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38.2003年,克隆羊“多利”死亡。此前,科学界一直流传着克隆动物早衰的说法。英国《新科学》杂志指出,克隆动物比普通动物体内缺少一种叫做调聚物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保护细胞体内的染色体,控制细胞衰老的进度。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
A.这种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多利”体内可能缺乏合成“调聚物”的基因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2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下列哪项是不需要的( )
C.细胞株和细胞系均为工程菌,两者遗传物质相同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33.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培育或生产出( )
A.杂交水稻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人参皂甙干粉
34.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
①细胞分化②细胞脱分化③染色体变异④基因重组
A.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
B.已经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进而形成植物的愈伤组织的过程
C.离体的植物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的分化出根和芽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组织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有关激素的诱导
16.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A. ①B. ① C. ① D.①
37.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①植物细胞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4.愈伤组织是一类()
A.高度渡泡化呈无定形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B.排列紧密呈正方形的一群薄壁细胞
C.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
D.经细胞再分化过程产生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15.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脱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43.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不能分裂生长。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A.该重组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B.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核遗传
C.该重组细胞可称为细胞株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种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普通的不抗虫棉,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8.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的叶肉细胞中准确地表达出来,主要是因为()
A.目的基因能在植物细胞核中进行复制B.目的基因与棉花DNA的基本结构相同
A.①B.①②③
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18.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培养的细胞最好取自健康动物体内的组织细胞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稀释制成细胞悬液培养
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用芽体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17.将烟草和大豆的原生质体混合后,将原生质体转移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这时,在细胞混合物中,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有()
①烟草一大豆杂种细胞②烟草细胞③大豆细胞④烟草—烟草细胞
⑤大豆—大豆细胞
B.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脱分化,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培育的克隆动物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动物不完全相同
D.青霉素是青霉菌利用基因工程获得的产品
4.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A.细菌质粒B.噬菌体C.动植物病毒D.细菌核区的DNA
A.全部B.大部分C.一半D.很少
11.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在
①核区大型环状DNA②质粒上③细胞染色体上④衣壳内核酸上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①③D.②①④
12.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合成β—球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片段
13.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替换
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察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
4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3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3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只存在于微生物中
B.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地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属于单克隆抗体在实践上应用的实例
即墨实验高中高二生物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编写人:朱士军审核人:顾玉良编写时间:2011-3-20
(时间90分钟,得分100分)
一.选择题(48题,每题1.5分。共72分)
1.下列关于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叫做克隆
B.基因克隆是指某目的基因复制的过程
C.动物体细胞克隆要通过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
C.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一套遗传信息
9.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能进行DNA复制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
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素
10.在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这三个步骤后,在全部受体细胞中,能够摄入抗虫基因的受体细胞占()
5.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6.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遗传物质含量少
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23.英国克隆羊“多利”的产生,番茄-马铃薯的创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次所属的生物工程技术为()
A.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C.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D.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24.有关蛋白质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 )
C.繁殖速度快D.性状稳定,变异少
7.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B.棉花细胞导入了抗虫基因后,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置于只加入了必需矿质元素离子和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以培养成植株
C.“多利”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的亲本D.“多利”的性别可以预测
39.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的来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D.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的抗虫基因
4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4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5.为保持某名贵花卉的优良性状,并且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应采用该植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