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课堂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课堂PPT)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 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 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 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
.
3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 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 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 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 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 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 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
.
1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
2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 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 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 律。
.
23
明朝《雪涛小说》中有则“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故
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忽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只鸡蛋,高兴地跑回家,对他老婆
说:“我有家当了!”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
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
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本质和现象 内容和形式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实质 核心
联系 发展
总特征
7
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 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 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己蕴涵着矛盾 分析法。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 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 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 调控性
输入﹝原因﹞
调控﹝结果﹞
系统
输出 ﹝结果﹞
反馈 ﹝原因﹞
反馈调控
.
11
•原因和结果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曾经统治了地球1亿6千万年、
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恐龙,仿佛在一夜间突
然的消失了,而恐龙灭亡的原因成为世界之谜,令许多生
.
19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
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
20
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 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 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17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遗传 必然性
变异 偶然性
遗传
必然性
.
变异
偶然性
18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 可靠基础之上。
不能把希 望寄托在侥 幸的偶然事 件上。
守株待兔
来,鸡生蛋,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
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
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
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
— 恩格斯
.
4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 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 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 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 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 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物学家困惑不解。然而虽然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尚无法证
实,但原因的存在是肯定的,这也正是人们怀着不可遏制
的欲望去探寻它的动因所在。 (白垩纪视频)
.
12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 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 移的趋势。
.
13
必然性和偶然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 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 的趋势。(视频)
.
8
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 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风吹草动
熟能生巧
.
9
原因和结果
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打 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负
电碰撞的结果。闪电和打雷不是引起和被引 起的关系。
打雷
.
闪电
10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
.
15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代表人 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 有偶然性。
.
16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抓起 一只乌龟,飞到空中又 把它扔下来,而乌龟正 好落在一个人的头上。 这种偶然性中也蕴含有 必然性。
分子热运动
.
车祸
14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 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 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 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 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 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 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 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
21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 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
22
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 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 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 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
5
形象点讲:
客观辩 证法
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 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表现形式不同


主观辩 证法
(概念辩证法)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 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 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
6
矛盾分
析法
确定作用
的唯 理物 论辩 体证 系法
基本 规律
基本 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