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1)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前预习
1、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举几个例子、
、。
二、基础与巩固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整个池塘B.池塘里全部鱼C.池塘里全部植物D.校园里全部生物
3、下列不能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草原B、一群牛C、一片森林D、一条河
4、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员的调查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应该属
于()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5、沙漠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差别很大,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空气B、温度
C、阳光
D、水分
6、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植物
B、动物
C、食肉动物
D、微生物
7、下列叙述中,一定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烧杯和其中的半杯水(无动植物)
B、一口枯井
C、一棵橘树及生长其上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
D、一块水稻田
8、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动物大都能在水中运动B、深海中的鱼类常常眼睛退化
C.地球上全部海洋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
D.
海
洋
中
的
动
物
种
类
很
多9.善于挖洞的或能快速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哪一个生态系统中()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10、在一座小山上,生长着许多草、树、鸟、昆虫、蛇等生物,他们与其生存环境组成了一个()A生态系统 B 生物群落
C 生态因素
D 生物种群
11、一个充满生机的鱼缸构成了一个()
A 种群B群落 C 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
12、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三、拓展与提高
1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A.甲>丙>乙B.甲>乙>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14.科学家发现,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C47H51NO14)是一种抗癌新药;1994年之后,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紫杉醇。
假如人工合成的紫杉醇与天然紫杉醇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你认为使用天然紫杉醇的疗效是否比人工合成的紫杉醇更好?(填“是”或“不是”),据此计算紫杉醇中的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4,豆腐加工时需加入凝固剂,凝固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通过资料获悉:凝固剂中可能含有Na2SO4;、Ca(OH)2、MgCl2、NaCl等,为验证其成分,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现象,凝固剂溶液中肯定没有。
(2)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实验3中出现的白色沉淀物质的化学式。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2)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前预习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哪些、、。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最主要的是关系。
3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基础与巩固
4、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A 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5、下列生物:“小白菜、瓢虫、蛇、草鱼、蚜虫”
(1)属于生产者的是。
(2)属于消费者的是。
(3)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和。
(4)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的一部分死亡,它们的“尸体”怎么办?
6、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阳光→玉米→鼠
7、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阳光B草C羊D狼
8、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9、如果一条简单的食物链中,田鼠因病全部绝灭,那么间接受害的是()
A 生产者
B 初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三级消费者
10、根据下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用箭头画出所有的食物链。
(2)这个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这个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指,分解者是。
(4)影响草生活的环境因素除了图中标出的外,还有。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鹰被大量捕杀,最先减少的是。
三、拓展与提高
11.2007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
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符合健康标准。
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
要使pH低于6. 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 C.加入适量氯化钡 D.加入适量明矾
12.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
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3)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前预习
1、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怎么来的?动物所需的能量从哪得来?
2、在生物界能量是通过传递的,在流动过程能量是的(选递增或递减)
二、基础与巩固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过程
B、生态系统中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4、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到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B、照到生物圈的全部太阳能
C、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得到的全部太阳能
5、“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
解释为()
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僻,不群居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
6、在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碳元素流向生产者是通过作用实验的,从生产者、消费者流向大气中是通过作用
7、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流动的能量是()
A.热能
B.化学能
C.太阳能
D.机械能
8、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
A、作物和杂草间的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D、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方向
9、据图回答:
⑴该食物网有____条食物链组成。
⑵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 _
⑶若给植物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DDT),这种农药在____体内浓度最高。
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10、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⑴写出草原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⑵分析重金属元素在食物链各生物体内的规律:
三、拓展与提供
11.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D.反应条件相同
13.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