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7)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系统的热安全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21世纪从事热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教学、管理的高级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火灾动力学演化2.火灾过程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3.安全评估与性能设计4.火灾扑救优化控制理论
5.火灾探测原理与技术6.智能化安全技术
7.新型阻燃材料科学与技术8.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
三、学制及学分
在符合研究生院有关规定的前提下:
1.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I)为7学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不少于11学分,专业课12-14学分(其中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课程)。
2. 硕-博一体化研究生,学制为5年。
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45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合计为11学分,其他专业课学分在硕士研究生要求基础上至少增加不少于4学分博士层次课程。
3. 普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4年。
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博士英语、博士政治)4学分,博士层次课程不少于4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专业基础课:20
专业课:23
博士课程基础课:4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同时满足《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位申请细则》。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