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经典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经典》的内容,具体内容: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也在不断的接近成功,所以,鼓起勇气去追求梦想吧,成功也在那等着你!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也在不断的接近成功,所以,鼓起勇气去追求梦想吧,成功也在那等着你!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1:李安一九七八年,有个台湾青年准备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却遭到父亲强烈的反对,父亲的理由是,在美国百老汇,每年只有二百个角色。
但却有五千人要一起争夺这少得可怜的角色。
父亲的反对没有令青年止步,他一意孤行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
青年从电影学院毕业后,终于明白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
因为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想要混出名堂来,简直比登天还难!可青年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是耐着性子,帮剧组看管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且一干就是六年。
青年三十岁,他梦想的事业连一点影子也没有,更谈不上而立,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着落。
面对残酷的现实,青年脑中开始猜疑自己是否太好高骛远。
甚至,他也曾想过放弃梦想的念头。
然而,一个成大事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个坚毅的女人,青年的妻子在他踟蹰不前之际燃起了他梦想的激情。
从此,他又过上了一段妻子主外,他助内的生活。
他每天在家包揽一切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
稍有空闲便夜以继日地读书、看电影、写剧本。
闷在家里的日子,青年再次迷惘起来,一个男人靠女人养着,毕竟是很伤自尊心的事。
终于有一天,男人感到了沮丧,无奈地自言一句,还是面对现实吧!后来,他背着妻子,心酸地报了一门计算机课,准备靠一技之长养家,从而平静地做一个平庸的男人。
然而细心的妻子还是发现了他的心境,经过几次的相视无语后,终于一天早晨,妻子在上班登车的一刹那,铿锵有力地扔下一句话:"你要永远铭记自己的梦想!"蓦然,他的心像被揪了一下,梦想的灯盏再次在他眼前闪烁。
没过几年,他的剧本得到了基金会的赞助,开始自己拿起了摄像机;再后来,一些电影开始在国际上获奖......他就是《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绿巨人》等影片的导演李安。
二00六年的《断臂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当李安捧着奥斯卡的小金人,面对闪闪的镁光灯,他泪光闪烁。
内心止不住激动,默说着妻子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
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捧起奥斯卡的小金人,就要时刻铭记你的梦想!"时刻铭记自己的梦想,成就了李安电影事业的辉煌——幸福地捧起了奥斯卡小金人!倘若,李安当初真学起了计算机,放弃了电影梦,我想,今天他会和众人一样被平庸的生活所淹没。
时刻铭记你的梦想,实则是掌好驶向成功的方向舵,时时刻刻下被外界的诱惑、无奈、沮丧、困苦所左右:一心一意直视梦想的灯盏,勇往直前!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同的是,有的人时刻铭记,直至成功;有的人率性而为,紧跟着被世俗、平庸吞噬。
这恐怕就是梦想能否成真的关键所在!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2:玛克特玛克特安德鲁从7岁开始推销女童子军小曲奇饼干以来,其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万多美元。
这位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销售员不在乎你叫她"小姑娘"。
每天放学之后,她都挨家挨户地去推销小曲奇饼干。
经过几年锻炼,这位性格羞怯的小女孩变成了推销高手,在13岁时,她找到了营销秘诀。
而这一切都从一个梦想开始。
玛克特安德鲁的妈妈是美国纽约一家餐馆的服务员。
爸爸在她8岁时离开了母女俩。
玛克特和妈妈相依为命,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她们有一个梦想:要一起环游世界。
"我现在拼命干活,好供你上大学。
"一天,妈妈对她说,"等你大学毕业以后,你挣钱供我俩一起去环游世界,好吗?"13岁时,她从女童子军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推销女童子军小曲奇饼干最多的冠军将会得到一份嘉奖:两张环游世界的免费票。
于是,她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争取做销售额最高的那一位。
但是,仅有梦想是不够的。
玛克特安德鲁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还得有计划。
"一定要做得更专业些,穿上制服。
"叔叔告诉她,"做生意时,就要穿得像那么一回事。
当你在4点半或6点半,特别是在星期五晚上到达人家门口时,向他们请求多买一些你的商品。
不管他们买还是不买,都要保持微笑,尊重顾客。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说让他们买你的饼干,而说请他们投资。
"当然,一定还有许多童子军都想要争取这两张免费票,一定还有许多童子军也有自己的计划。
但是,只有玛克特安德鲁坚持在放学后,穿上童子军制服,准备好挨家挨户去请求人们为她的梦想投资。
"嗨!您好!我有一个梦想,我想用卖童子军小曲奇的方式挣得两张免费票,好让我妈妈和我去环游世界。
"她会站在人家门口说,"您愿意买一两打小曲奇饼干吗?"那一年,玛克特安德鲁卖出了3526盒童子军小曲奇,赢得了两张环游世界的免费票。
从那以后,她一共卖出了4.2万盒童子军小曲奇,还多次在全美的销售会上发表演讲,她的传奇被拍成迪斯尼电影,她还是一本畅销书的两个作者之一,该书向人们介绍怎样销售小曲奇、公寓房、卡迪拉克轿车、电脑以及其他一切东西。
