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一一、判断题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A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A )3、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 B )4、强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A )5、新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B)6、土地革命是革命的中心容。
( A )7、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 A )8、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 A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理论的核心容。
( A )10、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两极分化。
(B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13、改革是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 )14、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B )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 A )1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A )17、政体原则上必须适应国体,政体总是为国体服务的。
( A )18、实现、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法制的健全。
( A )19、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 A )20、一国文化记载着自己的过去、又昭示着自己的未来,所以,它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 B )2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A)22、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社会,充满“田园牧歌”式的和谐气氛,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早已实现和谐社会。
( B )23、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 A )24、在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A )2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 A )26、搞好与世界先进大国的国际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 B )27、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 B )28.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人才。
( B )2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努力奋斗才取得的。
( A )30、保持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能否始终保持同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
( B )二、单项选择题31、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 )。
A.新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C.新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D.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C )。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33、实事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B )。
A.会议B.整风时期C.党的八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4、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是( D )。
A.改革开放B.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发展才是硬道理D.解放思想、实事35、新主义革命的中心容是( C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D.保护民族工商业36、区别旧主义革命与新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37、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是指( C )。
A.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国建立B.从新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阶段C.从中华人民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38、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C )A.无偿没收B.和平购买C.和平赎买D.无偿调拨3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论断(D )。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4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改革、发展和稳定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 )。
A.任何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B.中国在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C.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D.中国由新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4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要概括是( A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一化三改造”C.“一斗二批三改”D.“三面红旗”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 B )。
A.理论创新B.体制创新C.知识创新D.科技创新4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 A )。
A.相辅相成的B.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C.互相对立的D.两者是一致的4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B )。
A.现代企业制度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宏观经济调控制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46、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C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B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4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C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4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爱国主义D.社会主义荣辱观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 )。
A.加强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B.和谐文化的建设C.和谐社区的建设D.搞好统一战线5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B )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和平与发展D.解决三农问题53、中国政府最早关于和平解决问题的主被归纳为( B )。
A.“叶九条”B.“一纲四目”C.“邓六条”D.“一国两制”5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A )。
A.问题开始的B.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和澳门问题开始的55、我国处理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B )。
A.社会制度的性质B.国家利益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意识形态56、中国主建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基础是( B )。
A.全球一体化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和平与发展原则D.共同参与合作原则57.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知识分子D.人士58、中国共产党实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C )A.各党派B.共产党C.工农联盟D.知识分子59、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 C )A.一心一意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60、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项根本建设是( B )A.思想建设B.执政能力建设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三、多项选择题61、“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涵和要求,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ABCD )。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C.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62、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其中,(ABCD )。
A.理论创新是基础,是关键B.制度创新是保证C.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D.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6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论和实际问题是(ACD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6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ABCD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的有机统一B.理论的重要容C.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D.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总结65、经过20多年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BD )A.全方位B.多层次C.多渠道D.宽领域66、全国人民代表人会是我国的最高(AC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D.司法机关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BCD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D.坚持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68、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
A.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9、按照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个论断表明(ACD )。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D.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70.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BCD )A.维护祖国统一B.反对民族分裂C.坚持民族平等D.坚持民族团结四、论述题(第71—72题。
每题10分,共20分)71、1936年11月,在《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的革命不能由资产阶级的领导来完成,而要由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来完成。
请回答:(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2)中国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