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1)设计概述2)设计原始资料3)设计内容3.1)热负荷计算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3.8)设计主要附图5. 参考资料: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应掌握热能设备基本构成和主要系统、设备构造和相关工作特性,建立热力循环概念,理解热力设备和系统的经济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熟悉各类常见热力系统故障,知晓热力设备和系统的有关计算规范和步骤。
视学生就业的岗位设置需求。
加强学生对热力系统运行规范和运行操作过程、操作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系统间的相互关联特性的分析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对热力系统结构、安装特点和安装检修规范及热力设备安装、检修完成后的热力试验和调试过程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热能;热力循环;热力设备7、课程设计摘要(英文)Thermal power equipment and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area of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and thermal applic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and equipment,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safe and economical. Students through th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should have a basic structure and main thermal device system, device structure and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ept of thermodynamic cycle understand economy index and safety index of heating equipment and systems, they know all kinds of common thermal system fault, know thermal equipment and releva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and procedure of the system. Depending on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posts set requirements. Strengthen students on thermal system operation standards and operation process, operation procedures and operation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 understanding ability; To strengthen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system structure, installation and specification and therm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fter completion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rmal test and debugging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Key words:Thermal energy;Thermal equipment;Thermal circuit8.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说明书一、设计概述本设计为机械类工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该锅炉以全年生产热负荷为主,皆有采暖、通风及生活热负荷,采暖最大热负荷将近12t/h,非采暖季最大热负荷6.87t/h,采暖系统为低温热水(95℃/70℃)采暖方式,采取汽-水热交换器及水-水热交换器换热方式,热交换系统设备的选择计算及布置另外进行,本设计只留出热交换间的位置。
本设计采用SZL4-1.25-P型炉。
该锅炉设计给水温度60℃,排烟温度180℃,本体风道压降962Pa,烟道压降159Pa;上锅筒中心标高3375mm,两侧墙相距3688mm,前后墙相距4867mm,前后分别有炉排传动装置及省煤器,共计锅炉深度约6.8mm。
锅炉水处理系统采用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交换剂为强酸型树脂;给水除氧采用加药化学除氧方式,药剂为Na2SO3·7H2O。
锅炉房给水系统为单母管集中式二段给水系统,即凝结回水与软化水在混合水箱中混和后,由混合水泵送入给水箱,再由给水泵送入锅炉省煤器。
锅炉引、送风系统,采用分散式平衡通风系统,即每台锅炉都设置一套引、送风机和烟、风道,然后汇集总烟道经共用烟囱排除,除尘器采用XZD型旋风除尘器,吸风入口采用F3B型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运煤系统采用人工手推车加垂直单斗提升机运煤方式,出渣采用螺旋除渣机加人工手推车方式。
锅炉房建筑主要由锅炉间和辅助间组成,锅炉间柱距为6m-6m-6m-6m,共24m,梁下炫标高6.6m,主要用来布置三台锅炉设备及气缸和连续排污扩容器;风机间设于锅炉间后墙外,面积为24×4.5㎡,用来布置引、送风机及除尘器;辅助间位于锅炉间的东侧,共两层,底层主要布置水处理设备和给水设备,二层主要为生活办公间和换热间,辅助间柱距为4.5m,共22.5m,跨度为7.5m;煤灰场布置在锅炉间的西北侧,煤场面积500㎡,渣场面积90㎡;烟囱置于风机间北侧,据风机间后墙4.57m。
二、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资料项目生产采暖通风热水供应耗汽或用热量(最大/平均)7.02/3.2/(t/h) 11.0GJ/h (最大/平均)0.9/0.4(t/h)用汽参数/MPa 0.55 0.4 0.3同期使用系数0.8 1.0 0.4总凝水回收率% 50 95 02.燃煤资料M ar=14.8%,A d=26.4%,C daf=77.22%,H daf=5.25%,Q daf=14.6%, N daf=1.28%,S daf=1.58%,V daf=14.6%,Q net,ar=18886kJ/kg3.水源资料以自来水质为水源,水温10℃溶解固形物:420mg/L;总硬度9.05°G总碱度:9.50°G;pH值:7.34.气象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0℃3)采暖期平均室外计算温度:0.5℃4)采暖期总天数:99天5)主导风向:冬夏NE6)大气压:冬季97.87kPa;夏季95.86kPa。
5.其他资料1)该厂三班生产,全年工作306天2)锅炉房机器不考虑扩建3)地下水位:-6.5m4)生产回水为自流方式三、设计内容3.1 热负荷计算1)最大计算热负荷锅炉的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是选择过路的主要依据,计算公式如下:Q max=K0(K1Q1+K2Q2+K3Q3+K4Q4)+Q5 (t/h)式中Q1,Q2,Q3,Q4 ---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Q5---锅炉除氧用热,t/h,设计中采用化学除氧,Q5=0K1,K2,K3,K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K0---锅炉房自耗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K0=1.15所以,采暖季Q max=K0(K1Q1+K2Q2+K3Q3+K4Q4)+Q5=1.15×(1.0×4.403+0.8×7.02+0.4×0.9)=11.936t/h 非采暖季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1.15×(0.8×7.02+0.4×0.9)=6.872 t/h2)采暖通风的最大热负荷Q i =Q 1+Q 2 =)i i (000278.0g q 21-'+'Q Q t/h式中 i q ---湿蒸汽的焓 i q =i ″-100ωγ,其中i ″为干饱和蒸汽的焓,取i ″=2787.1kJ/kg ,γ是蒸汽的汽化潜热,取γ=1961.6kJ/kg ω是蒸汽湿度,取2%,计算的i q =2747.9kJ/kg3)平均热负荷计算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Q i pj 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Q i pj =i wn pj n Q t t t t -- t/h 式中 Q i ---采暖或通风最大热负荷 t/ht n ---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此处取18 ℃t w ---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t pj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所以 Q i pj =5+180.5-18× 4)全年热负荷采暖通风全年热负荷D 1=8n 1【SQ 1pj +(3-S)Q 1f 】 t/年D 2=8n 2S t/年D 3=8n 3SQ 3pj t/年D4=8n3SQ4pj t/年式中S---每昼夜工件班数n1 n2 n3---分别为采暖、通风天数和全年工作天数D1 D2 D3 D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的全年热负荷Q1pj Q2pj Q3pj Q4pj---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的全年平均热负荷,t/hQ1f---非工作班时保温用热负荷,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