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认识外部世界

第三讲 认识外部世界


5-6
其他农、林、牧渔和水利业生产人
第六大类(一)
6-1 探测及矿物开采人员 6-2 金属及冶金人员 6-3 化工产品生产人员 6-4 机械制造加工人员 6-5 机电产品装配人员 6-8
电子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 试及维修
6-9 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人员 6-10 纺织、针织、印染人员
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 6-11 工制作 粮食、食品饮料加工及饲料生 6-12 产加工
2011年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0.1% 0.4% 1.5% 0.8% 1.0%
8.9% 0.6% 0.8%
7.2% 2.4% 1.4% 13.1% 15.7% 2.8% 2.2% 4.6% 1.6% 32.2% 1.0% 1.8%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第四大类
4-1
购销人员
4-2
4-3
仓储人员
餐饮服务人员
4-4
4-5 4-6 4-7 4-8
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
运输服务人员 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 社会服务和居生活服务人员 其他商业、服务人员
第五大类
5-1
5-2 5-3 5-4 5-5
种植业生产人员
林业生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 畜牧业生产人员 渔业生产人员 水利设施管理养护人员
/oes/oes_emp.htm
国外职业分类
标准职业分类(SOC )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职业名词词典(DOT) 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s
SOC主要职业群
• 1、管理类职业 • 2、商业和金融操作类职业 • 12、保护性服务职业 • 13、食物准备和相关服务类职业
6-6 机械设备修理人员
6-7
电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及 供电人员
6-13 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人员
6-14 药品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二)
6-15 木材制品加工制作人员 6-16 制浆、造纸和纸制品人员 6-17 玻璃、陶瓷、搪瓷及制品 6-18 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人员 6-19 广播影视制品制作播放及文物 保护作业 6-22 文化教育体育用品制作人员 6-23 工程施工人员 6-24 运输人员 6-25 环境监测与废物处理人员 6-26 监测、计量人员 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6-27 及有关人
第三讲 认识外部世界
主讲:杨泓
主要内容
一 外部世界的概念 二 认识工作世界与职业世界 三 职业信息探索
外部世界的概念
• 通常而言,外部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社会大环境;二是家庭、学校、职场等小环境。
• 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外部世
界的认识,可以知道环境允许自己做什么,最终解决生涯发展教育
与资料有关的工作
E企业型
职 业 世 界 地 图
C常规型
与事物有关的工作
与人员有关的工作
S社会型
R现实型
A艺术型
与概念有关的工作
I研究型
2011年产业分组需求人数
362106, 2%
8143816, 39 %
12174641, 59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2011年三次产业需求比重变化
• 18、农业、渔业和林业类职业
• 19、建设和提炼类职业 • 20、装备和维修类职业 • 21、生产性职业 • 22、交通和运输类职业 • 23、军队特定职业
我国行业分类
• 1、农、林、牧、渔业 • 2、采矿业 •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制造业
• 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建筑业
• 一个专业可以对应一个职业群,甚至是几个相关的职业群
• 职业群划分 横向:相同的职业存在于不同的产业或行业之中 纵向:同一职业存在于同一行业若干个不同的岗位 及其可能晋升的职务上。
归零思考法 • 一对一:一个专业方向对应一个职业目标,培养目 标单一明确,职业技术含量较高 • 一对多:即一个专业对应多个职业目标,宽口径, 厚基础。例:经济学
家庭环境 职业环境
职业世界是一个人实现其生涯理想的外部平台,帮助个人实现 其理想,是人的生涯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环境组成 部分。
外部世界探索的途径
查询资料
实践体验
交流交流
A Try 客观的我
性别、身高、体重、相貌、文化程度、出身阶层、健康状况、 家庭、住宅状况、收入、爱好等客观情况 对“我”的主观评价:性格、人际交往、理想抱负、自我认可 度等等 “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别人对“我”的看法?(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31.4% 32.8% 32.0% 32.9% 72.5% 70.8%
66.5% 64.8% 65.8% 64.7%
61.2% 59.6% 56.8% 59.5% 58.9% 39.3% 36.4% 37.8% 38.9% 38.7%
25.7% 27.3%
20.0%
10.0% 0.0% 2001 2002 2003 2004 第一产业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0 1.8%
1.9%
2.1%
2.4%
2.1%
2.4%
2.4%
2.6%
2.3%
1.8%
1.8%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2011年部分行业市场用人需求比重变化
45.5%
单位性质
上年相比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需求变化 (人次) (%) (百分点) 96.8% 76.1% 3.0% 2.3% 4.5% 2.4% 40.7% 14.5% 29.1% 3.6% 6.3% 7.4% 10.2% 0.4% 0.2% 2.6% 0.3 1.3 -0.4 -0.3 0.2 -0.5 4.3 1.5 -3.2 -0.3 -0.2 -1.1 0.1 -0.2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 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 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 性文献
8大类,66个种类,413个小类,1838 个细类 具体确定了各个职业名称
8个大类具体为:
第一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类第三类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农、林、牧、畜、水利业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军人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2-9 教学人员
2-10 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2-11 体育工作人员
2-4 飞机船舶技术人员
2-5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6 经济业务人员
2-12 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
2-13 宗教职业者
2-7 金融业务人员
2-14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
3-1
行政办公人员
3-2
3-3
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
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
6-20 印刷人员
6-21 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
第七、八大类
第七类
7-00 军人
第八类
8-00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国外职业分类
职业信息网络(O*Net) O*NET Resource Center
职业就业统计(OES )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Statistics
真实的我
理想的我 客体的我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世界
• 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是进行正确而合理的职业选择的基础。
• 从心理认知层面上,职业信息的获得与应用可以引发一个
人探寻职业生涯的动机。 • 在对职业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时,可以增进一个人 对自我及职业世界的了解,甚至造成认知或态度上的改变。
认识职业世界
• 岗位是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 置 • 工种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 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 • 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 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类别,我国产业分为第一、第 二、第三大产业
职业与专业的关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 第七类 第八类
第一大类 1-1
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及其机构负责人 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机构负责人
1-2
1-3
1-4
1-5
事业单位负责人
企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
2-1 科学研究人员
2-2 工程技术人员 2-3 农业技术人员
2-8 法律专业人员
房地产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建筑业 制造业 农、林、牧、渔业 0.0%
2011年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外商投资 企业 8% 内资企业 76%
个体经营 10% 其 他, 2.6 %
其他企业 4% 私营企业 29%
国有企业 3%
集体企业 2%
股份合作企 业 4% 联营企业 2%
17.6%
21.7% 19.8%
17.6%
15.8%
16.7%
16.3%
16.0%
15.1% 16.1%
4.2%
4.1%
3.7%
4.2%
5.1%
5.1%
4.7%
4.2%
4.5%
4.6%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制造业 建筑业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 社会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