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情感教育方案

小班情感教育方案

深圳大学诺德假日幼儿园小班情感教育方案情感教育活动之一“我是小班小朋友”【活动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园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入园后的小班幼儿常常出现怕生、胆怯,每天哭哭啼啼地来,有的还拒绝上幼儿园。

为了帮助初入园的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生活,热爱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的发展。

在小班进行初步的归属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活动目标1.熟悉幼儿园环境、班级环境,喜欢上幼儿园;2.了解自己物品存放的位置,增加归属感。

3.认识新同伴、老师、消除幼儿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老师的爱抚和关爱。

(二)活动准备1.新生入园准备(1)教师家访了解孩子情况,教师和孩子、父母合影,并将照片贴在家中,让幼儿熟悉老师,父母跟幼儿介绍,老师是爸妈的好朋友。

(2)家访时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并熟悉,作标志使用。

2.班级环境准备(1)把家访时的所有照片布置在照片墙上,活动室布置成温馨的小屋。

(2)规划好各个活动区域,准备好适合小班幼儿操作材料和玩具(3)幼儿物品、柜子、杯架等贴上动物标志图。

三、物质准备:布袋木偶喜洋洋、MP3歌曲:找朋友(三)活动过程1.教师在教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和幼儿2.教师指引家长带领幼儿初步熟悉班级环境3.认识自己的座位、口杯架、毛巾架、寝具、被子柜等位置教师出示喜洋洋布袋木偶:今天喜洋洋来我们班了,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哦,她想知道小朋友找到自己的位子没有?谁来告诉她呢?小朋友分别由家长引领着坐到贴有自己名字和动物图案的椅子上。

4.游戏“看谁找得快”喜洋洋想知道谁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毛巾架、书报架、口杯架。

(1)找口杯架喜洋洋口渴了想喝水,小朋友也找到你们的杯子和口水吧。

孩子分组找到贴有自己标志的杯子喝水。

(2)找书包架喜洋洋背了个大书包,他的书包要放哪儿呢?小朋友知道你的书包要放哪?(3)找床铺喜洋洋累了,要睡觉了,他的床铺又在哪儿呢?谁来帮助他找到他的床呢?小朋友能找到自己的床吗?5.互动游戏“找朋友”小朋友们今天认识了很多小朋友,我们听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和好朋友握握手、拥抱、说再见,然后再重新找其他朋友握手、拥抱、说再见。

重复进行游戏,幼儿在重复游戏中认同自己、认识班级小伙伴、熟悉老师。

【教学建议】制作好一日生活活动流程图,让幼儿了解一日生活环节的流程,建立秩序感和安全感。

利用餐后散步的时间,带领幼儿参观科学室、书吧、音乐厅、大型玩具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幼儿园设施的了解。

建立初步的一日生活常规。

教师和家长鼓励幼儿找一两个固定的伙伴一起玩,邀请小伙伴到家里玩并带领孩子回访。

情感教育活动之二“我爱老师”【活动思考】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因为和亲近的人分离而产生的一种不适应行为,这种不适应行为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大部分孩子在初进幼儿园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的恐惧或者担心再也见不到父母。

老师在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分离焦虑时期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帮助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信任,激发他们对上幼儿园的兴趣是在新学期初始阶段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喜欢上幼儿园和老师,有利于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一)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谈话熟悉老师,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了解老师对小朋友的爱,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尝试着关心老师。

(二)活动准备1.一日活动中教师关心孩子的情景录像 (如:安慰孩子,带孩子活动) ;2.班上老师的照片PPT;3.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

(三)活动过程1. “猜猜猜”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出示教师剪影PPT,幼儿根据头发、脸型、体型等特征猜猜是谁。

教师:这有几个影子,小朋友猜猜看是谁?(2)幼儿进行猜活动依次按照顺序猜测是什么老师,是怎样猜出来的?(3)出示PPT照片幼儿检验自己的猜想第一个是某某老师,因为她的头发是长长的。

第二个是某某老师,因为她的头发是卷卷的。

第三个是某某老师,因为她最高。

第四个是某某老师,因为她很瘦。

2. 了解老师对小朋友的关心和爱护(1)老师在幼儿园会带小朋友做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如做游戏、做操、换衣服等)(2)观看录像,看看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看到谁?(×老师)——老师在干什么?(3)讨论: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找老师帮忙呢?——老师无时不刻都跟小朋友在一起,小朋友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找老师帮忙。

——幼儿自由讲述。

3. 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行为(1)师:老师爱宝宝,会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小朋友伤心的时候会安慰你们,抱抱你们,那小朋友爱老师吗?(2)小朋友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和教师互动,抱抱老师、亲亲老师)4. 音乐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跟随音乐律动和老师一起拍手、拉圆圈、抱一抱。

【教学建议】导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剪影猜猜是谁,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的顺序,依次从左至右,学说第一、第二……还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老师的外貌特征。

