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现代汉语2017年-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考现代汉语2017年-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考现代汉语复习———课后思考练习题第一章绪论课后思考题1.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方属于哪个方言区?这个方言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那些明显的特点。

答:十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晋语方言、平话方言。

北方方言区2.说明文言与白话、口语与书面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答:(1)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文言和白话都指书面语,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它最初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当它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书面语言的传统以后,就不再跟着口语一起变化,久而久之,就逐渐和口语脱节,最后变成了一种不仅读出来听不懂,而且不经过专门学习连看也看不懂的书面语言。

文言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口语有较大差别。

白话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

它的产生是由于文言与口语完全分家,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人民群众中间就逐渐产生了与口语直接联系的这种新的书面语言。

白话始终是和口语密切联系的,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口语比较一致。

白话和文言虽然也相互影响,但基本上是分道扬镳,各有各的应用范围。

但长期以来,白话文著作一直被看作是“俗”文学,在书面语言在始终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的资格。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①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体。

书面语表诸文字的记述,口语通过口头发音而传播。

两者的载体是不同的,前者是文字,后者是语音。

两者的主要不同,还在于语体。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因而常用短句。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特定的语境存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

从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但具有与口语不同的语体风格。

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

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得以规范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语的基础。

②口语一发即逝,不可能流传久远。

为了克服它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一定限制,人们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

从而在诉诸听觉的口语之外,又产生了诉诸视觉的书面语。

就这个意义说,口语先于书面语,后者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

③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

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口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口语的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不断丰富书面语,促使它不断更新,完善,使之富于活力,更能适应交际的新需求。

一旦书面语严重与口语不相适应,社会就会提出改革陈旧的书面语的要求。

五四前后所掀起的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已不利于社会变革下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

(3)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值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个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并渗透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课后思考题1.现代汉语的内部结构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分析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答:现代汉语的内部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等。

现代汉语语音的性质:现代汉语语音和其他语言的语音一样,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没有复辅音;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音节有声调;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语音的固定性;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现代汉语语法的性质:抽象性,层次性,稳定性,民族性。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丰富的量词。

2.现代汉语语音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没有复辅音,现代汉语声母中的zh,ch,sh是不是复辅音呢?答:现代汉语声母中的zh,ch,sh不是复辅音,它们都是一个辅音,只不过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3.举出十个从古汉语单音节变成现代汉语在的双音节词的例子,再举出十个由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缩略晨双音节词的例子,说明词的结构有双音节化的倾向是现代汉语词汇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答:从古汉语单音节变成现代汉语在的双音节词的例子:目——眼睛,衣——衣服,耳——耳朵,发——头发,师——老师,石——石头,竹——竹子,唇——嘴唇,月——月亮,姨——阿姨。

由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缩略晨双音节词的例子:外交部长——外长,彩色电视机——彩电,化学工业——化工,超级市场——超市,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家用电器——家电,环境保护——环保,扫除文盲——扫盲,高等院校——高校。

4.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①名词做定语,如冬季的阳光、石头房子②形容词做谓语,如苦变甜、天气晴朗③形容词做主语,如骄傲不好④动词做宾语,如参军就是奉献⑤名词做谓语,如明天中秋、今天阴天5.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非常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上的变化,例如,“我爱她”不等于“她爱我”,“跑出去”和“出去跑”的意义也不一样;也有人认为语序不那么重要,例如,“汽车盖着帆布”等于“帆布盖着汽车”,“我饭吃过了”和“我吃过饭了”意义基本相同。

你对“汉语语序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这一点是如何认识的。

答: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就成了汉语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所以汉语的语序很重要,语序不同,语法关系就可能会发生变化,词语,句子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正如题干中所说“我爱她”不等于“她爱我”,“跑出去”和“出去跑”的意义不同,因为它们的语序不同。

但是有时候汉语的语序会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

语序虽然能改变句子的意义,但并不是说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就一定固定下来,如“我饭吃过了”和“我吃过饭了”,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却基本相同。

另外,词语的语义特征也是制约语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题干中的汽车盖着帆布”与帆布盖着汽车”,“汽车”“帆布”都是名词,但“帆布”可以作覆盖物,具有“+覆盖物”这样的语义特征,可以作为“盖”的工具;而“汽车”却不具有“+覆盖物”这样的语义特征,一般不作为“盖”的工具。

因此两句尽管语序不同,但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都会将“汽车”当作“盖”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即“受事”,而把“帆布”当作参与“盖”这个动作的“工具”。

所以两句虽然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怎样认识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答: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汊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时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有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简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答: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基本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以国际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汊字为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包括总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附则四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特点:(1)调整的是政府行为和社会公共行为,不是个人的语言行为。

国家机关,学校,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公共设施、商品广告使用语言文字,都必须遵守规范,个人的言语行为不子干涉。

(2)重申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同时还规定可以保留和使用繁体字的范围。

(3)在法律责任方面,以教育、倡导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最重的处罚是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这与许多强制性的法律有所不同。

3.你准备如何学好《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第二,要注重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第三,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二章语音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语音2?语音有哪些性质?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2.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音必须是人类发出的能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但这种声音与意又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而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例如,同一个意义“玉米”。

.在汉语普通话中所使用的声音是yumi,在英语中是corn.就连汉语内部各方言之间表示“玉米”这个意义的声音也是不一致,有’苞谷’’苞水”“玉蜀黍”“棒子”等多种语音形式。

可见,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语音与意义的联系一旦固定下来后,个人不能擅自改动,否则就无跟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际。

因此,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

3.什么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例如,sōu(搜)从音色角度可以切分出s,o,u三个不同的音素。

音素按发音情况的不同可分元音、辅音两类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4点。

1).气流是否受阻: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但受到节制);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咽头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紧张均衡与否: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气流强弱: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声带是否振动: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4.声母与辅音的区别是什么?韵母与元音的区别是什么?答:(1)声母虽然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能作声母,如zhōng(中)里的ng只能作韵尾,而不能作声母.辅音n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尾,如nàn(难)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的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来尾的是韵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