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资产管理复习大纲(朱志成)

国有资产管理复习大纲(朱志成)

1 《国有资产管理》复习大纲

选择题

3、按国有资产用途分类,可以将国有资产分为:(ABC )

A 企业国有资产 B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C 资源性国有资产 D 其他国有资产

4、企业国有资产的特点是:(ACD)

A 具有运动性 B 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C 具有增值性 D 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ABCD )

A 国家划拨的资产 B 按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

C 接受捐赠的资产 D 其他经法律确认的资产

6、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点是:(ABCD )

A 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 B 使用目的的服务性

C 占有使用的无偿性 D 资金补偿、扩充的非直接性

7、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特点是:(ABCD )

A 所有权的垄断性 B 范围的相对性

C 资产性 D 有价性

8、国有资产按其资产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AB )

A 经营性国有资产 B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C 资源性国有资产 D 非资源性国有资产

9、国有资产按其存在形态分类,可以分为:(CD )

A 经营性国有资产 B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C 有形资产 D 无形资产

10、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A )。

2 A.经营性国有资产 B.资源性资产 C.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D.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12、财产权按照其各项权能的内容划分,包括:(ABCD )

A 所有权 B 占有权

C 使用权 D 收益及处置权

13、“两权分离”是指 (B )

A 所有权与处置权分离 B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C 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 D 使用权与处置权分离

14、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拥有(C )的理论依据。

A.经营性国有资产 B.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C.资源性国有资产 D.国有无形资产

16、财产权的核心是(D )。

A.收益分配权 B.使用权

C.处置权 D.所有权

17、国家政治主权是拥有(B )的理论依据。

A.经营性资产 B.非经营性资产 C.资源性资产 D.狭义国有资产

1国有产权管理的目标主要有:(ABCD )

A 确立产权制度 B 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C 高效率配置资源 D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衡量经济总量平衡的主要标志是(ABD )

A 物价稳定 B 充分就业

C 总供给总需求平衡 D 国际收支平衡

3 2、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ABCD )。

A 政资不分 B 产权管理主体多元化与所有者缺位并存

C 政企不分 D 产权管理条块分割

7、下列各部门中,专门负责国有企业财产监管职能的是(D )。

A.国家计委 B.国土资源部 C.财政部 D.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1、经营性国有资产按产业部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BC )。

A 第一产业经营的国有资产 B 第二产业经营的国有资产

C 第三产业经营的国有资产 D 其他的经营性国有资产

2、经营性国有资产按企业资产经营活动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CD )。

A 生产性国有企业资产 B 非生产性国有企业资产

C 金融性国有企业资产 D 非金融性国有企业资产

5、按国家拥有的资本比例划分,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分为(ABC )

A 国有独资企业资产 B 国家控股企业资产

C 国家参股企业资产 D 国家投资企业资产

6、按行政管理层次划分,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分为(AB )。

A 中央管理的经营性资产 B 地方管理的经营性资产

C 部门管理的经营性资产 D 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经营性资产

7、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是(ABCD )。

A 以国有产权为基础 B 以保值增值为管理目标

C 管理具有全面性和民主性 D 企业资产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

8、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大致可以分为(ABD )。

A 基本法律、法规 B 专门性的法律、法规

4 C 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D 实施细则性具体条例和规章制度

9、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基础工作主要有(ABCD )。

A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B 国有资产清产核资

C 国有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 D 国有资产统计

10、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主要包括(ABCD )。

A 财政预算投资资金的管理 B 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立项管理

C 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实施管理 D 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效果考核

11、国有资产又称国家所有者权益,它具体包括(ABCD )。

A 资本金 B 资本公积我金

C 盈余公积金 D 未分配利润

2、下列不属于国有资产的是(C )。

A.股份制企业公积金中,国有单位按比例应享有的份额。

B.国有企业接受馈赠而增加的国家资本金。

C.集体企业中国家以抚恤性质发给残疾人福利企业的资金。

D.中外合资企业解散时馈赠给中方继续使用的资产。

4、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结果(A )。

A.具有法律效力 B.不具有法律效力 C.不受法律保护 D.受法律保护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5、产权界定的基本原则是(B )。

