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籍普查大环境下的古籍著录及其思考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邢春艳

古籍普查大环境下的古籍著录及其思考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邢春艳

古籍文献的著者一般现于正文卷端、序、跋、内封、封皮、 牌记、目录等处,若本书内无法解决时,可从工具书或其他可 靠信息源处获取,并在 304 字段加以说明。由于古人常伪托
* 本文系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glx—6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32
图书馆学刊 2012 年第 12 期
TUSHUGUANXUEKAN NO.12,2012
·信息组织·
某朝某人所作,或前后更名,或用室名别号,甚至不署作者姓 名,诸如此类现象,与古籍版本一样,需经考证后分别著于各 字段。如光绪二十九年上海书局石印《金鱼缘》,各信息源考 证著录亦不相同,《东联目》不题撰者,《弹词宝卷书目》题:钮 德英著。后再查《弹词叙录》,谭正壁对撰者进行了考证,言: 钮乃作者嫂氏之姓。钮如媛序中云:“姑字德英,别号凌云仙 子。余孙氏籍趾东浙归字世族,阿翁游幕西江,受聘浔关,依 寓于此,迄今三十年矣。”由此可知德英乃孙姓,原籍归安,随 父官江西(或生于江西),钮乃嫂姓,与德英无涉[4]。
《CALIS 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中对版本一项的著录 设定的规则较为详尽,此处不再赘述。本馆所藏古籍多为明 清时期版本,根据这一时期版本的特点,在版本的鉴定与著 录过程中,首先依据牌记鉴定版本。书中牌记大多记录刊刻 时间、地点、刊刻者姓名、斋室名、籍贯、底本、校勘情况、版本 传承源流等要素,故成为鉴定古籍版本的重要依据之一。明 清两代古籍的牌记,书贾一般因作者时代晚近,不易造伪,所 以明清时期的书以牌记定版本比较可靠,当然更要依实际情 况而定[6]。其次,依据书中讳字确定版本。本馆古籍以清代为 多,清康乾时期避讳较严,所以本馆疑似清前中期刻本以避 讳字作进一步判定比较准确。如善本《七修类藳》卷前有乾隆 四十年(1775)周棨序中言刻书事,但又不能据此妄断,而在 书中发现“玄”、“弘”避讳,据此可断定为乾隆刻本当无错讹。 再次,版式也是鉴定版本的依据。古籍版心镌刻的书名、抄刻 者(藏板、室斋等)、丛书、刻工、相关版本信息等,虽然著录简 单,但其也是鉴定版本的辅助信息,应予详细记录,并且在实 际著录中,诸如印谱、画谱、法帖、字书等古籍文献的特殊版 式往往令编目员无从下手,而编目规则中又无实例可参考, 此类情况有待进一步探讨。
图书馆学刊 2012 年第 12 期
TUSHUGUANXUEKAN NO.12,2012
·信息组织·
古籍普查大环境下的古籍著录及其思考*
—— —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邢春艳 史 伟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古籍编目工作是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的重要工作程序之一。基于古籍普查之大环境,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 系统开展古籍编目工作,通过实践对古籍编目过程中遇到的容易忽略、混淆,编目规则未详尽给予说明且必须注意的 一些专业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2 古籍编目中各数据项的著录
2.1 题名选取与相关题名著录 古籍著录中的题名选取,一般正题名依据卷端照录,皆
因卷端题名是作者及刻书者最后定稿刻书时确定或审定过 的题名,最符合作者及刻书者的原意[1]。若卷端题名不适合作 正题名,选取他处题名时要依 CALIS 所定次序选取[2],这其实 是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同时在 304 字段说明。古籍中的残 卷依所存最前卷之卷端著录,并做附注。对于同书异名或多 名,根据卷端著录该书正题名,如该书名不为学界周知,那 么,应将该书的一种最为流行、且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题名 著录于 500 字段。如本馆藏清京都文成堂刻本《四大奇书第
[关键词]古籍普查 编目 著录 [分类号]G254.364
1 古籍文献著录标准及范围
古籍编目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整理工 作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古籍普查和古籍修复工作的前提,也是 我国古籍保护大工程的重要程序之一。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 的古籍编目工作,按照国家古籍普查的要求,分期分批地系统 展开,分为善本、1912 年以前的普通古籍和 1912 年以后的普 通古籍 3 个阶段进行,目前第一阶段已完成,第二阶段正在进 行中。著录标准基本依据《CALIS 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在 实际著录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本馆的古籍编目 规则。著录内容结合古籍普查平台的设定尽可能详尽,除版本 外,对钤印、书影及古籍破损程度都进行准确著录与详细描 述。笔者对编目员在著录过程中遇到的容易忽略、混淆,编目 规则又未详尽给予说明的一实现本馆古籍数据与古籍普查平台间顺利 转换,为图书馆实践古籍编目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古籍来说,书的卷数比册数重要。同一种书,卷数不 同,往往就意味着版本不同。为了明确区分,准确著录,其中 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①章回小说、曲谱类、戏剧类除著卷数 还要著“回数”或“出数”。②一书有初集、二集、外集、续集等, 卷数分集著录,如《绵绣万花谷》著录为:“前集四十卷,后集 四十卷,续集四十卷。”③存、缺卷情况需认真核查整部文献 后,如实著录。④残本的卷数,若经考证可知,则著录总卷数, 若无从考,著录残本,在 316 字段著实存卷即可。 2.3 作者及相关依据著录
笔者著录时遇到钦定御制的文献,所参考 CALIS 记录中 有以负责编纂者为著者,也有以封建帝王为著者的,后经查 工具书确定以主要“负责编纂者”为著者。若该文献经后人注 释加工,除著录原作者外,加工者姓名亦著录。
著录作者时代一般以卒年为准,也参照传统著录,用生 平事迹、写作时代。如本馆《格正还魂记词调》作者钮少雅,生 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清顺治八年(1651)尚在世,以 88 岁高龄作《九宫正始》自序[5],故此人虽卒于清,也被认定为明 代人。古籍普查平台中还要求填写著者科举年,学术活动年 等,因此在 314 字段,对著者生平、科举、学术活动、著作等方 面作简略的说明。在 CALIS 的古籍数据中,笔者常常见到在 7菖菖字段的Sc 子段著录有作者的一些籍贯生平简介等,虽 直观,但不规范,建议下载后改著 314 字段。 2.4 版本及判定依据著录
一种》,卷端题名“四大奇书第一种”,版心及内封题名“第一 才子书”,而此书即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因此将 “三国演义”作为统一题名著录于 500 字段。古籍在出书时, 商贾为追求类似当今广告宣传的效果,多在书名前冠以绣 像、绣刻、新刊、新编、新注、鼎镌、新镌等吸引顾客,而编目员 在著录时又必须据卷端客观照录,建议编目员将去掉前缀的 题名著于 517 字段。如馆藏《新鐫繡像描金凤》,正题名据卷 端,版心题名:繡像描金凤,此外无其他题名,故将前缀舍去, 以“描金凤”为其他题名著于 517 字段,既符合用户的检索习 惯,又利于同一种书不同版本的查找。此外,古籍著录时一律 用繁体,因此编目及流通系统能否实现繁简体自由转换也是 个问题,有的系统可以实现如 CALIS 联机编目系统[3],有的则 不能,如本馆使用的汇文系统,著录时还需增著 518 及 730 字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为了用户检索的便利,一条记录 往往出现多个 518 字段。 2.2 古籍卷数著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