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实验作文大家一看到题目肯定就会有满脑子疑惑,“一片普普通通的泡腾片有什么秘密呀?”今天我做了一个叫“海底火山”的实验,跟着我的脚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要做准备的实验材料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瓶红色色素、一小杯食用油、一杯清水、一根搅拌棒,材料中当然少不了今天的主角泡腾片了(只需要一片)。
准备好材料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做实验啦!第一步,把清水倒进玻璃杯中,水不要过多。
第二步,把1-3滴红色色素滴入玻璃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清水瞬间变成大红色,看起来很像红色的岩浆。
第三步,把有一小杯食用油缓慢倒入玻璃杯中,油与玻璃杯中水的比例是1:2,倒入时千万不要搅拌,可以看到红色的水和油在玻璃杯中分层,水在玻璃杯的下层,油漂浮在水面的上层。
第四步,将一片泡腾片投入玻璃杯中,此时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泡腾片慢慢开始溶解,不断有红色的泡沫冲向覆盖在水面上的油层,红色的岩浆不停地在满是油的“海面”下翻滚、跳跃,像极了跳跃的音符。
随着泡腾片不断溶解完,红色的岩浆翻出的浪花越来越小,大约4分钟后,泡腾片全部溶解完,“海面”和“岩浆”终于平静了,他们又回到最初的位置,岩浆在下层,海面在上层,不同的是岩浆不再像之前那样透彻了。
这就是“海底火山”爆发的样子。
让我告诉大家为什么泡腾片放入水中会出现“海底火山”爆发的现象,因为泡腾片中含有有机酸碳酸钠和小苏打,当泡腾片放入水中之后,两种物质发生酸碱反应,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就是二氧化碳。
这就是泡腾片的秘密。
科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一定可以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
鸡蛋浮起来了为什么鸡蛋能浮出水面呢?我十分好奇,想:做一个实验吧!有可能就破解了它的奥秘呀!我兴冲冲地跑进厨房,拿了一双筷子,一小袋食盐和一根搅拌棍,又小心翼翼地从橱柜上取下一个圆滚滚的生鸡蛋。
实验终于开始了!我往玻璃杯里倒入一杯清澈的水,然后慢慢地将生鸡蛋放入杯中,瞧!鸡蛋好像小懒猪睡着了似的一动不动。
我想:鸡蛋怎么还没浮上来呀!我朝实验材料看了一下,顿时目光停在了那一小袋食盐上。
接着我用小勺子舀了一些食盐放入杯中,鸡蛋这时变得快活起来,好像在欢乐地跳着舞,但是鸡蛋还是没有浮出水面。
我又放了一些食盐,用搅拌棍轻轻地搅了几圈。
你们看!鸡蛋渐渐浮出水面,像胖娃娃露出了小脸蛋。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果然破解了这个奥秘:原来是因为物体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物体就下沉,物体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物体就上浮。
水是有密度的,我们在水中加入盐时,增加了水的密度,当增大到一定的值时,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就会浮出水面。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科学的奥秘。
一节科学课,我们在学习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
老师说:“你们在吃冰棍、冷冻的可乐时,会不会发现包装纸外面有水珠啊?”同学们回答说:“有。
”老师又接着问:“你们知道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吗?”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又告诉我们:“水珠不是从里面渗出来的,也不是从杯口满出来的,而是从空气中来的。
”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我们开始实验了。
我们先拿出三个玻璃杯,一个不装任何东西,一个装自来水,一个装冰块。
几分钟后,我们发现装冰块的杯子外壁有许多小水珠。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这也验证了老师的说法。
看来只要相信科学,就可以发现更多东西。
今天我比较空,于是我就去看了我的书《科学来帮忙》。
这本书里总能找到有趣的事。
我看见一个实验――反冲力小飞机。
我不太相信这个谣言,只能半信半疑地打开实验指导。
上面写着:准备材料需要气球、玩具飞机和一个双头打气筒。
带着疑问我开始了实验。
我先把一个较新的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小飞机,然后装上了两个气球,最后用双头打气筒打气。
接下来我要做的环节很重要,必须要很快。
我紧紧地闭着眼睛,一下子把气球拿出打气筒。
我的飞机终于飞上了屋顶,我太开心了!通过这个实验,我逐渐明白了科学离我们,看来还是很近的呀!以后我多去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
科学课上我看着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字叫做再生纸。
看着老师做,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
于是我回到家也开始做了起来。
这个需要几张餐巾纸,一个杯子,水杯和毛巾。
我先把四张餐巾纸撕碎,再将这些撕好的纸放进杯子。
接着倒入水,搅拌一会儿。
我看到了纸在水里像雪花一样。
我觉得实验应该不会成功。
然后我把纸倒出来,再用毛巾压纸把水吸干。
我静静地等待着,真希望可以成功。
过了一会儿,水吸干了。
我打开毛巾,发现纸还是一团一团的。
我的实验失败了。
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科学老师说:“可能是我们没有一些很好的工具,所以导致实验失败了。
”不过我觉得失败没什么。
因为如果没有失败就不会成功。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可能我们尝试了五次,也只有一次成功。
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会获得成功。
星期二,我把作业做完了,就随手从书柜里拿了一本《少年科学杂志》。
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忽然,我看到一篇关于实验的文章。
实验的题目叫旋转的水。
我惊奇地看了下去,而且我也做了这个实验。
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先准备一瓶色素,再准备一卷胶带、一瓶水和一瓶没有带任何东西的瓶子。
最后准备一根木棒。
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开始实验。
我先将色素滴入带水的瓶子中,并拿木棒搅拌,盖上盖子。
在两瓶盖子上面打两个位置相同的出口,将两个瓶子对接,用胶布将其固定,把有水的瓶子放在上方摇晃。
