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原文|翻译
【原文】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

因为晏子身材矮小,楚人在大门旁做了个小门而请晏子进入。

晏子不进,说: 出使狗国的人,从狗门进。

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入。

接待的人改变路线从大门进入,拜见楚王。

楚王说: 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回答说: 临淄城有三百闾人家,举起袖子可以遮住太阳,挥洒的汗水像下雨一样,人们肩碰着肩,脚挨着脚十分密集,为什么说没有人了呢? 楚王说:即然这样为什么让你出使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使者,各有其相应的对象。

贤德之人出使贤德之王,无能之人出使无能之王。

我最无能,所以应该出使楚国。

【繁体原文】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一〕,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二〕而延晏子〔三〕。

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四〕;今臣使楚〔五〕,不當從此門入〔六〕。

」儐者更道從大門入〔七〕,見楚王。

王曰:「齊無人耶〔八〕?」晏子對曰:「臨淄三百閭〔九〕,張袂成陰〔一十〕,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一一〕,何為無人?〔一二〕」王曰:「然則子何為使乎〔一三〕?」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一四〕。

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一五〕。


【繁体注释】
〔一〕則虞案:藝文類聚二十五、御覽三百七十八引作「晏子短小,使楚」。

藝文類聚五十三、九十四、御覽九百五、事類賦注二十三俱引作「晏子短,使楚」。

初學記十九引作「晏子短,使於楚」。

白帖二十四引作「晏子短小,使於楚」。

說苑作「晏子使楚,晏子短」。

御覽一百八十三引作「晏子使楚,晏子身短」,均與此不同。

〔二〕孫星衍云:「『為』,意林作『作』。

」◎蘇輿云:「『楚人』二字,當在『以晏子』上,文義方順。

」◎則虞案:藝文類聚九十四引「為」作「作」。

事類賦二十三、御覽九百五引作「楚人為門於大門側」,類聚五十三、初學記十九、御覽三百七十八、群書通要一、事文類聚後集十八,作「楚為小門」,白帖二十四、御覽四百六十六、七百七十九作「楚人為小門」。

類聚二十五與晏子同,惟「門」下無「之」字。

〔三〕孫星衍云:「『延』,御覽作『迎』。

」◎則虞案:御覽三百
七十八亦作「迎」。

〔四〕孫星衍云:「『使狗國』,意林作『往詣狗國』。

」◎則虞案:初學記十九、事文類聚、群書通要引皆作「即從狗門入」。

〔五〕則虞案:初學記、御覽九百五作「今使楚」,御覽四百六十六作「今日臣使楚」,類聚九十四、事類賦注作「今使楚王」,意林作「今來使入楚」,白帖、事文類聚作「臣使楚」,群書通要作「使楚國」。

〔六〕則虞案:意林、類聚二十五、五十三、初學記、白帖、御覽三百七十八、四百六十六、七百七十九、群書通要、事文類聚「此」俱作「狗」。

說苑無「入」字。

〔七〕則虞案:說苑無「道」字,意林作「遂大門入」,御覽一百八十三作「乃更通大門」。

〔八〕孫星衍云:「御覽作『今齊無人耶,使子為使』,今本無下四字。

意林作『齊之臨淄都無人耶』,非。

」◎則虞案:類聚二十五無「見楚王」三字,御覽三百七十八、四百六十六、七百七十九同。

三百七十八「齊」上有「全」字。

〔九〕盧文弨云:「今本『臨淄』上無『齊之』二字。

御覽兩引皆有。

」◎則虞案:意林亦無此二字。

御覽三百七十八、四百六十六皆無「三百閭」三字,七百七十九引作「三萬戶」。

指海本補「齊之」二字。

〔一十〕孫星衍云:「說苑、意林、藝文類聚、御覽皆作『帷』,據下云『成雨』,則此當為『陰』。

」◎王念孫云:「案『張袂成帷,揮
汗成雨』,甚言其人之眾耳。

『成帷』與『成雨』,其意本不相因。

齊策云:『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成帷』、『成幕』與『成雨』意亦不相因也。

今本作『成陰』,恐轉是後人以意改之。

說苑、意林、藝文類聚、御覽皆作『成帷』,則本作『帷』明矣。

」◎則虞案:指海本改作「帷」。

〔一一〕孫星衍云:「說文:『歱,跟也,踵,追也。

』經典多通用『踵』。

」◎則虞案:類聚二十五、御覽三百七十八、四百六十六、七百七十九引皆無此句。

〔一二〕孫星衍云:「『為』,意林作『容』,御覽作『謂』。

」◎黃以周云:「御覽作『何謂齊無人』。

」◎則虞案:有「齊」字是也,上言「齊無人耶」,此言正應上文。

〔一三〕則虞案:說苑作「然則何為使子」。

〔一四〕孫星衍云:「御覽作『使賢者使于賢國,不肖者使于不肖之國』,『國』一作『主』。

今本『主』作『王』,非。

說苑亦作『主』。

」◎黃以周云:「『王』,音義作『主』,此猶仍舊訛。

」◎則虞案:類聚二十五作「齊使賢者使賢王,不肖者使不肖王」。

御覽四百六十六同,七百七十九皆作「主」。

作「王」不為誤,孫說非是。

〔一五〕則虞案:說苑「直」作「宜」,「矣」作「耳」。

類聚無「最」、「直」字,「楚」作「王」,「矣」作「爾」。

御覽三百七十八作「以嬰為不肖,故使王耳」,四百六十六作「嬰不肖,故使耳」,七百七十九作「是故使王耳」,皆有異。

說苑義較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