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范本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范本

物体打击、灼
伤、其他伤害
(1)应经常定期检查炉底门两套机械闭锁装置是否正常、 闭锁 是否牢固、 炉底板是否有裂纹等。
(2)泄爆口应确保释放压力的速度能保证炉体结构不受损, 设 置部位不 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 冲 天 炉 与 冲 天 炉 加 料机安全要求 》 (GB
21501) 第5.6.5/5.2.4
(2)地坑浇 注 作 业 前 应 检 查 是 否 积 水 或 潮 湿, 且 保 持 干 燥 状 态。 (3)浇铸坑周边必须设有防止水流入的措施。
《 机械工 业职业 安全 卫 生 设 计 规 范 》(JBJ18) 第3.2.2条
、锻压工艺
序号
场所/环节/部 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其他爆炸
(1)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坑内的安全设施。
(2)工频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溶液外溢情况下, 盛装 全部熔液 的贮存 坑 或钢包; 贮存坑周边应设 置栅 栏或加盖保 护, 坑内应无积水、 积油。
(3)及时消除坑内积水。
《 电热 装 置 的 安 全 第3部分: 对感应和 导 电 加 热装置以及感 应熔炼装 置 的 特 殊 要 求 》 (GB5959.3) 第B2条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型腔的安全设施。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 或设置专人监护。
《 铸 造 机 械 安 全 要 求》
(G B20905) 第
10.2条

高压造型机
合 型 区 防 护 罩 强 度 不 够, 开 口处未与控制 系 统 耦 合 导 致 溶 液 飞 溅伤人。
机 械 伤 害 灼 烫其他源自炸(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的水温、 水压检测和报警装置。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
(3)定期维护、 检修,设 备 维 护 检 修 时 应 使 用 能 量 锁 定 装 置, 或设置专人监护。

熔炼炉周 边溶液 ( 熔渣) 坑
坑 边 和 坑底 未 设 置防止水流入的 措施,或坑内潮 湿 积 水,导致 溶 液 (熔渣)遇水爆 炸。

熔炼炉操 作平台
环 境 恶劣,平 台严 重锈 蚀或垮塌 导 致 操作者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1)作业 面 操 作 平 台 结 构 应 坚 固、 可 靠, 台 面 应 采 取 防 滑 措 施, 平台周边应设置护栏。
(2)护栏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工业梯台的规定, 锈蚀时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吊运熔融 金 属 的 起 重机及吊 索具
其他爆炸
(1)应编制浇包烘干工艺, 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
(2)浇注前应进行专项检查。
《 钢液浇 包 安 全 要 求 》(GB 25683) 第4.1.20条

地坑内浇铸
地 坑 铸 型 底 部 有 积 水 或 潮 湿, 与 高 温 溶 液 接触 导致爆 炸。
其他爆炸
(1)砂型底部距地下水面的距离必须大于15m。
(1)应在合型区前设置移动式防护罩, 其开口处应通过两个机 械限位开 关与控制系统相耦合。
(2)防护罩应有一定强度, 并能抵抗溶液飞溅。
《 压 铸 单 元 安 全 技 术 要 求 》 (G B20906) 第5 .2 .2条
(二)熔化与浇筑

冲天炉炉体
炉 体 腐 蚀 严 重, 连 接 部 位 不 牢 固 及 泄 爆 口 损 坏, 导 致 铁 水 泄 漏 和 炉 体 爆 炸。
(3)吊索具应定期检查, 吊钩和横梁应定期进行探伤检验。
《 起重 机 械安 全技术 监 察 规 程—桥 式 起 重 机》(TSG Q002) 第 六 条 /《 起重机械 安 全 规 程 第1部 分:总则 》 (GB6067.1) 第4.1.1条

浇注使用 的 浇 包
浇 包 未 烘 干, 与 高 温 溶液接 触导致爆炸。
起 重 机 主 要 部 件 及 吊 索 具 强 度不够或未设 置两套制动 器, 导 致 熔融 金属倾翻。
起重伤害、 灼烫
(1)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 应 符 合 《 冶金起重机 技术条 件 第5部分:铸造起重机》 (JB/T7688.5) 的相关规定。
(2)吊运熔融金属及其他危险物品的起升机构, 每套独立驱动 装置应装 有两个 支持制动器, 在安 全要求特别 高的起升机构 中, 应另外装设安 全制 动器; 并 应装设防止越程冲顶的第二 级起升高度限位 器, 第二级 起升高度 限位器 应分断更高 一级 的动力源。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铸造工艺
序号
场所/环节/部 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排查结果(是否涉 及以及整改结果)
(一)存储

高、( 低 ) 压 造 型 机
冷却水管漏 水、 液 压 管 漏 油, 接 触 高 温 溶 液 而 引 起 爆 炸。
其他爆炸
(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及液压系统检测和报警装置。
排查结果(是否涉 及以及整改结果)
(一)锻造

锻造机
锤 头 破 裂, 或 零 部 件 松 动, 锻 打 时 飞 出 伤 人。
物体打 击 机 械 伤害
1、设备上的螺钉/螺母和销钉等连接件均应采取可 靠的 防松措施;双柱式锻造机械应设置可靠的保险 杆, 且连接牢固。
2、锤缸的顶部应设有锤 杆 缓冲 装 置,锤 头 与锤杆 在楔紧时,不得破碎, 楔紧后不得松动锤头应无裂纹、 无破损。
《 电 热 装 置 的 安 全 第2部分: 对电弧炉装 置 的 特 殊 要 求 》GB5959.2第17.4.1/17.4.4条
序号
场所/环节/部 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排查结果(是否涉 及以及整改结果)

电加热熔炼

冷却水管漏 水, 接 触 高温 金 属 溶 液 而 引 起 爆炸。
3、上述内容应在每班工作前进行检查。
《 锻压机械安 全技术 条件》
(GB 17120)第5.1.4条

自动锻压机
离合 器 与 制 动 器 未 联 锁 或 失 灵, 导 致 滑 块 意外运动 伤人。


电弧炉金 属 炉 壳
接 地 装 置 不 良 引 起 金 属 炉 壳 带 电, 导 致 周 边操作者触电。
触电
(1)应将金属炉壳和部件直接接地, 或将部件与接地的炉壳机 座相连接; 并安装 过 电 压 继 电 器, 当 炉 壳与 大 地之 间 出现 危 险电压时, 能切断电 弧炉供电。
(2)各运动部分应采取机械限位装置, 且灵敏可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