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测试试卷语 文(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亲爱的同学:走进2011年的10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
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
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积累与运用 (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诱.惑(y òu ) 耸.立(sh ǒng ) 藐.小(m ǎo ) B 痴.想(ch ī ) 屡.次(l ǚ ) 凹.凸(āo ) C 凝.成(n ín ɡ) 嶙峋.(x ún ) 虾.蟆( xi ā ) D 瞬.间(sh ùn ) 迸.溅(b ìng ) 鹤唳.( l ì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沟壑 暴燥 明查秋毫 专心志致 B .宣腾 搔扰 获益非浅 坚忍不拔 C .坠落 宽恕 头晕目眩 仙露琼浆D .刹时 呵责 险象叠生 一丝不苛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 .这件工作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大家都为之怡然称快。
B .福尔摩斯办案非常细心,他真是明察秋毫!” C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5.用所给出的词填空,将词的代号填入文中即可。
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________地写,话要__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①仔细细②规规矩矩③清清楚楚④踏踏实实6、默写(1)、_______________ ___,志在千里。
_____ 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 _________________。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写出一个含有“日”的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4分)①、徐喷以烟数十中9、翻译句子。
(4分)①、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文: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2页10.宋代名臣包拯清正廉明,断案如神,________。
(从上面文段中选一成语填空。
)(1分)11.第①段“时有物外之趣”从全文看其作用是_____ _________,能表现作者探究世间万物强烈的好奇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
(2分)12、文中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像。
作者是把___ 想像为野兽,将_想象为树。
(2分)1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三、现代文阅读(15分)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3页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儿子的一举一动。
(3分)剥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记叙的母子比赛剥豆,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2分)①慢下来的原因是:②快起来的原因是:16.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比较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3分)17.作乾细想剥豆的经过,觉得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从者瞻前顾后的心理活动中,你能够感受到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吗?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一谈。
(3分)18.文中说“一些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请以母亲的口吻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80字左右)(4分)四、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19—23题。
(共13分)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4页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
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
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
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
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
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
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
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7、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答:18、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呢?(2分)答:19、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
(2分)答: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5页(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分)答:20、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2分)答:21、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3分)答:五、作文(50分)题目:那段___ ___的日子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3、叙事条理清晰,情感真挚感人。
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6页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7页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