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放映教案
(四)课堂总结部分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小结所学内容 小 结 教师总结
(五)课后作业部分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实践 设 计 意 图 通过创作《个人 简介》 ,学生进 一步理解演示 文稿,熟悉相关 操作。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 力。 指点学生展示作品,教师从色 学生进行交流, 评价, 进 一 步 提 高 对 彩协调、切换合理,操作正确、 每组推选一名学生的 作 品 的 认 知 能 叙述有条理等方面指导学生评 作品进行评价。 力,培养实事求 价,最后教师评价。 其 他 各 小 组 学 生 提 是的学习态度。 问。 创作 5 页简单的演示文稿,题 目为《个人简介》。幻灯片内 容可以自定,要求和谐统一, 自由设置幻灯片背景与切换方 式(用多种切换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幻灯片放映》的内容,是在完成多媒体处理技术和演示文稿制作方法之后,对幻灯 片的进一步美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 powerpoint 使用的方法, 同时积累了一定的上机经验, 具备了基本的操作技能。 高中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理解力和创作力。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 划分了小组,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幻灯片背景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背 景设置可美化幻灯片的操作,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举一反三归纳整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到全班同学合作评价,使学生在任务中主动求知,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培 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改变幻灯片背景 教学难点: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 五、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发现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 指出: 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两个演示文稿的情境(创设情境法), 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幻灯片背景和幻灯片切换的各种操作(任务 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 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硬件:机房。 软件:Windows2000 操作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 Powerpoint2000、集图文声像于一身的优秀演 示文稿。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欣赏幻灯片《风筝》、《埃菲尔铁塔烟花》 (二)新课导入部分 步 骤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教 师 活 动 演示文稿《风筝》,《埃菲尔铁塔 烟花》,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中仔 细观察,看看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 内容有什么不同? (三)师生互动部分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学生活动 欣赏幻灯片,比 较和我们以前所 做的幻灯片有什 么不同?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分 钟 用时 用时 2 分 钟 用时
用时
个性练习 提高技能
15 分 钟
评价反馈 指导激励
八、关键环节提炼 集体讨论交流、评价,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和信 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 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 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 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创作积极性。 (2)评价学生作品,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指点学生展示作品, 评价。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学生评,教师从色彩协调、切换合理,操作正确、叙述有条理等方面 指导学生评价,然后教师评价。最后吸取同学的优点,发扬自己的特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作品。
任务一: 更改 幻灯片背景 颜色 将演示文稿 《幻灯片放 映》 中的第二 张幻灯片设 置成蓝绿色
①在幻灯片视图中,单击 “格式”上的“背景”②在“背 景填充” 下单击下箭头③选择颜 色④单击“应用” 或者“全部 应用”。 “应用”,将更改应用到当前的 幻灯片,“全部应用”,将更改 应用到所有的幻灯片 学生实践 体会 “应用” 与 “全 部应用”的不同 问:怎么才能让它 具有两种颜色?
教师指导
学生看书自 学,实践并讲解。 单击“幻灯片 放映” 菜单中的 “幻 灯片切换”命令, 出现“幻灯片切换” 对话框。 学生实践: 依次设置每张幻灯 片的切换效果。, 观看幻灯片放映 学生小结所学内容小 Nhomakorabea结
教师总结
在学生实践后 对操作要点进 行归纳,有效提 升学生的学习 效率。 用时 设 计 意 图 在学生实践后 对操作要点进 行归纳,有效提 升学生的学习 效率。 3 分 钟
理解“应用”与 “全部”应用的 不同
5 分 钟
任务 任 务 《放映幻灯片》中的第三 学生实践,学 驱 更改幻灯 张幻灯片背景设置成雨后初晴 生讲解。 动, 二: 自主 片 的 过 渡 背 探究 景 教师巡视指导。
任务三: 更改 幻灯片的背 景纹理和图 片 问: 怎样让第四张幻灯片具有蓝 色砂纸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操作,讲解
九、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种理念: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育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 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演示文稿制作的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 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 (如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 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纵观全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让学生的个性得 以张扬,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加深理解,熟悉 操作,为下一步 的创作任务奠 定基础。 为学有余力的 学生开辟自主 探究的空间,通 过对作品的进 一步完善培养 学生精益求精 的学习态度。 学生已经掌握 了对象的动画 设置,掌握切换 与动画的不同。 5 分 钟 7 分 钟 5 分 钟
任务 驱 动, 自主 设置 探究 任务四:
幻灯片的切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