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损伤--

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损伤--


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 口渴、乏力、多汗、头痛、头晕、耳鸣、恶心、胸闷、心 悸、体温可正常或偏高(≤38℃)。
2、轻症中暑: 可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 表情淡漠、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 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 等症状。可分为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烙铁头蛇
俗称“小青龙” ,全长可达2米,是具 有管牙的毒蛇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五步蛇
属蝮蛇科,蝮蛇属, 为剧毒蛇,头呈三角形, 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 色,散布有少数黑褐色斑 点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眼镜蛇
蟒蛇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淹 溺 因 ,0~14岁年龄组占第1位。
主要教学内容
1
临床特点
2
生命指征评估
3
急救处理
病理生理
1
缺氧
2
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3
低温综合征
4
潜水反射、围营救期虚脱
一、临床特点
一般表现
严重程度 淹溺持续时间有关
★缺氧
窒息、昏迷及意识 不清,呼吸、心跳 微弱或停止,低体 温
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5.1 淹溺的急救处理原则有哪些? 5.2 中暑的急诊、急救处理原则有哪些?
第六节 强酸、强碱损伤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概述
1
2
强酸、强
碱损伤
指强酸或强碱类 物质接触皮肤黏 膜后造成的腐蚀 性烧伤以及进入 血液后造成的全 身中毒损伤
强酸类腐 蚀损伤机 制 是游离出 的氢离子 使皮肤和 黏膜接触 部位的组
暑 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
可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 竭。
中暑的致病因素
高温环境作业 温度>32℃、湿度> 60% 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
主要教学内容
1
临床表现
2
生命指征评估
3
急救处理
一、临床表现(分级)
轻症中暑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重症中暑
(1)热痉挛 (2)热衰竭 (3)热射病
除上述神经毒表 现外,可引起横 纹肌瘫痪和肌红 蛋白尿
2.全身症状 可有皮肤黏膜及 内脏广泛出血、 溶血、贫血、血 红蛋白尿等
同时出现神经毒、 血循毒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局部与全 身症状均较明显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血循毒毒 蛇咬伤引起 大面积溃疡
院内急救
击创面坏死组织,防治感染及脓毒症,
早期自体皮瓣植皮
4、防治并发症 防止心、肝、肾等
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
烧伤面积估算
中国新九分法
头颈部(1×9%) 上 肢(2×9%) 躯 干(3×9%) 双下肢(5×9%+l %)
手掌法
将病人患者五个手 指并拢,其手掌面 积即估算为1%体 表面积
思考题
❖ 1、名词解释:⑴湿性淹溺 ⑵中暑 ❖ 2、__是淹溺患者共同的和最重要的表现。 ❖ 3、电击伤可分为___、___和___三种表现形式。 ❖ 4、重症中暑按临床表现可分为__、__和__三型。 ❖ 5、简答题:
二、生命指征评估
1
评估 损伤原因, 强酸或强碱接 触或进入人体 的剂量
2
评估 局部损伤 全身脏器损伤 程度
3
观察 意识、脉搏、 呼吸、心跳, 评估 抢救效果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三、急救处理
1
局部处理
1. 应迅速 脱除污染 的衣物, 清洗毛发 皮肤 2. 眼损伤 应立即用 大量清水 冲洗眼部
因无法呼吸空气,而引起机体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因窒息导致死亡。
淹溺是引起儿童与青少年心脏骤停的主 要原因
分类
❖1、湿性淹溺: 液体吸入肺部所致。 ❖2、干性淹溺: 因喉痉挛所致无(或很少)液体吸入
肺部的,称为~。 ❖ 3、溺死:淹溺死亡。
海水属高渗,淡水属低渗。
淹溺
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第3位死
1 浓硫酸作用于组织使有机物质炭化 2 浓硫酸可导致严重肺水肿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强酸损伤
3
硝酸吸收入血后,能使血红蛋白
变 为正铁血红蛋白,并引起中毒性肾