最后,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有水的瓶子,结果真的形成了小漩涡。
这是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竟然成功了。
我高兴得欢呼雀跃。
这个实验让我又知道了一些知识。
看来只要留心生活,就会有新发现!听说反冲力能让不会动的'东西动起来。
我半信半疑,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做了一个实验。
我先去买了一些实验用品。
分别有两瓶水、四根木头、纸、小苏打。
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开始实验。
我先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找一个桌子。
用胶水把四根木头胶在一个瓶子上。
这个瓶子倒进40%的水,再拿一张面巾纸,上面放一些小苏打,然后把面巾纸对折。
接着放进瓶子里反过来。
我心里想着,这个实验能成功吗?这个像火箭一样的物体能飞上天空吗?我有很多的疑问。
我站在一旁,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盯着火箭。
好像才眨了一眼,它就不见了。
抬头一看,瓶子在高高的天空上。
这说明我成功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反冲力你让不会动的东西动起来,也说明这个实验是有科学依据的。
大课间自由活动时,我和好朋友赵美兰在操场上打乒乓球,才打了两局,球就“扑通”一声掉到了地上,被路过的小朋友踩了一脚,球瘪了,不能再打了,我们俩都耷拉着头,心情好郁闷。
不过,我突然想到一个将乒乓球恢复“健康”的好办法!心情马上好起来,我决定做这个小实验!首先,我准备一个大一点的杯子和滚烫的水。
接着,我把踩扁的乒乓球放到杯子,记得一定要轻轻放哟!然后,把热水小心翼翼地浇到乒乓球上,千万小心烫手哦!当然,做实验时可以叫家长过来帮一下忙。
不一会儿,随着热水的不断注入,乒乓球就会又重新鼓起圆鼓鼓的大肚子,“恢复”了以往的健康。
为什么乒乓球遇到热水会膨胀?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乒乓球“恢复”健康是热胀冷缩的原因。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具有这种性质。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会膨胀,密度减小,反之亦然。
看完这段文字后,我终于明白了。
生活处处有学问,这次有趣的小实验,让我明白了,要善于从疑问中找寻答案,了解千千万万的知识。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项有趣的小实验,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名字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准备的材料有一些纸碎片,还有一支塑料笔。
首先,我用右手拿起塑料笔,在头上反复摩擦。
塑料笔在我头上滚动的时候,我觉得头皮阵阵发痒,就像小精灵在给我挠痒痒。
当摩擦到头皮有点发热的时候,我赶紧拿起笔靠近桌上的纸片。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桌上的纸片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吸到笔上面来了。
这时你如果抬起笔,纸片也会紧紧地跟在笔的屁股后面,就像一对分不开的亲兄弟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笔在摩擦的时候起了电,电就会吸住这些轻的纸片。
摩擦起电这个小实验真是既简单又有趣,你们喜欢吗?我是从一本书上知道了摩擦起电这个小实验的,于是今天我想来试试。
摩擦起电实验是先拿出一支塑料笔,它的材质一定要是塑料的。
再将软一点的纸撕成小碎片,越碎越好。
然后,右手拿起笔,放到头发上,让笔一直滚动与头发来回摩擦,摩擦一定要快,差不多感到手有一点点酸的时候,拿下笔放到小碎纸的上面,小碎纸就像着了魔似的,都飞到笔上了。
这样实验就成功了!这个小实验太好玩!其实,我知道这个实验的原因,是因为塑料笔一直和头发摩擦而起了静电,所以,放到小碎纸上,小碎纸就会被吸附起来了。
我很喜欢这个小实验,我要把它展示给我的同学们看,我想,同学们也会非常喜欢的。
有一次,我在家里看了一本实验书,让我最好奇的是一个“神秘的水上指南针”的小实验,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决定试一试。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从妈妈的“聚宝盒”里拿出一根稍微粗一点儿的小钢针,还准备了方形泡沫和一块条形的磁铁。
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就开始了。
首先,我用大拇指固定住小钢针的一端,大拇指不要太往里边,能够固定牢就行。
然后,用条形的磁铁在小钢针上同一方向摩擦,至少得这样摩擦二十次以上,而且只能用同一磁极摩擦。
我希望小钢针的磁力更好一些,所以就多摩擦了几次。
接下来,我要检验一下,它是否有磁力,我想:拿来一枚回形针,用磁化过的小钢针去接近回形针,如果吸上了,那就磁化成功了,如果没吸上,那就磁化失败了,还要继续磁化。
果然不出我所料,磁化成功了。
接着,我把磁化过的小钢针平着插进方形泡沫,然后放进水里,小钢针指向的两端就是南极和北极,这样,一个“水上指南针”就做好啦!就这样,实验成功了,可是这种现象的原理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好奇地上网搜查,原来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叫地磁体,地磁体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体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因此地球上的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这么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不仅让我了解了一个科学原理,还让我收获了做实验的快乐,以后,我要多多了解有趣的科学,让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晚上一回到家,妹妹就跟我说做实验!做实验!我放下书包就想该给她做什么实验好呢?我在书中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
就做悬浮鸡蛋实验吧!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是:一个生鸡蛋和玻璃杯,清水、色素、食盐、量杯、还有搅拌棍。
首先,用量杯取100毫升的清水,倒入玻璃杯中,再取50毫升的盐,加入玻璃杯,然后用搅拌棍搅拌到食盐融化为止,我边搅拌边听见了沙沙的声音可好玩了。
接下来,再往量杯装60毫升的清水并滴入3滴色素搅拌均匀,倒入盐水中,然后,把鸡蛋放进去看,鸡蛋果然慢慢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