点位于左江道与友谊南路交叉口的左江道站站端,呈“S”形走势。
区间始于五号堤路正下方,由北向南穿越瑞江花园竹苑、市鑫宇织染厂、天津市复印设备有限公司、佳能公司、天津市复印设备有限公司精密机械厂、天津市建筑节能中心及津典时代,终点位于友谊南路正下方。
梅江道站~左江道站区间右线起讫里程为DK34+952.305~DK36+103.581,右线区间长1151.276m;左线起讫里程DK34+952.305~DK36+103.858,长链0.374m,左线区间长1151.927m;区间平面上由直线、缓和曲线、曲线组成,曲线半径分别为R=400、R=310;线路最大纵坡28 ‰,最小纵坡4 ‰;覆土深度10.02~21.9m;采用1200mmC50P10钢筋混凝土管片,厚度350mm,内径5500mm,外径6200mm;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兼泵房。
2调查目的及依据
2.1调查目的
推进项目盾构施工周边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加强盾构施工期间的环境风险管理,明确项目盾构周边环境风险,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特编制本报告。
2.2调查依据
1、《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评估管理指南》
2、《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预防工作管理办法》
3、《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预警工作管理办法》
4、《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环境周边调查管理指南》
5、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第R3合同段项目合同、盾构区间施工图纸。
3调查范围和对象
主要包括盾构区间周边环境、房屋建筑、桥梁、河道、临近管线及工程自身风险等内容。
评估范围为距离区间两侧30m。
4调查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居民了解居民住房的产权单位,并结合工程开工前期对周边环境的详细的调查,重新实地走访,测量、查阅相关图管线图纸,拍摄影像资料。
5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5.1地面道路及交通情况
梅江道站-左江道站区间,始发于位于友谊南路的左江道站,向东北方向敷设,依次斜穿友谊南路、珠江道、九连山路、五号堤路,接收于位于五号堤路的梅江道站。
友谊南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宽45m,沥青路面,车流量大;珠江道为城市次干道,道路宽30m,沥青路面,车流量较大;九连山路与五号堤路为支路,道路宽15m左右,沥青路面,车流量较小,其中五号堤路因梅江道站施工,已断交。
图2:友谊南路路面实况
珠江道路面实况
九连山路路面实况
五号堤路路面实况
5.2邻近建筑物情况
人民医院站~长虹公园站区间附近较近的有7天连锁酒店(距离区间20.61m,8层砖混住宅楼),华安北里(距离区间21.43m,7层砖混住宅楼),波司登(距离区间16.25m,1层砖混商用),红旗路加油站(距离区间14.71m,1层砖混商用),天津一商化工贸易公司红旗路分公司(距离区间16.67m,2层砖混商用),平陆西里(距离区间15.67-18.76m,5层砖混住宅楼),红汾里(距离区间14.6-15.4m,5、6层砖混住宅楼)、居民楼(距离区间18.59m,5层砖混住宅楼),居民楼(距离区间19.38m,6层砖混住宅楼),芥园桥(隧道侧穿桥桩基,距离桥桩基2.15m),津河(隧道下穿,河床距离隧道顶10.5m),花莲里(距离区间19.75-21.43m,6层砖混住宅楼),瑞兴里(距离区间20.32-21.28m,5-7层砖混住宅楼)。
福水园1号楼
物美超市
津典时代
津典时代商业楼
九连山路垃圾压缩站
精密机械厂一层建筑
市朝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加气混凝土板一层厂房
市朝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砖砌一层厂房和厕所
下穿5层框架结构天津佳能有限公司4-5层厂房(下穿部分为5层)
天津佳能有限公司2层厂房
市复印设备公司排架仓库
市复印设备公司4层框架厂房
市复印设备公司1层砖砌仓库
5.3地下管线情况
1、人民医院站~长虹公园站区间
6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6.1周边建筑物保护
1、穿越芥园桥保护措施
(1)施工前与芥园桥桥管理单位取得联系,收集完善桥梁基础资料,作好沟通、协调工作。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穿越前的试推进。
在盾构穿越桥梁基础之前的施工过程中,设置合理长度的试推进段。
在试推进段中,分别设定不同的施工参数,模拟穿越芥园桥桩基础的工况条件,查看在各种参数控制下盾构机推进对芥园桥的影响,从而总结出盾构穿越芥园桥基础的最佳施工参数,特别是盾构的同步注浆以及二次注浆的参数。
(3)在总结施工参数和盾构穿越施工方法后,再正式穿越芥园桥,以此确保盾构顺利穿越桥梁,并将影响降到最低。
(4)盾构施工前,通过建立模型,预测分析施工风险,并通过计算结果,指导施工选择施工参数。
2、穿越芥园桥技术保证措施
加强穿越施工的组织和技术管理措施,对具体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调整和充实,增加富有施工经验的、责任心强的优秀施工人员。
在穿越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切实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在穿越施工过程中,24小时专人值班,随时监测芥园桥沉降以及位移情况,并将情况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根据监测信息及时优化盾构施工参数。
穿越前的加强设备检修及完善主要设备的零配件供应的保障措施,在穿越前对盾构机及各辅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检修,排除盾构机上存在的各种故障及隐患。
在本工程盾构穿越期间,与盾构生产厂家建立24小时有效的联系及供应渠道,保证在盾构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零配件。
(1)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
构机操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指令,谨慎操作,对初始出现的小偏差应及时纠正,应尽量避免盾构机走“蛇”形,并控制每次纠偏
的量,盾构机一次纠偏量不宜过大,以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并为管片良好拼装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因轴线走偏,须予以纠正时,采用调整盾构千斤顶组合的措施进行纠偏:在偏离方向相反处,调低该区域千斤顶工作压力,造成两区域千斤顶的行程差,从而达到纠偏的效果。
对于盾构机蛇形运动的修正,应以长距离慢慢修正为原则,一次纠偏量不宜超过2mm。
(2)严格控制管片拼装质量。
管片拼装时尽量用足千斤顶,决不允许可用千斤顶闲置。
在盾构推进结束后回缩的千斤顶应尽可能的少,以满足管片拼装即可,以减少千斤顶回缩造成盾构机的后退,而造成对土体扰动。
拼装后及时调整千斤顶的顶力,防止盾构姿态发生突变。
(3)对穿越段加强二次注浆,二次注浆量和压力根据地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从而使地层变形量减至最小。
通过注浆,增加桩身和周围土体的固结,使桩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以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积极进行跟踪注浆。
(4)盾构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开挖面的土压平衡,严格控制好切口土压力,调整推进速度、推力、出土量等施工参数,控制盾构的超挖和欠挖,以改善盾构前方土体的坍落或挤密现象,加强对桥梁和地面的沉降监测,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即使调整各项施工参数,确保房屋结构的安全。
6.2管线保护
1、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安排监测内容和布置监测点,以能够全面反映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和基坑体系的变化情况为原则;在监测过程中,采用的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2、对周边污水管、燃气管、雨水管、电力管沟、输配水管等硬质管线进行重点监测;
3、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对分包队伍进行管线交底,尤其是大型机械操作人员,使其明确施工区域内的管线分布情况;
4、建立巡视制度,每天对管线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有异常立刻上报相关领导,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5、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及体系,一旦管线出现沉降超限或位移超限,立刻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应急处理,有效防止沉降超限及位移继续增大产生变形破坏,
确保管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