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初一语文试题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初一语文试题卷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北塘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卷2008.11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6分)1.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

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2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quán()释白驹过xì()huò()达群星荟cuì()3.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舟已行矣,,求剑若此,?(《刻舟求剑)②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④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⑤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⑥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冰心《嫩绿的芽儿》)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⑧鲁迅在《社戏》中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写出了船行之快。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而置之其坐.②及返,市罢.③遽契.其舟④是.吾剑之所从坠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学作品中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对青少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啊。

B.太湖烟波浩淼,天下第二泉历史悠久,吟园曲径通幽,无锡山水真是美不胜收....呀。

C.贾里在学校主动接受擦破了书脊的新书,这一行为在他爸爸看来,真是可歌可泣....。

D.数学老师一句巧妙的点拨,让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茅塞顿开....6.一天中午,小李同学到办公室向王老师请教问题,发现王老师正忙着批改作业。

此时,他怎样说话才得体呢?下列选项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哎,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有时间吗?B.王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请停下来回答我。

C.哎哟,王老师好忙哦,请教您一个问题,可不可以?D.王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有时间吗?7.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它与前面两句话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

(2分)主动地抓住机遇,事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热情地帮助别人,友谊会为你打开一扇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请假条中有三处错误,请分别指出来。

(3分)请假条吴老师:我因患急性胃炎,不能到校上课,特向您请假。

请您批准。

此致敬礼请假人:李薇①②③9.名著阅读。

(5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他行为中的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概括回答。

性格:(3分)事件:(2分)二、阅读分析(43分)(一)(3分)10. 对下面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诗人借古战场的遗物抒写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B.“折戟”是情感的触发物,又暗含岁月流逝,物在人非之感。

C.杜牧把赤壁战役的胜利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讽刺了周瑜在作战中投机取巧的行为。

D. “二乔”指大乔、小乔,诗中借“二乔”的命运写东吴的命运。

(二)(8分)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②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翻译:⑵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翻译:12.下列句中的“之”与“昂首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心之所向B.故时有物外之趣C.至之市D.何不试之以足13.作者所叙事情在一般人看来是平淡无奇的,为什么作者会“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呢?(2分)答:(三)(14分)①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

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

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

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400多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像。

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

我和领队的那个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

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

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②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

假如一生可以划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③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

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

中文的、英文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语言,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

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

④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

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呈现在我眼前,我开始①,开始②,开始③,开始④。

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14.请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4分)A.怀疑B.相信C.思索D.摒弃①②③④15.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答:16.作者到北大后,思想情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逐一概括。

(3分)答:17. 作者参观北大图书馆为什么会想起青岛夏令营时那位哭泣的女孩?(2分)答:18.文中的画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四)(18分)从此,你要长大吴俊苓①童真是世界上最娇贵的花朵,轻轻一碰便散落一地,无处可寻。

②儿子上托儿所一个多月,老师说他挺孤僻的。

具体表现是,总是坐在一边,不和小朋友玩。

实在被“逼”着一起玩,不到十分钟,又坐回去了。

老师问他,他就说:“妈妈呢?我要妈妈回来!”说的时候,是那种很坚决的语气。

③可是,我知道,你并不是孤僻,你只是需要时间。

你才只有三岁零三个月。

④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对世界抱有极大热情的小孩。

⑤自从你会讲话,你就主动和每个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打招呼。

小区里的人大多认识你,都知道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

他们和你打招呼,顺便和我们打招呼。

如果哪天我们出门的时候没带着你,就没人理会我们。

⑥我也从没见过像你这样喜欢和小朋友玩的小孩。

远远地望见,就欢呼着飞奔而去,一路嚷着“××,我来了!”⑦你十分热情地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虽然他们来了以后,你便自顾自地玩,并不怎么搭理人家。

是啊,你这么小,哪里懂得招待客人?后来,你懂事一点了,就指挥着妈妈把所有的零食拿出来,摊在桌上。

你固执地剥开每一样糖果,坚决要塞在小朋友嘴里。

⑧你甚至邀请小区里的老人到家里做客,有一次,你死拉硬拽地把一位奶奶请回家。

我回到家,刚进门,你迎面大声说:妈妈,有一个朋友来看我!”我以为是哪个小朋友,进到客厅见到那位老太太。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⑨你在小区玩,到回家的时候了,就要去看看河里的小鱼。

经过草地,你要去看看红色的五瓣花。

你跟月亮说再见,跟小猫说再见,跟一切知名的、不知名的东西说再见。

有一阵子,你喜欢揪路边的草。

我说:“小草要痛的。

”你连忙轻抚它们,告诉它们:“我不碰你们了,不要哭哦。

”⑩你两岁半的时候,我带你在小区玩,远远地来了辆摩托车。

你说:“妈妈,这个人我不认识。

”自然是不认识,那是送快递的。

我赶紧趁机教育你:“不认识的人可以不说话。

你看妈妈有那么多人不认识,就不说话。

”你说:“可是我想跟他说话啊。

”说着,你大声喊:“叔叔!”那个被唤作“叔叔”的,愣了一下,忙说:“小朋友,你很乖。

”于是,我知道了为什么那些送报纸的、卖废品的叔叔,甚至超市的营业员阿姨见到你,都会打招呼了。

○11那天,我去剪头发。

你坐在边上,理发师拿着吹风机看着你。

你很大方地说:“你好。

”在你看来,所有的人和你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他是大人,就更尊敬些或者畏缩些。

○⑿我在世间,再没有见到像你这样彻底真实的人。

○13每次我下班回到家,你扑过来,哀哀地说:“妈妈,我想你了。

”然后,急急地拉着我去车站等爸爸。

○14你从托儿所回来的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号哭着:“我在托儿所想妈妈了,我在托儿所想爸爸妈妈了。

”是何等的伤心。

你坚决要妈妈把明天变成星期六,你说:“我要星期六来,我就要星期六来!”○⒂然而,你终有一天要长大。

○⒃好几次爸爸下班回家,要抱你,你却扭开了,只是跑前跑后地跟着,陪他洗脸洗手。

并不像原先那样,扑在爸爸身上要抱抱了。

○⒄经过大门口,你照例热烈地跟门卫伯伯打招呼,只是不再报告自己的去向。

人家问你,你说:“出去有点事。

”全然大人的口气。

若在以前,你是一定要交待清楚的:妈妈工作、爸爸出差、去和谁吃饭、到银行存钱还是取钱。

你说:“家里的事不可以告诉人家。

”○⒅我心里升起一阵悲伤。

从此,你要长大,长成和我一样的人了。

○⒆我写下这些,痴心地要把那个天真淳朴的你永远留在这篇文章里。

等你长大,给你看。

——摘自《青年文摘(彩版)》2008年第8期19.第①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

(3分)答:20.21.选文中的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22.请围绕第○⒅自然段中“我心里升起一阵悲伤”答题。

(6分)(1)文中哪些事让“我”感到悲伤?请概括出来。

(4分)答:(2)作者为什么会悲伤呢?(2分)答:23. 你认为作者的儿子身上有哪些美好品质值得你学习,请写出三点.(3分)答:三、综合性学习(6分)24.请根据对联的特点,为下面的上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4分)(1)一肩风雪三千里(2)雪中送炭家家暖(3)一弹流水一弹月(4)春风放胆来梳柳A. 锦上添花户户春B. 夜雨瞒人去润花C. 两眼乾坤十二时D. 半入江风半入云25.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刻舟求剑》后写的一副上联,请你根据《郑人买履》的内容拟一副下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