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辉开题报告
表1藏书空间每标准书架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册/架)
图书馆类型
藏书方式
公共图书馆
高等学校图书馆
少年儿童图书馆
增减度
中文
外文
中文
外文
中文
开架
社科
550
400
480
350
400-500(半开架)
±25%
科技
520
370
460
330
合刊
250
270
220
240
注:1.双面藏书时,标准书架尺寸定为1000mm×450mm,开架藏书按6层计,闭架按7层计,其中填充系数K均为75%。2.合刊指期刊、报纸的合订本。期刊为每半年或全年合订本;报纸为每月合订本,按四开版面8-12版计。每平方米报刊存放面积可容合订本55-85册。
2国内外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以“数字化生存”为主导的信息化社会。为适应社会,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建筑思想和服务理念都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现代图书馆建筑也将适应时代的变革,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实际,注重现代化和人文特色的设计。当前,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过渡及转变的阶段,图书馆的功能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同时对图书馆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的要求,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核心应该体现在灵活性、多功能、智能化及艺术性四个方面。在注重外型的同时,也要考虑其实用性,要做到好看并且好用。现在的图书馆建筑一般采用“三统一”的原则(基本模数设计),即统一层高、统一载荷、统一柱网。将固定功能变为动态功能,在不影响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对功能空间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节约建设投资,提升图书馆建筑的艺术形象,可在局部一些次要部位突破模数式设计。
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减小偏心;平面布置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宜减小。凹角处宜采用加强措施。柱网及层高的选择要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来确定,做到经济适用;承重方案一般采用横向框架承重,当柱网布置接近正方形时,现浇板为双向板,此时为纵横向框架承重。
竖向布置应力求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均匀,避免刚度突变;竖向构件和材料强度等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以避免侧向承载力的突变。柱截面尺寸减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宜错开楼层,避免同层同时改变。
3.5结构选型
根据本方案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0.1g)度,方案初步确定的建筑层数为5层,为多层建筑。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考虑到图书馆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大空间、灵活紧凑的布局对结构形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材质对结构形式的影响、施工技术对建筑结构的造型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结构选型的制约等综合因素,本方案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3本课题研究内容
图书馆是功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建筑物,它包括藏书、借书、阅览和采编业务管理四个部分,
有的还设有陈列室和讲演厅。对于图书馆建筑,要合理处理藏、借、阅三部分的关系,合理的功能布局,使书籍流线、读者流线和服务流线通畅直接,不交叉干扰。图书馆要求布局灵活,各部分用房有较好的朝向,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注意书库的防晒、防潮、防火及防尘等问题。
应用型
课题来源
自选项目
学院
城乡建设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莫忧
职称
讲师
姓名
覃辉亚
年级
2010
学号
20109227
1选题依据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图书馆能够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图书馆安静的环境,可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图书馆提供完备的资源、场地、设备,使读者可以长期的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图书馆建筑要求大空间,空间布局灵活,我选择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框架结构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运用广泛,熟悉和掌握框架结构设计,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名:
覃辉亚
学号:
20109227
所在院(系):
城乡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2010级3班
论文方向:
图书馆建筑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莫忧(讲师)
2013年4月18日填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
选题类型
3.2.6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包括体型和立面的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应该适应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建筑美学原则,做到美观、经济、和谐。体型设计要完整均匀、比例恰当、主次分明、交接明确、体型简洁,与环境协调和谐。立面设计通过对立面的比例尺度、虚实凹凸以及色彩、线条的处理,注意立面重点和细部的处理,使建筑立面造型丰富活,色彩和谐。
