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被动式技术

被动式技术

遮阳系统 垂直遮阳
建筑隔热
优点:
1.能遮挡早晚太阳位置较低时的阳光, 宜放置于北侧、东侧
缺点:
1.从窗口正上方投射的阳光,这样效 果不佳,不宜放置在南边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挡板式遮阳
优点:
建筑隔热
1有效的遮挡高度角较小的, 正射窗口的阳光。 缺点: 1.对视线和通风阻挡都比较
对立面影响较大。
被动式建筑技术 加快热量散失
液体蒸发降温
建筑隔热
液体蒸发时会吸收热量,因此,使建筑靠近水体,可以利用水体蒸发吸收热量,降
低建筑周围空气的温度,与建筑发生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
如国家大剧院,建筑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有助于通过 蒸发吸收周围热量,达到降温。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百叶式遮阳
建筑隔热
优点: 1.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角 度,只让需要的光线与 热量进入室内。 2.不遮挡室内的视野, 综合满足遮阳和通风的 需要。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综合遮阳
优点:
建筑隔热
1.对于各种朝向和高度角的阳光都 比较有效,进入室内的自然光线 也更为均匀。 缺点: 1.对视线和通风阻挡都比较严重,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 辅助空间(冷空间)、主要起居空间 (热空间) 分离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 利用阳光间作为缓冲空间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1.增加建筑南向墙面的面积; 建筑的南向立面,其窗墙面积比大于30% ①房间平面布置可以采用错落的方法,争取南向的开窗;同时布局考虑南北 向空气对流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ique
主动式技术 被动式技术
系统设备优化 高效节能设备选用
……
保温
隔热 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光 利用太阳能
通过机械设备干预手段为建筑提供采暖空调 通风能耗 降低的节能技术
Chapter 2 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技术的类型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绿化遮阳
建筑隔热
垂直绿化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绿化遮阳
建筑隔热
屋顶绿化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绿化遮阳
建筑隔热
外部种植
在选择植物遮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选择合适的绿化种类: 第二,防止藤蔓植物带来的虫害; 第三,落叶乔木和藤蔓在冬天会对窗口的阳光进入造成平均 20%左右的损失, 这在设计中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
被动式建筑技术
太阳能的利用
名称
目标
策略
方法 直接收益式 集热蓄热墙式
直接收益式
被动式太阳 自然通风 能的应用
间接收益式
为层高的 5 倍。
被动式建筑技术
自然通风
改善自然通风方式
风压通风 文丘里效应
文丘里效应,也称文氏效应。这种现象以其发现者,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 (Giovanni Battista Venturi)命名。该效应表现在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 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或流量增大的现象,其流量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 伯努力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即常见的文丘里现象。通俗地 讲,这种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利 用这种效应可以制作出文氏管。
被动式建筑技术设计
Pass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第一部分: 被动式技术的概述
目录
被动式节能技术 第二部分: 被动式技术的类型
第三部分: 被动式技术的经典案例
CONTENTS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ique
Chapter 1 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技术的概述
被动式建筑技术
自然采光
合理建筑布局
利用天窗采光
天窗采光—单层或多层的顶 层屋顶上设置天窗采光 建筑物天窗的优点 a.光线相对均匀 b.水平窗口
比竖直获得光线多
开天窗引起的问题及解决办 法 问题:来自天窗的光线在夏天 时比冬天时更强; 解决办法:采用矩形天窗、锯 齿形天窗,避免平天窗
锯齿形天窗优点: a.光线反射到室内墙壁上-作漫反射体-舒适感提高
被动式建筑技术 加快热量散失
植物降温
建筑隔热
覆盖在建筑墙面上的植物墙能很好的调节室内温度。植物降温原理主要有吸收热 能,只反射出绿色光线低能量部分、另外蒸腾作用也能大大降低建筑表层温度、 还就是土壤本身的温度可以降温。 统计表明,如果城市屋顶面积有6%被绿化,其城市热岛效应降低1℃到2℃,来 自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将大幅减少。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建筑隔热
遮阳分类
建筑自遮阳
概述 互相遮阳 自遮阳 (挑檐、骑楼、花格窗)
垂直绿化 屋面绿化 外部种植 外窗遮阳 外墙遮阳 屋面遮阳 玻璃幕墙遮阳 外部遮阳
绿化遮阳
构件遮阳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建筑自遮阳
建筑隔热
相互遮阳 通过建筑群的紧密与建筑自身的凹凸关系 产生阴影实现遮阳。这种简易的遮阳方式 在我国江南的民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街 道狭长进深大,两侧与邻房紧靠或只用狭 小的胡同相隔,将直接采光处有意识的置 于建筑的阴影处,利用彼此之间的互相遮 阳,以适应当地的炎热的气候 自身遮阳 建筑自遮阳,如挑檐、骑楼、花格窗等。 特点是它们都是建筑其它功能构件,同时 能起到建筑遮阳的作用。如挑檐骑楼等有 避雨、为人们提供活动灰空间等作用,花 格窗则缘于对于建筑装饰的需要。 这种遮阳方式自古有之,遮阳效果好, 同时富有地方特色,建造容易,缺点是耐 久性稍差。
建筑隔热
目标
策略
方法 设计布局策略
减少入射太阳辐射 避免过热 加快热量散失
特殊的玻璃 遮阳系统 液体蒸发降温 植物降温 利用大地恒温原理的降温设计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设计布局策略
建筑隔热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特殊玻璃
建筑隔热
Low-E 中空玻璃
Low-E中空玻璃,又名低辐射镀膜玻璃,具有优异 的热性能和良好的光学性能。 Low-E玻璃相比普通玻璃,其表面镀上了一层以银 为基础的低辐射薄膜,将辐射率从0.84降到0.15以 下。 因此,用Low-E玻璃制造建筑物门窗,可大大降低 因辐射而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的传递。 Low-E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从理论上的0%-95%不 等,可见光透过率代表室内的采光性。 室外反射率从10%-30%左右,室外反射率就是可见 光反射率,代表反光强度或者耀眼程度,目前为止 中国要求幕墙的可见光反射率不大于30%。
②建筑空间布局时,可以利用建筑的错层、天窗、升高北向房间的高度等 使处于北向的房间和大进深房间的深处获得日照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加强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断桥铝塑复合门窗采用隔热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它的热传导系数K值 为3W/m2·K以下,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一半,降低取暖费用
30%左右。
被动式建筑技术
被动式建筑技术
利用有利朝向

