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中老年人及老年人对高血压的预防及对高血压的控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早控制,积极治疗。
二、研究调查方法、对象及内容
1.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血压知识的相关资料及网络查询。
(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在家庭附近的村镇做相关的调查。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情况:发放20份问卷回收20份问卷有效问卷20份
2.调查对象:在家庭附近的村镇做调查分别有中年人、中老年人和老人。
3.调查内容:基本情况、高血压知识、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高血压管理需求及对高血压管理的需求。
三、调查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
四、关于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五、高血压病因
(1)、性别与年龄: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
(3)、工作压力过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遗传: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
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或肥胖: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
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8)、饮酒: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六、高血压的症状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七、高血压防治
1、饮食调理:我国居民盐摄入量明显超标,平均每人每天食盐量接近12g,国际推荐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g,建议高危人群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3-5g,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多食用高维生素。
3、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4、戒烟、限酒;
5、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保证充足睡眠。
6、养成自测血压的习惯:最好在早晚7时至8时之间测量,测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饮咖啡、憋尿。
取平卧或坐位,使上臂、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在同一水平。
八、调查体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
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
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
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还常常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患。
因此,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就可以预防合并症。
据专家推算,收缩压降低10毫米汞柱,就可以减少56%的中风和37%的冠心病,更可以避免由于长期高血压所致的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虽然危害大,但是降压治疗效果好,可防可控。
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当前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