重点环节是引导幼儿了解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一日环节入手,截取一些有价值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其一可以让幼儿回忆并进一步熟悉一日生活流程,其二可以让幼儿了解老师的付出和辛苦。

难点是让幼儿体会到老师照顾他们的辛苦并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先请几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大胆表述,以带动其他幼儿参与的热情。

情感教育活动之三“认识新朋友”【活动思考】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与人交流和交往的愿望。

刚进幼儿园时,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与在家里的表现截然相反,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孩子在家庭的行为主要由亲子关系决定;在幼儿园里的行为要受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很多孩子在没有建立起安全健康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消除对环境的恐惧之前,行为方式都会与在家庭的表现有所差异,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来得到改善。

(一)活动目标1.感受班级的温暖,初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减弱适应障碍;2.孩子能与成人、同伴接触和交流;3.在游戏体验过程中向别人介绍自己。

(二)活动准备小兔手偶一个、音乐《找朋友》、奥尔夫音乐游戏《两个好朋友》。

(三)活动过程1. 教学活动开始复习音乐游戏《两个好朋友》。

幼跟儿教师一起进行音乐游戏。

2. 手偶表演活动创设轻松氛围教师向幼儿出示,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教师用拟人的语气跟小朋友说“今天来了一个新朋友,谁想跟他认识一下”。

(2)教师引导幼儿使用“你好”、“请”、“能不能”等礼貌用语;和幼儿握手、拥抱等。

提问一:你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教师用手偶跟每个幼儿进行互动。

提问二:小兔子跟你说了什么?启发、鼓励幼儿进行自我介绍。

提问三:认识新朋友的时候,要说些什么?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并说一说是怎样认识的.3. 请部分幼儿拿手偶模仿老师跟同伴互动,相互做自我介绍,互相了解。

4. 教师小结,结交新朋友要说“你好”、“请”、“能和你成为朋友吗”等用礼貌用语,还可以握手、拥抱。

3. 音乐游戏“找朋友”指导孩子尝试在游戏“找朋友”环节向别人介绍自己。

游戏玩法:教师和幼儿手拉手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圈,一名幼儿在圆圈中间,随着歌声找朋友,找到后两人面对面做敬礼、握手的动作,歌曲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时两人拥抱互道再见,换下一个小朋友去找朋友。

注在游戏时教师鼓励幼儿找新朋友,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4. 进行教学活动总结教师:每个人都应该有要好的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可以游戏、学习、分享,好朋友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大家回家后在小区里找找新朋友,明天你们来大家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教学建议】活动建议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对于不少孩子来说,他们不懂得如何迈出交友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借助孩子喜欢的角色形象,如小动物、小木偶、洋娃娃等,来创设交友情景,使宝宝自然而然地参与交友的游戏。

游戏的内容可以包括问候洋娃娃、向洋娃娃做自我介绍、相互了解等等。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幼儿使用“你好”、“请”、“能不能”等礼貌用语;还可以用肢体动作,如握手、拥抱等,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并引导幼儿在幼儿园里采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新朋友。

情感教育活动之四“我们一起玩”【活动思考】《纲要》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玩具随意玩,孩子比较霸道,以“自我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养成了自私的习惯。

表现为在幼儿园与人交往时出现一些不适应问题:如不会协商、交流,喜欢告状,或用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等。

孩子们是否拥有分享和合作的意识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地与同伴互动和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一)活动目标1.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2.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从家带来生日会食品、DVD影碟、家长帮助幼儿讲述自己与人分享过的事情。

(三)活动过程1. 观看DVD,感受分享活动的快乐师:小熊与伙伴们分享了哪些事情呢?师:小熊为什么每天都很快乐?教师组织幼儿发言、讨论。

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玩具、食物和与人合作的快乐,知道有困难的时候,朋友间需要互相帮助,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2. 幼儿讲述自己与人分享内容幼儿1:分享玩具。

幼儿2:分享食物。

幼儿3:幼儿分享图书。

幼儿4:分享自己的快乐。

幼儿5: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

幼儿6: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

3. 举办生日会,让幼儿合作分享教师:今天本月的小寿星邀请大家来参加他们的生日会,我们大家一起为他们庆祝吧。

(1)请幼儿合作布置生日会场地;(2)请幼儿拿出来自己准备的食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如:蛋糕、饮料、糖果;(3)教师引导幼儿分享;(4)教师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值得分享的故事;(5)小寿星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值得分享的故事;(6)小寿星为大家发生日蛋糕。

4. 师生玩“丢手绢”游戏在“丢手绢”游戏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教学建议】建议集体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此活动,在分享自己与人分享的事情时可以集体的形式展开,在布置场地、分享食物的环节可用分组的形式展开。

在幼儿分享食物和布置场地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体验互相帮助和与人分享的快乐心情。

情感教育活动之五“我会大胆说”【活动思考】三岁幼儿已掌握了一些日常交流的基本语汇,他们对某一件事件的叙述是比较清楚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的能力有所欠缺,倾听能力是发展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前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在熟悉人的面前敢说话”,因此在小班时期,教师与家长应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