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兽医微生物-巴氏杆菌科及相关菌属精品PPT教学课件
兽医微生物-巴氏杆菌科及相关菌属精品PPT教学课件
一、形态及染色
多为短杆状,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无芽胞, 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G-菌,两极着色。
2020/12/6
16
二、培养特性
初次分离培养时供给5%~10%CO2可促进生长,本属 菌生长需供给X因子和V因子(细菌呼吸过程中起递 氢作用的两种脱氢辅酶),在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较佳。
2020/12/6
第三章 巴氏杆菌科及相关菌属
巴氏杆菌属 里氏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
巴氏杆菌属(Pasteurella)
本属细菌已报道有20多种,多杀性
巴氏杆菌(P.multocida)是本属中最重
要的畜禽致病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 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
一、形态及染色
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
G-菌,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
12
四.致病性
主要感染雏鸭,尤其2~3周龄者,引起急性或慢性 的败血症和浆膜炎。
2020/12/6
13
五.诊断
涂片镜检:两极着色 分离培养: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试验: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
2020/12/6
14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嗜血杆菌是一群酶系统不完全的革兰氏 阴性杆菌,生长需要血液中的生长因子, 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
8
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 )
鸭疫里氏杆菌(R. anatipestifer)是
本属的代表种,原名鸭疫巴氏杆菌,是雏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
一.形态及染色
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多为单个,少 数成双或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 芽胞,无鞭毛。 G-菌,两极着色。
2020/12/6
10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
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5∶A为多 ,
其次为8:A。
2020/12/6
5
四、抵抗力
本菌抵抗力不强,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 对本菌都有很好的消毒力。在无菌蒸馏水和 生理盐水中很快死亡。冻干菌种在低温中可 保存长达26年 。
2020/12/6
6
五、致病性与免疫性
本菌是多种动物的重要病原菌 ,主要引起出血性 败血症、肺炎,如猪肺疫 、禽霍乱等。实验动物 中小鼠非常易感。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 生长,在巧克力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平板上, 呈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小菌落。生化试 验大多阴性,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与2/6
11
三.血清型
21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我国 多数属1型。
2020/12/6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动物患病痊愈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且对其 他血清型具有交叉保护力。高免多价血清具有良 好的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
2020/12/6
7
六、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或触片镜检
染色(美蓝或瑞氏),两极着色
2.分离培养
麦康凯琼脂不生长,血平板不溶血
3.动物试验
病料悬液或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引起小白鼠迅速死亡
2020/12/6
17
三、抵抗力
本属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分离到 的嗜血杆菌要及时移植或冻干保存 。
2020/12/6
18
四、致病性
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其毒力因子包括荚膜、 菌毛和内毒素等。与兽医有关的嗜血杆菌有:
1.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的心肌炎、腹膜炎、胸
2. 膜炎及关节炎等,常与猪流感病毒联合引起猪流 感。
2. 副禽嗜血杆菌:可引起鸡传染性鼻炎,导致产蛋量
3.
迅速下降。
2020/12/6
19
五、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 :两极着色 2.分离培养 :血平板(生长不好或不长)
巧克力平板(生长良好)
3.卫星现象:
可疑菌落 鲜血平板 再接金葡菌 培养
4.生化试验
5.血清学试验
2020/12/6
卫星现象
20
列,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
巴氏
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
杆菌
色,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
着色不明显。
2020/12/6
3
二、培养特性
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 瘠,血液或血清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长成灰 白色露珠状针尖大小菌落,不溶血,麦康凯 培养上不生长。
2020/12/6
4
三、血清型
1.菌体抗原 :16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2.荚膜抗原 :多糖成分,有6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