A.谁占有、谁所有 B.谁投资、谁所有 C.谁经营、谁所有

D.谁使用、谁所有

1、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种类有(ABC )。

A 新设企业产权登记 B 占有产权登记

5 C 变动、注销产权登记 D 产权登记年度检查

2、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组织管理原则是(AC )。

A 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原则 B 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原则

C 户数不重、资产不漏原则 D 谁拥有谁登记原则

3、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程序是(ABCD )。

A 申请受理 B 填报审查

C 审核认定 D 核发证书

4、产权登记的前提是( D )。

A.清产核资 B.资产统计 C.资产评估 D.产权界定

2、企业资产清查的范围包括( ABCD )。

A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B 长期投资

C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D 债权债务

3、流动资产清查按其占用形态,可以分为(ABCD )。

A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的清查 B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清查

C 各种存货的清查 D 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的清查

1、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 )。

A 指标内容完整 B 数字真实可靠

C 报表编报及时 D 报表格式统一

2、企业经营绩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由( BCD )构成。

A 基本指标 B 修正指标

C 补充指标 D 评议指标

3、基本评价指标,包括(ABCD )。

A 财务效益指标 B 资产营运指标

C 偿债能力指标 D 发展能力指标

6 4、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的指标有(AC )。

A 净资产收益率 B 资产负债率

C 总资产报酬率 D 销售增长率

5、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有(CD )。

A 净资产收益率 B 资产负债率

C 销售增长率 D 资本积累率

6、下列属于企业资产营运状况评价指标的是( CD )。

A.资产负债率 B.资本积累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流动资产周转率

7、下列属于企业偿债能力状况评价指标的是(AC )。

A.资产负债率 B.资本积累率 C.已获利息倍数 D.净资产收益率

3、承包经营管理按承包主体划分,可以分为( ABCD )。

A 个人承包 B 企业承包

C 合伙承包 D 全民承包

4、租赁经营与承包经营的区别是( ACD )。

A 对经营者制约的机制不同 B 二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同

C 风险机制不同 D “两权分离”的程度不同

5、租赁经营的原则是( ACD )。

A 保值原则 B 增值原则

C 平等自愿原则 D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

6、在租赁经营中,一般采用的担保形式有(ABC )

A 抵押 B 保证人

C 保证金 D 违约金

7 2、股份制的基本形式包括( ABC )。

A 股份有限公司 B 有限责任公司

C 无限责任公司 D 两合公司

4、国有股权管理的原则是( ABCD )。

A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 坚持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C 坚持股权平等 D 坚持资本增值和高额回报

5、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C )。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职代会

7、股利分配的形式主要有( ABC )。

A 现金分配 B 股本分配

C 财产分配 D 其他分配

8、股份制企业收益分配的原则是(ABCD )。

A 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原则 B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

C 谁投资,谁受益原则 D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原则

10、清算价格实质上是( D )。

A.国际市场平均价 B.垄断价格 C.国内市场平均价 D.快速变现价格

1、国有资产投资主要包括(ABCD )。

A 政府投资 B 政府授权机构和部门投资

C 国有企业以国有资本投资 D 国有企业以借款安排投资

2、国有资产投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

A 是奠定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手段

B 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

C 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8 D 是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创造物质条件

3、从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看,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主要有(ABD )。

A 借用外国资金 B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C 国外发行债券 D 国外商业信贷

4、考核国有资产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包括(CD )。

A 社会效益指标 B 经济效益指标

C 宏观投资效果指标 D 微观投资效果指标

3、国有资产收益从其形成来源划分,可以分为( A )。

A 经营性收益和非经营性收益 B 企业留存收益和企业上缴收益

C 中央收益和地方收益 D 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

4、国有资产收益从其初次分配的结果划分,可以分为(CD )

A 经营性收益 B 非经营性收益

C 企业留存收益 D 企业上缴收益

5、企业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一般可以分为( CD )。

A 经营性收益 B 非经营性收益

C 中央收益 D 地方收益

6、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是(ABCD )。

A 税利分流 B 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

C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1、成为资源性资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BCD )。

A 构成社会生产要素或劳动对象 B 可以为企业拥有、占有或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