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盐教案

酸碱盐教案

酸碱盐复习课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复习过程:一、激趣引入: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

二、进入复习:问题情境一:现有:①铁钉、②铜丝、③稀盐酸、④氧化铜、⑤氢氧化钠溶液、⑥稀硫酸、⑦碳酸钠溶液、⑧石灰石、⑨酚酞溶液、⑩氧化铁、⑾石蕊溶液、⑿石灰水。

实验老师让小华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进行分类整理。

(溶液按溶质进行归类;混合物按主要成分进行归类)请你也来试着进行一次整理。

(填序号)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问题情境二:小华同学发现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回想起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她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她,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呢?【学生讨论解决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五:方法六:等【教师点拨】在这次物质鉴别中,你一定应用了酸、碱的多种化学性质,请你归纳一下。

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5)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1)(2)(3)(4)(5)2、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4)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1)(2)(3)(4)3、盐的化学性质?(可用方程式表示)(1)(2)(3)(4)【提出问题】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是什么?请你快速判断下列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说明理由。

(1)、氧化铜和稀硫酸(2)、碳酸钠和稀硫酸(3)氯化钙和碳酸钠(4)氯化铵和熟石灰(5)氢氧化铜和稀硫酸(6)氢氧化钠和硫酸铜(7)石灰水和氯化钠(8)氢氧化镁和氯化铜能反应的是不能反应的是(填序号)[归纳小结]:请你归纳: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需考虑的因素:三、[知识拓展与延伸]:通过对以上情境知识的学习,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判断哪些离子不能共存?(一)、常见的离子反应酸:H+ +OH- = H2O 2H+ + CO32- = CO2 +H2O碱:2OH- + Cu2+ =Cu(OH)2 2OH-+Fe2+=Fe(OH)2 3OH-+ Fe3+= Fe(OH)32OH-+ Mg2+= Mg(OH)2 3OH-+Al3+= Al(OH)3盐:Ag++Cl-= AgCl Ba2+ +SO42-=BaSO4Ba2++ CO32- = BaCO3Ca2++ CO32-= CaCO31、离子共存的判断(判断的依据)【直击中考】(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够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A、CO32-、H+、Na+、NO3-B、H+、Ag+、Cl-、SO42-C、K+、NH4+、Cl-、OH-D、OH-、NO3-、K+、Na+(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Cl-、CO32-、Na+、OH-B、NO3-、Cu2+、Cl-、Fe3+C、NO3-、SO42-、K+、Zn2+D、SO42-、NH4+、Ba2+、Cl-(3)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A.BaCl2、Na2SO4、Ca(OH)2B.MgCl2、CuSO4、NaNO3C.AgNO3、BaCl2、K2SO4D.CaCl2、K2CO3、NaNO32.物质的鉴别NaCl三种无色溶液。

(1)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2)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和为了验证一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通常加入,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除杂质(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请写出除掉杂质的化学方程式:NaCl(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有CaCO3、Na2SO4、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①将这些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从实验可以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白色的粉末A,加入B后变成蓝色溶液。

向其中加入试剂C,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D,得到蓝色沉淀E。

再次过滤,滤液是氯化钠溶液。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四、学生谈本节收获、教师留课后作业四、课后作业1、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共有H+、Ag+、K+、Ba2+、OH-、Cl-、NO3-、CO32-八种离子,两种溶液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则乙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应该是。

2、在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Na+、Fe3+、Ag+、Cu2+、SO42-、Cl-、OH-、NO3-等八种离子,现将这四种物质的稀溶液两两混合,有如下现象产生:⑴A+B →蓝色沉淀⑵D+C→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⑶B+D→红褐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推断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说课稿说课时间:2011年5月12日上午说课地点:化学实验室2楼一、说教材及中考分析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碱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础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初步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酸碱盐知识的讨论、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题、实验探究性问题、开放性试题、趣味性题、信息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酸碱盐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科内多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化学实验,将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2、教学难点: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常见离子的检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选择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即先给出实验题例,通过对题例的探究暴露错误,讨论发现问题,带出知识点,引出方法,由此教会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实验习题,在练习、讨论探究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引入课题:由前面物质分类中的化合物引入,这节课复习化合物中的酸碱盐,重点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1、常见的酸碱盐活动探究一,让学生讨论回顾常见酸碱盐,提出问题:你对它们有多少认识?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俗名和化学式,并探究这些物质的类别,引导学生如何认识酸碱盐,认识实验台上提供的物质的类别,为下一个活动打下基础。

说出你最熟悉的一种物质的用途。

2、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由用途体现性质过渡到化学性质的复习。

首先提问:同学们你对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认识?如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分别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揭示课题:通过化学实验,验证某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部分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从而归纳出酸、碱、盐的性质。

从所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出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3、探究应用展示另一个探究活动题目,以碳酸钠的性质为主线,通过魔术实验,制取“雪碧”、“牛奶”、“葡萄酒”,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给以适度的引导,在探究中复习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再由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复分解反应,在兴趣、讨论、质疑中愉快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说总结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清楚?通过展示板书设计进行反思回顾,整理归纳,并通过精选的练习拓展延伸,并提示下节课将从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研究,除杂等反面进行综合复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