框架结构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用料省,具有可以较灵活的进行建筑平面置利于图书馆较大空间的要求。但由于框架是由梁柱板构成的,相对于剪力墙来说他的抗侧移刚度较小,受水平荷载后成剪切型变形,水平位移较大,变形大了容易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装饰等)出现裂缝及破坏,不利于地震抗震。通过合理设计,选择既能减轻重量,又能承受较大变形的隔墙材料和构造做法,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使之能承受较大变形。
图1地形图
3.2.3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充分发挥研究几个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平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平面设计的规律,使建筑能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美观的要求。平面设计涉及建筑功能、建筑结构类型、布局形式、建筑造型、建筑环境等诸多方面,实际上平面设计就是研究解决好建筑功能、物质技术、经济及美观等问题。图书馆的平面组成:按使用功能分为书库、阅览室、报告厅、辅助用房四部分。图书馆平面设计,要合理地处理藏书、阅览、外借、采编的关系,使平面布局有利于读者方便取借、管理人员输送归架。
根据建筑施工图和该地区的相关资料,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所需要的地区资料具体包括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包括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层特征、地下水位、水质、不良地质现象、冻图深度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查阅当地的地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和地震加速度,以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的基本风压等。
3.2.4功能关系图分析
图书馆功能关系包括:外借、内阅、藏书、内务(采编)。流线包括:读者流线、书籍流线和工作人员流线。
工作人员流线:由办公出入口到管理用房和技术用房以及借阅处书库等岗位。
书籍流线:由图书入口到采访用房到采编加工用房再到书库。
读者流线:由读者出入口到门厅,目录厅,到各阅览室;或直接由门厅到报告厅以及报刊室。
报告厅:具备学报告、讲座等功能,不少于300坐,设置独立对外的出入口,报告厅的厅堂面积每座不应小于0.7/m2。
采编以及行政办公用房参考规范确定,各类辅助用房的面积按需要自定。
厕所根据规范设置: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洗手盆按每60人设一具,公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一个,公用厕所中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
3.6结构内力计算
3.6.1确定计算模型
建筑物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空间结构,它不仅平面形状多变,立面体型也变化多样,而且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也各不相同,因此为研究方便,通常采用模型计算。采用模型计算时,首先应对结构截面尺寸进行估算。本方案框架结构体系中,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的截面形式通常大多数为方形、矩形,有多边时也采用正形、圆形和工字形。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四级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直径,非抗震和四级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时不宜小于450mm。柱剪跨比宜大于2,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计算跨度的1/10~1/18确定;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一般取梁截面高度的1/2~1/3,也不宜小于200mm。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除应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在计算梁的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3.2.1建筑组成
书库:书库应该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开架书库。书库设计时应考虑防火、防潮、防虫、保温隔热等条件,库区宜设工作人员更衣室、清洁卫生间、专用厕所和库区办公室,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如表1所示。
阅览室:包括普通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射,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如表2所示。
按照上述截面估算的要求对结构的截面尺寸作初步估算,然后再确定结构的计算单元,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由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组成,由于通常横向框架的间距相同,作用与各横向框架上的荷载相同,框架的抗侧刚度相同,因此,除端部框架外,各榀横向框架都将产生相同的内力变形,结构计算时,一般取中间代表性的一榀横向框架进行分析即可,而作用与纵向框架上的荷载则各不相同,必要时应分别进行计算。确定计算单元后对结构进行分析简化,框架结构中,通常梁、柱以其轴线表示,均用单线条代表,框架梁、柱连接区以节点表示,杆件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荷载的作用点也转移到轴线上。因为框架节点通常是三向受力的,在节点简化时按平面框架进行结构分析,将节点简化为刚接点、铰接节点和半铰接节点,具体简化根据施工方案和构造措施确定。
以上三种流线在设计时,应做到各自简洁、通畅、便捷、严禁相互交叉干扰。图2为图书
馆功能关系图。
图2图书馆功能关系图
3.2.5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反映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结构、空间组合关系,剖面设计时需要明确建筑的层数、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及不同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在确定建筑物内部房间的空间尺寸比例时应符合使用和模数要求;房间高度应满足图书设备的布置、一定得空气容量以保证室内环境的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