4
浓盐酸可引起口腔、鼻、支气管黏
膜充血、水肿、坏死、溃疡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强酸损伤
5
氢氟酸可溶解脂肪和脱钙,造成持久的局部 组织坏死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各部位强碱损伤的表现
1
2
皮肤接触者 局部充血、 水肿、糜烂、 溃疡
眼部接触者 结膜充血、 水肿,甚至 失明
3
吸入强碱者 表现为刺激 性咳嗽、咳 痰,导致喉 头水肿和痉 挛、窒息
4
口服强碱后, 口腔、咽部 及食管剧烈 灼痛,并发 消化道出血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概念
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
也称触电,是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 引起的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可致心 搏和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分类:闪电伤、低压电击伤、高压电击伤
1. 电流在体内沿电阻小组织前行,引起损伤 2. 电流通过心脏导致室颤、心搏骤停 3. 通过脑干使中枢神经痹、呼吸暂停
院前急救处理
5 尽早心肺复苏
★急救处理
4 维持水电酸
碱平衡
1 通风降温、
脱离高温环境
6 边抢救边转运
2 吸氧 3 补液
院内急救处理
5 防治并发症 4 抗感染
★急救处理
1 通风、降温
6 对症支持治疗
中暑抢救
第五节 电 击 伤
第八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目的要求
1、掌握电击伤的临床表现,急救处理方法 和急诊处理原则(院前和院内); 2、熟悉电击伤的概念以及对应的临床辅助 检查。
6 草酸可结合钙质,引起低血钙、手足搐搦
7
铬酸接触引起溃烂及水疱,如不及时处理, 可导致全身中毒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各部位强酸损伤的表现
各部位强酸损伤
1
2
3
皮肤接触者 创面较干燥, 边缘界限较 分明
眼部接触者 发生眼睑水 肿、结膜炎、 角膜混浊、 穿孔,甚至 全眼炎、失 明
吸入强酸类 烟雾出现呛 咳、流泪、 胸部压迫感, 严重者呼吸 困难、窒息
临床表现
损伤程度与电流强弱、电流性质、电压高低、接触点电 阻、通电途径、通电时间、伤者机能状态等有关。
1、轻症: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全身乏力; 2、重症:可出现昏迷、抽搐、休克、心搏呼吸停止。 3、合并伤:烧伤、出血、骨折、脊髓损伤、胸腹部内
脏损伤等。
临 床 表现 电击伤
全身表现
1. 轻者可仅出现痛性肌肉收缩、 惊恐、心悸等,重者可致意识丧 失、休克、心跳呼吸骤停
第章 环境及理化 因素所致损伤
第一节 淹 溺
~ 第第八七章章 环环境境及及理理化化因因素素损损伤伤
目的要求
1、掌握淹溺的生命体征评估,急救处理方 法和急诊处理原则; 2、熟悉淹溺的分类以及对应的临床表现。
淹溺
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液性递质中, 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头 及气管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而导致呼吸损 害的过程。
判断 • 是否存在
低体温
三、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1. 淹溺复苏 • 缺氧时间和程度 是决定淹溺预后最 重要的因素 • 最重要的紧急治 疗是通气和供氧 2. 倒水方法 3.现场心肺复苏 4.转运及心理护理
★急救处 理
急诊处理
1.机械通气 2.稳定血压,保持 内环境稳定(海水、
淡水的救治原则区别) 3. 防治急性肺损伤 4.脑缺氧损伤、控 制抽搐 5. 防治低体温 6. 对症治疗:防治溶
实验室及 特殊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加 中性粒细胞升高 尿蛋白阳性
胸片:肺水肿、肺不张 血气:Ⅰ型/Ⅱ型呼衰、 呼酸并代酸
二、生命指征评估
(1)
(2)
(3)
(4)
评估 • 淹溺时间 • 施救时间
观察
• 意识、呼吸 • 脉搏、心率 •节律、皮肤
评估
• 缺氧、窒息 的严重程度
判断 • 心脏停搏
观察 • 复苏效果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毒蛇咬伤 主要靠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
分析毒蛇种类 临床表现类型是鉴别毒蛇种类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四、急救处理
蛇咬伤急救
现场急救
1. 保持安静 和镇定 2. 除去紧束 的衣服、鞋、 手表以及指环 等饰物,限制
主要教学内容
1
临床特点
2
生命4
急救处理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一、临床特点
神经毒
血循毒 肌肉毒
混合毒
1.局部症状 仅有微痒和
轻微麻木,无明 显红肿
2.全身症状 一般在咬伤后约 1~3小时开始出 现,重者迅速出 现呼吸衰竭和循 环衰竭
1.局部症状 咬伤局部肿胀明 显,伤口剧痛, 伴有水疱、出血、 瘀斑、坏死
3
4
强碱对组 织的损伤 程度 决定于其 浓度,由 氢氧离子 对组织起 作用所致
强碱引起 蛋白质和 胶原组织 溶解导致 组织液化 性坏死, 易导致引 起组织溶
第七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陈寿权
主要教学内容
1
临床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