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上救援方法及急救方法步骤

水上救援方法及急救方法步骤

水上救援方法及急救方法步骤
一、间接赴救
二、直接赴救
三、急救方法
间接赴救也叫池岸赴救,就是指在岸边利用水域现有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杆、绳子等), 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救生技术。

1、救生圈救生圈就是常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为了救助距离池岸较远的溺水者,救生圈上可系一条绳子。

事先应整理好绳子,将救生圈扔向溺水者时,应用手握紧或用脚踩住绳子的另一端。

溺水者抓住救生圈后,将其拖至池边救起。

(如在自然水域, 应注意观察风向与水流的流向, 将救生圈抛到溺水者的上游。

) 2、其她救生物在情况紧急,没有上述救生物品的情况下, 也可以根据情况利用一些其她物品如:长棍、绳子、球等等,但应以抓紧时间不伤害溺水者为前提。

直接赴救也叫水中赴救,就是在没有或无法利用救生器具拯救溺水者, 或溺水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使用救生器具时采用的赴救技术。

水中赴救的技术比较复杂, 对施救者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利用救生器材实施间接赴救,以保护施救者自身的安全。

直接赴救可分为:入水前观察、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等过程。

入水前观察如果发现溺水者时,迅速扫视水域,判断溺水者与自己的距离。

在自然水域还要注意:水流方向、水面宽窄、水底性质等因素。

本着尽快接近溺水者的原则,迅速选择好入水地点。

(非常重要)
入水如果在自己熟悉的游泳池或水域、确定下水地点水较深时,可以采用头先入水的动作,这种入水动作速度比较快。

如果在不熟悉的水域, 为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应采用脚入水的方式,如跨步式入水或蛙腿式入水,等等入水方式。

接近施救者入水后应尽快接近靠拢溺水者,并做好控制与拖带溺水者的准备。

游进溺水者时一般采用抬头爬泳技术或抬头蛙泳技术, 以便观察溺水者情况。

在接近时,施救者应与溺水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并在接近后尽可能从溺水者的背后做动作,以确保*自身安全*。

1、背面接近一般情况下都应该采用背面接近。

施救者在溺水者后面1 米处停住,一手托腋下,使溺水者口鼻露出水面,另一手夹胸做好拖带准备。

2、侧面接近当溺水者尚未下沉, 特别就是两手在水面上挥舞挣扎时,或在水质混沌的水域,施救者可有意
识地从正面转向溺水者的侧面, 迅速抓住溺水者的近侧手腕, 边向胸前拉边夹胸拖带腋下控制溺水者。

3、正面接近入水后游进距离溺水者3 米处急停, 下潜到溺水者髋部以下,双手托溺水者髋部,将溺水者转动180 度,一手托腋下,另一手夹胸托腋下拖带。

由于在水中挣扎的溺水者只要抓住任何东西就不会轻易松手, 施救者为保证自身与溺水者的安全,就要采用相应的解脱术解脱溺水者的抓抱。

解脱的主要方法就是转手腕、扳手指、反(扭) 关节、推击等。

以溺水者从后面将施救者颈部抱住为例, 施救者应下沉, 双手上推溺水者的双肘, 同时头部向下抽,趁势抓住溺水者的一手腕,将溺水者转至背贴施救者前胸,夹胸控制住溺水者。

在接近溺水者时, 施救者就应该观察判断溺水者的位置与情况,尽量不被溺水者抓抱。

如果被溺水者抓抱住,施救者不要惊慌,当溺水者神志清醒时可告知自己就是来施救的, 让溺水者尽量
放松配合。

如果溺水者神志不清醒,就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脱方法,将溺水者控制住。

拖带拖带就是施救者将溺水者拖到岸边过程。

拖带时一般采用侧泳或反蛙泳姿势, 一般分为夹胸拖带、托双腋拖带、托枕(后脑)拖带、双手托颌拖带等等。

如果有两人同时施救, 还可以双人拖带。

上岸溺水者被施救拖带后,迅速靠近浅水区或岸边, 根据溺水者的情况判断就是否需要进行现场急救。

对于意识发生障碍、呼吸与循环机能明显下降或停止,甚至频临死亡者,采用心肺复苏术现场急救抢救生命,打120 急救
三、急救方法
1、将溺水的人从水里救出后,边上的人要用纸或者当时能够拿到的清理物品, 清理出溺水者鼻腔及口腔里的泥土与其她的异物
2、清理鼻腔、口腔后,对于有领口、腰带的溺水者要松解领口与腰带, (女性的溺水者还要松紧裹的内衣及胸罩。

