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充满诗意
美术课堂是我们向孩子传递美的乐园,塑造孩子心灵的摇篮;是孩子充满想象的自由空间,展现无限遐想的舞台。
在这里孩子可以自由创造美的作品,放飞自己的理想。
因此美术课堂应是可以充满诗意的灵动世界。
为了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我常运用诗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也能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诗情画意的美。
用学生熟知的诗歌启发学生的灵感,陶冶学生的性情,也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学科间综合学习的教学理念。
一、以诗导课,妙在得体
以学生熟悉的诗歌导入新课,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引入主题,利于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诗意。
特别是在传统水墨画内容教学的时候,把古诗引入美术课堂,把诗歌和教学的内容相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神韵,引导学生走进中国文化的精神世界中。
如教授人教版五年级《学画山水画》一课时,我首先吟诵清代诗人高鼎写的古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让学生以猜谜的形式猜一猜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描述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总结:这首诗的名字是《画》,描述的是一幅山水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山水画的世界,领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
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主题。
使枯燥的内容既生动又富有情趣,而且蕴含了文化的内涵。
之后又展示唐代王维的诗歌《鸟鸣涧》及配画,引出作为诗人的王维对山水画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使学生了解了一些山水画的发展史。
通过诗画结合教学学生对山水画建立了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以诗导课,妙在得体,诗画结合的课堂更能够打动学生。
二、以诗渲染,情境交融
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尤为重要。
我常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儿童诗来创设教学情境,往往会达到情境交融的效果。
如在教学二年级《喂,你好》一课时,学生学习了有关电话的知识,了解了电话的功能,欣赏了电话的优美造型之后,我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设计一部电话。
为了让学生展开思维,进入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我让学生静下心来欣赏儿童诗《我和星星打电话》“星星星星满天撒,我和星星打电话。
小星星,你好吗?天空中把眼眨。
你离我们有多远,你那上面有点啥,你那上面有点啥?星星打开信号灯,一闪一闪把话答:小朋友快长大,学好本领来侦察。
乘飞船呀驾火箭,欢迎你们来侦察,欢迎你们来侦察。
”美妙的画面背景,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沉醉于幻想的世界里,心情得到放松,思绪得到飞扬,性情得到陶冶,创造设计的思维得到开启。
诗歌渲染了课堂气氛,在情境交融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奇思妙想设计了很多奇特的电话机。
三、以诗启思,情趣横生
课堂教学中,对于造型表现方法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美术基本技能教学的重点。
但往往讲授起来会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在教学中我巧用诗歌帮助学生理解造型形象的
表现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学二年级《风来了》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观察风的现象表现风。
学生往往出现只用一些斜线条画风的习惯,但是风是看不到身影的,但可以通过对其他的物象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形态进行表现来表现风。
为帮助学生理解,我运用两首描写风的诗歌启发学生思考风的表现方法。
叶圣陶的《我们知道》“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唐代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在读诗文的时候,边读边画,通过有趣的文字和图象之间的转化帮助了学生理解表现风的方法。
使枯燥讲解的内容转化为了有趣的文字和图象转换的游戏,使教学妙趣横生。
达到了以诗文启发,帮助理解学习物象表现方法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美术课堂中巧用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课堂不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又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丹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