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注射法(ID)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皮下注射法(H)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输液微粒: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性颗粒杂质,一般为1-15微米,较大达50-300 微米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分为血管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紧急输血量相当于或大于患者总血容量嗜睡:最轻度的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微的刺激唤醒,醒后能正常、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意识模糊: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谵妄或精神错乱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
瞳孔对光发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在。
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瞳孔对光反应消失:瞳孔的大小不随光线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1 异常排尿的评估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 ;无尿或尿闭:指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无尿液产生者;膀胱刺激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而不能自主排出。
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 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心理护理(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3)调整体位和姿势(4)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5)热敷、按摩(6)健康教育(7)必要时根据医嘱肌注射氯化卡巴胆碱等(8)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采用导尿术3 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皮肤护理(2)外部引流(3)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4)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术(5)心理护理,安慰支持使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4 导尿术注意事项: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防止血尿和虚脱的发生;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
5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1)保持尿道口清洁 2)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 3)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2)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4)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
6 留置导尿术的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力,促进伤口的愈合(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干燥和清洁(5)为尿失禁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7 常用防腐剂及用法:甲醛作用:防腐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
用法:每30ml尿液加40%甲醛液1滴。
浓盐酸作用: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
用法:24h尿中共加5~10ml。
甲苯作用: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变。
常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
用法:第一次尿液倒入后,每100ml尿液加0.5%~1%甲苯2ml,使之形成薄膜覆盖于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
如果测定尿中钠、钾、氯、肌酐、肌酸等则需加10ml。
8 便秘: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9 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10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200~500ml。
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注意:为肝昏迷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
11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常用灌肠液:“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
溶液温度为38℃12保留灌肠准备体位: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病变部位多为回盲部,取右侧卧位。
13给药途径的吸收顺序除动、静脉注射药液外,其他:吸入>舌下含化> 直肠>肌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注意: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某些磺胺类药物服药后要多饮水;服强心甙类药物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
14 注射给药法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的方法。
15 皮注射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做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3)忌用碘酊、碘伏消毒,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4)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能全部进入皮为宜(5)在患者做皮试前,要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发生意外(6)皮试结果如为阳性反应,告知患者或家属,不能再用该种药物,并记录在病历上。
16 静脉输液的目的: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供给营养物质;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溶液不滴针头滑出血管外——另选血管重新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肢体位置针头阻塞——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的位置静脉痉挛——局部热敷17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的方法。
输血前准备1备血2取血:“三查八对”,详细检查三查: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3取血后注意事项4核对 5知情同意18 心肺复: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搏,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
19 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1)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肤苍白或发绀(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7)伤口不出血20 洗胃法【目的】(1)解毒(2)减轻胃粘膜水肿(3)手术或某些检查前的准备21 濒死:即临终,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变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
医学上将死亡一般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22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
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
23 医嘱的种类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至医生注明停止后医嘱方才失效。
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应在短时间执行,一般只执行一次备用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分为长期备用医嘱和临时备用医嘱两种药品管理1. 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使用专本登记,并实行严格交班制度2. 对易氧化和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封瓶,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里,放于阴凉处,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3. 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应装瓶、盖紧,如乙醇、碘酊、过氧乙酸、糖衣片等4. 对易燃易爆的药物,如乙醇、乙醚、环氧乙烷等,应单独存放,密闭瓶盖置于阴凉处,并远离明火5. 硫酸镁口服(po)产生导泻利胆的作用,而注射给药却产生镇静和降压作用6. 小儿的神经系统、分泌系统以及许多脏器发育尚未完善,且新代又特别旺盛,因而应用某些药物时应该有其特殊性。
例如小儿对影响水盐代和酸碱平衡的药物较为敏感,使用利尿药后容易出现严重的血钾和血钠降低7. 女性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子宫对泻药、子宫收缩药及刺激性强的药物较敏感,容易造成月经量较多、早产或流产8. 肝功能不良时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药物代速度减慢,造成药物作用延长或增强,半衰期延长。
如地西泮的正常半衰期为46.6小时,肝硬化患者可使该药半衰期延长达105.6小时,因此,如安定、苯巴比妥、洋地黄等主要在肝脏代的药物应减量、慎用或禁用9. 肾功能不良时,药物排泄减慢,半衰期也会延长,某些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唑啉等应减少剂量或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避免引起蓄积中毒10.口服给药:A、口服给液体药时,将药液倒入药杯;油剂、按滴计算的药液或药量不足1ml时,在药杯倒入少许温开水,用滴管吸取药液 1ml以15滴计算。
B、口服药时对危重患者及不能自行服药的患者应喂药;鼻饲患者须将药物碾碎,用水溶解后,从胃管注入,再用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C、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D、在一般情况下,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E、服用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后不宜立即饮水F、服强心苷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及时通知医生11.皮肤常规消毒方法:用棉签蘸取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擦,直径在5cm以上;待干后,用75%乙醇以同法脱碘,待乙醇挥发后即可注射或用0.5%的碘伏以同法涂擦消毒两遍,无须脱碘12.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13.皮注射法(ID):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真皮与表皮之间的方法穿刺、注射: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刺入皮。
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后,放平注射器。
用绷紧皮肤的手的拇指固定针栓注入抽吸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皮丘14.皮下注射法(H)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适用皮下注射的方法:预防接种,胰岛素,肾上腺素,阿托品,肝素,脱敏药物等15. 肌注射法(IM)是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的方法注射部位: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及神经较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