)
3、排水,救助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头部下垂,然后拍其背部使口咽部及气管内的水排出。

(排水处理应尽可能缩短时间,动作要敏捷,如果排出的水不多, 绝不可为此多耽误时间而影响其它抢救措施。

)对于体重较轻的还可以用肩顶其肚子的方法将水倒出。

4、将水倒出后溺水者还没有清醒就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了, 这个急救的步骤需要专业培训的人操作, 如果周围的人都不懂的心肺复苏的方法就立即送医院。

(这个过程应火速完成)
心肺复苏溺水急救,关键在一个“早”字。

溺水后,呼吸道被水分阻塞,支气管痉挛,肺部无法进行气体交换,使身体严重缺氧。

也可因冷水或吸入性刺激引起喉头痉挛, 声门关闭, 呼吸、心跳骤停。

人体内的氧储备极少, 呼吸完全停止后只能维持机体6 分钟的代谢。

如不及时恢复呼吸,心跳就会停止, 脑细胞死亡。

因此, 溺水人员被救上岸, 首先要做的不就是匆忙找医生或送医院, 而就是争分夺秒通气、复苏。

首先, 迅速检查患者就是否有呼吸与心跳。

如患者嘴唇发紫或苍白、呼吸缓慢或停止、刺激后无反应, 脉搏摸不到, 心前区无跳动感, 可能呼吸、心跳已停, 要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的具体方法就是, 让患者仰卧, 解开颈部领扣,用手抠出口腔与咽部异物,如呼吸道内有污水、血块或呕吐物等堵塞, 应设法将其吸出, 使气道通畅。

抢救者一手托住其下颔,使头部充分后仰, 避免舌头后坠, 保证气体进入呼吸道内;
另一手捏住其鼻孔,自己深吸一口气,将口紧对着患者口内用力吹进(要将嘴巴全部包住以免漏气),即刻可见患者胸部鼓起,然后将口离开并放松鼻孔。

此时,患者胸廓会自动下陷而呼出气体。

如此反复,连续进行,每分钟吹气20 次左右。

一直到自主呼吸恢复为止,不可轻易放弃。

只要动脉有搏动,散大的瞳孔有收缩,就有希望复苏。

每次吹气量不宜过大,以使患者胸廓及腹部稍抬起为度,过大可引起患者肺泡破裂。

对心跳快要停止或已经停止的溺水者,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下面就是具体步骤: ⑴:将溺水者仰躺着放平,头稍微后仰,于溺水者一侧,右手掌平放在心脏下端,左手放在右手背上,手臂伸直,垂直向下有规律的按压。

⑵:按压时,借助自身身体的重量但不要用太大力按压, 然后, 松开力, 但手不离开其身体, 反复的按压。

⑶:注意当在做心脏按压时,同时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按15:2 的比例进行,每按压心脏15 次,做人工呼吸2 次。

(如一人抢救, 应同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按15:2 的比例进行,即每按压心脏15 次,做人工呼吸2 次,反复交替。

抢救1 分钟后,可检查一下颈动脉搏动情况,此后每分钟检查一次。

如颈动脉有搏动,口唇青紫好转或瞳孔由大变小,表明抢救有效。

) 马上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现场只就是简单处理, 做完简单救治后不管效果如何, 都应立刻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交给专业人士。

如果就是救护车来了, 就交给医生护士,如果就是自己送的,在途中也要进行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千万不要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