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卷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 )。
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瓦窑堡会议D. 六届六中全会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理论联系实际B. 解放思想C. 实事求是D. 与时俱进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 。
A.《井冈山的斗争》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战争与战略问题》D.《论新阶段》4.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
A. 社会主义发展条件问题B.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C.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D.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C.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6.改革的性质是()。
A.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 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人民民主专政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诚实守信D. 爱国主义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0.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 努力推动南北对话C. 积极加强南南合作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注:将所选答案填到下表中对应的题号下面空格内)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2.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3. 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A.适应我国现阶段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都是市场中平等竞争的主体C.通过股份制改造,构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D.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A.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整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B.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卓越能力D.充分说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5. 中国共产党是()。
A.工人阶级先锋队 B.农民阶级先锋队C.中国人民先锋队 D.中华民族先锋队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3.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的认识?第一.抓住和利用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4.简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策略的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5.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10分)下面是一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材料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了。
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后,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材料2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其理由(3分)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3.参照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5分)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将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依据有三: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社会主义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也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二、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统一战线关系。
第三、我国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和国营经济掌握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优势。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答: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第四.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性质、特点、解决办法等的论述,突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流行的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
2.谈谈你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的认识?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受制于人。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新的条件下,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