玛克特并不比其他成千上万年轻的或年老的心怀梦想的人更聪明或更外向,所不同的是,她发现了销售的秘密:不停地请求,坚持不懈。
许多人甚至在开始推销前就失败了,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鼓起勇气要求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害怕被拒绝的心理导致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有机会前就先拒绝了自己——不管我们推销的是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在做推销。
"你每天都在推销自己——在学校向老师推销,在公司向老板推销,向刚认识的人推销。
"14岁的玛克特说,"我妈妈是服务员,她每天都在推销餐厅里的特色菜。
市长和总统拉选票也是在推销自己......我眼睛所见到处都在做销售。
做买卖是世界的一部分。
"人们请求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需要勇气的。
有勇气并不意味着不害怕,而是克服惧怕,坚持做下去。
玛克特发现,越到后来,你越是坚持,整个过程也就越是容易,也更加有趣。
有一次,在电视实况转播中,制片人决定用最难的推销来为难她。
玛克特被要求向现场的一位观众推销她的童子军小曲奇。
"您愿意投资一两打童子军小曲奇饼干吗?"她问。
"我一点都不想买。
"他说,"我是联邦监狱看守人。
每天晚上,我得安顿2000个强奸犯、抢劫犯、行凶犯、虐待儿童犯,让他们安静地睡觉。
"玛克特平静地反击道:"先生,如果您吃上一点童子军小曲奇,您就不会这么生气,也不会这么烦恼了。
而且,先生,我想如果您能给2000个犯人都带一点童子军小曲奇回去的话,您的工作也会容易一些。
"最后,监狱看守人签了一张支票。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3:王凯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扮演"靖王"的王凯大红大紫。
微博上成群结队的拥趸者,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
对于他的忽然爆红,很多人一开始很惊讶,而事实上,王凯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足足准备了十年。
书店"搬运工",偏想做演员其实王凯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
在高中学业最紧的时候,他看课本上有《雷雨》,就"不务正业"地组织同学们拍话剧。
当别人都在刷题刷分的时候,他却袖子一拉,演起了周萍。
"那时候心气比谁都大,表现欲特别强。
"虽然有个"演员梦",但并非出生于演艺世家的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培养。
相反,从来没有人看好过他的表演梦想,包括其父母。
王凯的父亲是体育迷,希望儿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所以5岁时王凯就开始踢足球。
而老家湖北出了一批跳水冠军后,父亲又打算让儿子去学跳水。
母亲则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大学。
王凯想学表演,他想像赵薇一样去考中戏!"我当时本来想考艺术院校,我妈不同意。
恰巧,高三高考压力很大的时候,新华书店换老总,可以给内部职工造福,新华书店的工作当年算是不错的铁饭碗。
母亲给做工作,我就直接去工作了。
"可是王凯不开心,工作稳定却无聊,女生负责站柜台,男生就负责搬书,好像一眼就看尽了20年后的生活。
而那个本来就缥缈的演员梦,似乎更遥不可及了。
但无聊的工作给了他很多的私人空间,不用像上学时再受父母管制。
那段时间王凯参加了很多电视台的活动,终于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去北京拍广告的机会。
当时的广告导演看王凯形象不错,便问他是中戏的还是北电的。
就是导演的这句无心之语,激发了王凯人生中全部的信心。
最后他瞒着父母,偷偷辞去了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学表演。
当时,他第一个知道的学校是北京电影学院,因为《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知道赵薇还有这个学校;《永不瞑目》火了陆毅,让他知道上海戏剧学院;《将爱情进行到底》火了李亚鹏,让他知道中央戏剧学院。
"虽然这些当时对我来说很遥远,但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
"后来他查到,中戏在北京教育学院租了一个地方办培训班,四个月。
可一问,学费要一万多,还已经开课两个月了!怎么办呢?没钱呀!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家?肯定不行。
可人家说了,要来也可以,一万多的学费一分钱不能少。
当时是2000年,一万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王凯只能给爸妈打电话。
父母也想通了,至少孩子还是想学东西,不是辞职在外面胡混。
让王凯想不到的是,在关键时刻,竟然是一直反对他演员梦的父亲伸出了援手。
这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却让王凯受益匪浅,热爱+努力,2003年他就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张翰、张俪、马丽是同学。
从此王凯踌躇满志,"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外形不差,专业出色,相当自信。
"果然,刚毕业,就被当时国内最负盛名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
同学艳羡,家人欣慰,王凯甚至把之后能拍什么样的角色,演什么样的戏,走什么样的路都欣欣然地规划好了,仿佛走红只是一夜之间。
2006年,公司12周年庆典上,老板将王凯、赵丽颖等7大新人介绍给冯小刚、徐克、张纪中等圈中大腕级人物,在台上被连连称赞,可现实的残忍却让人瞠目,下台后却将近一年基本没戏拍。
签约公司名气大,艺人几乎每天都能参加大小晚会、走各式红毯。
可是那些高额的制装费、化妆费都要王凯自己付。
"走在红毯上笑脸盈盈,可是转念一想,兜比脸还干净呢。
就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好像和我想当演员的本质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