自然采光
合理建筑布局
朝南-天然采光最佳方向,采光与采暖得热兼得; 北方-光线虽弱但稳定(适于非常炎热地区); 最不利的方向是东面和西面。
采用合理的平面形式
建筑物平面 —— 决定天然采光口数量和侧窗和天窗搭配 之比)
天井及其功能 —— 中央天井的透光性,反射率,以及其空间的几何比率(深度和宽度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构件遮阳
建筑隔热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建筑隔热
遮阳系统 构件遮阳 水平遮阳
优点:
1.有效的遮挡高度角较大 2.遮阳板设计的宽度及位置能非常有效 的遮挡夏季日光而让冬季日光最大限度 的进入室内
缺点:
1.早晚太阳位置较低的位置遮阳效果不佳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建筑布局
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热,建筑必须朝南向,最大偏角在偏南向30°。 太阳房的采暖性能随着南向窗偏离的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在30°偏角内 会降低10%。
1.避免在多风地区布置建筑,如山顶 2.利用常青树挡风墙 3.利用花园墙保护建筑入口处 4.在多风的地区,将建筑紧贴地面 5.布局紧凑,避免风的侵袭
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S=F/V 式中,S——建筑体形系数 F——建筑的外表面积(m²)
V——建筑体积(m³)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合理布置缓冲空间:如辅助空间(储藏室、厕所、设备室等)布置在北侧,。 将主要起居空间(热空间)和辅助空间(冷空间)分离,布置于南侧, 通过附加阳光间等方式直接受益式利用太阳热能和光线,阳光间可以用 作南侧的缓冲空间,缓冲冬季室外的低温。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ique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类型
策略
建筑布局 体形系数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方法
避风、采光 集约、紧凑、分区 卧室晚上保温,起居室白天保温;
建筑保温
主要功能处于有利位置,交通、辅助做缓冲空间
透明部分:选材、保温、断桥、玻璃种类
加强外围护的热工性能 不透明部分:选材、保温、断桥、冬季面封闭处理
被动式建筑技术 热压通风
自然通风
改善自然通风方式
热压通风指由室内外空气温度差而造成空气密度差,从而产生压差形成热气向上 冷气向下的空气流动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