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表时间研究
✓ (1)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 ✓ (2)操作方法资料。 ✓ (3)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 ✓ (4)设备资料。 ✓ (5)操作者的资料。 ✓ (6)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
秒表时间研究
二、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
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 细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为单位 进行观测记录的,并非其操作的总时间。所有个别单元 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
a)10进分计秒表
b)10进时计秒表
图7-1秒表
秒表时间研究
2. 记录板
记录板用于安放时间研究表格和秒表。时间研究人员 在观测操作时,一方面要注意工人的细微操作,另一 方面又要阅读秒表的读数,而且随时要将二者的观测 结果记录下来。图7-2的记录板结构比较合理,使用 起来比较方便。
秒表时间研究
图7-2 记录板
秒表时间研究
(2)归零测时法。
在观测过程中,每逢一个操作单元结束,即按停秒表, 读取表上读数,然后立即将秒表指针快速回到零点, 在下一个操作单元开始时重新启动。
(3)累计测时法。
累计测时法是一种用两个或三个秒表完成测时的方法。这 里只介绍两个表联动测时的方法。把两只秒表装在一个专 用的架子上,由一联动机构连结。用于连续计时的时候, 在每一个操作单元结束时,操作联动机构,一个表停下来, 另一个表则重新起动。研究人员对停下的表读数,每个单 元的时间通过将两个交替的读数相减而获得。
1.作业分解的原因
(1)总时间内所包括的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 比其快慢。划分单元后,每一单元的动作数量较少,并且 性质相同,评比会更容易、准确。 (2) 操作者在整个操作中,其动作速度很难保持一致,也 许有些单元速度较快,另一些又较慢,有些也许正好,所 以如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 调整。
秒表时间研究
(4)周程测时法。
也有称之为差值测时法的。对于单元甚小且周期甚短的 作业,读出并记录时间很难准确,于是将几个操作单元 组合在一起测时。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 测时。 2.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 “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 照估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其真实性(见表7-10中的第1周 程)。
秒表时间研究
二、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
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抽样调 查是一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它是按随机 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 断总体的有关数据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研究对象, 在一段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 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然后以此为依据计 算该作业的标准时间。由于观测的时间是限定的, 而且是连续观察的,所以是密集性抽样。
秒表时间研究
三、秒表时间研究的适用对象
秒表时间研究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 准时间。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 重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 所需要的时间。当作业具有单独的重复循环,分 循环或有限的几种循环时,可以用秒表时间研究 法。 秒表时间研究限用于实际进行的手工的、重复性 的工作。它不能用于工作开始之前去确定标准。 但只要通过一次短期的试验,就足以提供必需的 数据。
秒表时间研究
第三节 秒表时间研究步骤
一、获取充分的资料 二、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 三、确定观测次数 四、测时 五、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六、计算正常时间 七、确定宽放时间 八、确定标准时间
秒表时间研究
一、 获取充分的资料
✓ 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息,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
秒表时间研究
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1.秒表(马表、停表) 2.记录板 3.时间研究表格
4.计算器、测量工具、摄影、录像设备或计时机等
秒表时间研究
1. 秒表(马表、停表)
秒表是时间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通常有两 种类型的秒表,定额人员常用的是1/100分秒表, 也称10进分计秒表,如图7-1a,另外一种秒表为 10进时计秒表(表面划分成100小格,每格代表 0.0001h),见图7-1b。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 制在±5%以内,并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 为:
秒表时间研究
(1)误差界限法。 若要求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置信度为95%,
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
秒表时间研究
例7-2 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 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7,5,6,8,7,6,7,6,6,7, 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 观测多少次?
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R是级差;d2是以观测次数为基础的一个系数,可查 表7-6得 ;n’为应进行观测的次数;n为试观测次数。
秒表时间研究
n
d2
表 7-6 d2值系数表
n
d2
n
d2
n
d2
2 1.128 8 2.847 14 3.407 20 3.735 3 1.693 9 2.970 15 3.472 21 3.778 4 2.059 10 3.078 16 3.532 22 3.819 5 2.326 11 3.173 17 3.588 23 3.858 6 2.534 12 3.258 18 3.640 24 3.895 7 2.704 13 3.336 19 3.689 25 3.931
解 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
,∑X2=429,n=10,代入式(7-5)得
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
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5次,或
10次均可,一般选10次的较多。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
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应为各单元中次数最
大者。
秒表时间研究
(2) d2值法。 若要求观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
秒表时间研究
3. 时间研究表格
时间研究表是指记录、汇总与分析时间研究观测 数据的各种表格,如时间研究记录表、时间研究 研究汇总表、时间研究分析表等,前者用于现场 观测过程,后者用于办公室。 时间研究记录表要记载与时间研究有关的所有详 细资料及每单元的时间及评比资料。表7-1列示了 一种时间研究记录表形式。如果作业时间短而循 环进行时,利用表7-2所示的表格式样比较方便。 几种时间研究表也可以合成为一张表。表7-3、表 7-4是常用的较详细的时间研究表格,其正面(表 7-3)为记录一切有关当时实际状况的资料,研究 表的反面(表7-4)为现场记录之用。
n (2)各单元时间长短适度。 n (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 n (4)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n (5)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n (6)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
秒表时间研究
例7-1 切换电视机频道的具体操作内容是“从椅子上起 身,走到电视机处,切换频道,返回椅子旁,坐下”, 试进行作业划分。
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和适用对象
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第三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第四节 常用的几种评定方法
第五节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 复习与思考
秒表时间研究
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和适用对象
一、秒表测时的定义与用途 二、秒表测时的步骤和方法 三、秒表测时的不足之处
秒表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
(3)可将操作内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 (无效时间)分开。
(4)各单元分别评比,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 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放时间的确定会更 加合理。
(5)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并求其标准时间,则详 细的操作规则即可产生,且以后如某单元需更换动作, 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
(6)划分单元后,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不 但可作为介绍整个操作的说明,并且还可用其作为“标 准操作”培训新人。
(7)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将其综合, 即为整个操作的标准时间。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 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
秒表时间研究
2.作业分解的原则
n (1)单元之间界限清楚,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 的起点和终点。
三单元 8 9 8 8 8 7 8 9 7 8 80 2
四单元
五单元
24
15
23
13
24
14
25
15
24
14
22
16
23
15
25
13
24
15
23
16
237
146
秒3 表时间研究 3
秒表时间研究
(3)通过作业周期确定观测次数的方法。如果是为 了工作改善而进行时间研究,要求不必像制定标准时 间那么严格,可根据作业周期粗略确定观测次数。具 体见表7-8。例如,一个作业周期为5min的作业,观 测15次就可以了。
作业分解 1)从椅子上起身 2)走到电视机旁 3)抓住旋钮 4)旋转旋钮 5)手松开旋钮 6)返回椅子旁 7)坐下 8)就座
操作单元 1)走到电视机旁 2)切换频道 3)返回椅子旁 4)就座
观测点 抓住旋钮的瞬间 手松开旋钮的瞬间 坐下的瞬间 从椅子上起身的瞬间
秒表时间研究
三、 确定观测次数
秒表时间研究是一个抽样观测的过程,为了得到科学的时间 标准,需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样本愈大,得到的结果愈准 确。但样本量过大,时间和精力大量耗费,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科学地确定观测次数,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 方法。 (1)误差界限法。
表 7-8 观测次数确定标准
作业周期 /min
0.1 0.25 0.5 0.75 1.0 2.0
5.0 10.0 20.0 40.0 40.0以上
观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