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篇一: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新鲁初中——胡秉建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归纳酸碱盐的的化学性质,总结反应规律。
3、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律【重点难点】重点:1、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进一步掌握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难点:酸碱盐中离子的检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复习,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通过对酸碱盐中8大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反应规律及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3、通过学案中物质间是否能反应的判断,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学生对练习题的合作探讨,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作风【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教学策略分析】1、通过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对物质进分类增强学生对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认识2、通过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
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关系。
4、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和动手书写一些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引导学生复习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的制作、编辑复习学案,并分发到学生手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展示一个装过石灰水的试剂瓶问:瓶上的白膜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清洗?请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生)回答白膜形成的原因、回答清洗的方法,并书写化学方程式(个别学生到前台展示)。
(师)对书写结果作出评价并过渡到酸碱盐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归纳。
ppt展示课题《酸碱盐复习》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生)观看学习目标(设计意图:1、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2、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应达成什么目标。
)二、复习讲解(师)我们可以怎样给物质进行分类?(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ppt展示分类方法,并引出酸碱盐的概念板书其化学组成。
活动(一)(师)ppt展示:下列每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物物质不同类别,请写出并说出分类标准。
①.食醋、牛奶、海水、冰水;②.甲烷、硫酸、氢氧化钠、纯碱;③.氢氧化铜、干冰、高锰酸钾、小苏打;④.二氧化锰、氯化钾、氢气、二氧化碳;①.;②. ;③.;④. ;(生)在学案上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师)点评、总结原因。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酸碱盐的组成认识,熟练掌握物质分类方法)活动二(师)ppt:1、酸+金属 2、盐+金属 3、碱+非金属氧化物4、酸+碱 5、酸+盐6、碱+盐7、酸+金属氧化物8、盐+盐请每种反应写出1个反应方程式,并写出其基本反应类型,(生)在学案上完成活动练习,并在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师)点评并板书总结反应规律;提问,以下说法正确吗?:一、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二、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总结复分解反应的五种类型。
(板书)1、酸+金属→金属+氢气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新酸+新盐6、碱+盐→新碱+新盐7、酸+金属氧化物→盐+水8、盐+盐→新盐+新盐(生)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师)ppt展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设计意图:通过酸碱盐的反应虽然很多,但归纳后却很清晰。
通过练习加深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典型反应的记忆)活动三(师)ppt:下列物质间相互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方程式(1)、铜和稀盐酸(2)、碳酸钠与稀硫酸(3)、铁与硫酸铜(4)、硝酸银与稀盐酸(5)、氯化钡与硫酸钠(6)、碳酸钡与硫酸钠(7)、氯化铵与氢氧化钠(8)、氯化钠与氢氧化钡(生)在学案上讨论完成练习并回答原因。
(师)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反应条件的理解和记忆,特别加深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活动四(师)ppt: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oh、cl、na+、ba2+b、cl、ag+、no3-、cu2+ ———c、co32-、na+、cl、nh4+d、so42-、na+、no3-、cu2+ —(生)在学案上讨论完成练习(师)点评并归纳总结(板书)h++ oh →h2o; h++ co32- →h2o + co2 ; h++ hco32-→h2o + co2 —oh+cu2→cu(oh)2 ; oh+fe3+ →fe(oh)3; oh+ nh4+ →h2o +nh3 —+——cl+ ag+ →agclso42- + ba2+ →ba so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特殊离子的记忆,总结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小结:知识回顾(设计意图:巩固对酸碱盐的性质复习)酸碱盐复习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对物质进分类增强学生对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认识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关系。
3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和书写复习出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学习内容1、装石灰水的试剂瓶为什么会形成一层白膜?如何清洗?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2、活动(一):下列每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物物质不同类别,请写出并说出分类标准。
①.食醋、牛奶、海水、冰水;②.甲烷、硫酸、氢氧化钠、纯碱;③.氢氧化铜、干冰、高锰酸钾、小苏打;④.二氧化锰、氯化钾、氢气、二氧化碳;①.;②;③;④;3、活动(二):下列为酸碱盐中的8大反应,请每种反应写出1个反应方程式,并写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酸+金属 2)、盐+金属3)、碱+非金属氧化物4)、酸+碱5)、酸+盐 6)、碱+盐7)、酸+金属氧化物8)、盐+盐4、活动(三):下列物质间相互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方程式(1)、铜和稀盐酸(2)、碳酸钠与稀硫酸(3)、铁与硫酸铜(4)、硝酸银与稀盐酸(5)、氯化钡与硫酸钠(6)、碳酸钡与硫酸钠(7)、氯化铵与氢氧化钠(8)、氯化钠与氢氧化钡 5、活动(四):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oh—、cl—、na+、ba2+b、cl—、ag+、no3-、cu2+c、co32-、na+、cl—、nh4+d、so42-、na+、no3-、cu2+作业设计:过关训练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按单要求进行分类。
①氨水、②氢氧化钠、③盐酸、④硫酸铁、⑤液氧⑥小苏打、⑦纯碱、⑧硝酸银⑨干冰、⑩氧化铁、以上物质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下列物质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属于碱b、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氨水属于氮肥d、碳酸氢钠属于酸4、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拓展延伸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a、cacl2→caco3→ca(oh)2b、agno3→fe(no3)2→zn(no3)2c、nano3→naoh→na2co3d、fe2o2→feso4→fe(o h)36、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过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
走进中考7、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h2so4、na2so4、bacl2、alcl3b、bacl2、cucl2、nano3、na2so4c、h2so4、naoh、mgcl2、cu(no3)2d、na2co3、hcl、cacl2、(nh4)2co3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石灰水反应来制取少量氢氧化钠。
(1)该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理由是;(2)有人提出:实验时没有注意药品的用量,所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不纯。
猜想一:只含naoh猜想二:含月naoh和na2co3猜想三:(3)为了验证猜想一成立,请你根据可选用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填写以下表格(可教学反思:1.上完课之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思维心理发展为主线,构建一个共同的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的设计思想,尽管设计不是那么完美,但能感觉出,这样的教学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效果更是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所不可企及的。
2.通过学生们的学习和交流讨论,小组的分类归纳,改变了世纪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篇二:初三化学第八章__酸碱盐__教案】初三化学第八章酸碱盐(2015/03/09)朱温杰班级________日期 ______姓名________考点1:溶液的导电性1、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的水溶液导电。
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3、并不是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如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等。
考点2: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注意: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溶液本身。
不能说成“酸碱指示剂使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2、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溶液中含有h,呈酸性,是酸性溶液,如白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