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市一医吴柏茂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依据国家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特制定患者病情评估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一、目的:保障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得到医务人员客观科学的病情评估,且据评估结果作出及时科学的诊疗、护理计划。

二、评估范围:凡接诊患者均应进行病情评估,包括入院时、手术麻醉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内容。

1、门诊患者评估:综合评估门诊患者病情,准确掌握收住院标准,严禁将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安排在门(急)诊观察。

若判定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其提出拒绝,必须履行知情告知手续,告知可能面临的风险,且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

2、对新入院患者进行首次病情评估,主管医师应按照《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的内容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3、首次上级医师查房应含有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内容,且对住院医师的病情评估、诊疗方案的适宜性进行核准。

4、手术患者术前手术风险、术后病情评估。

5、住院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告病重病危以及实施危重症抢救后。

6、应用新的诊疗技术后诊疗效果评估。

7、住院患者阶段小结时。

8、出院前的病情评估。

9、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评分。

10、专科疾病病情评估。

三、评估时限要求:普通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应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在1小时内完成,ICU患者应在15分钟完成, 手术患者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在术前一天完成,专科疾病病情评估三天以内完成。

四、评估标准与内容:1、所有新入院患者使用《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2、住院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告病重病危、阶段小结时以及实施危重症抢救后,应按照《住院病人再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3、手术患者术前手术风险使用《手术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4、住院患者阶段小结以及出院时,应按照《住院病人再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5、急诊危重病情评估,使用下列标准表格:RAPS -评价院前或住院病人转运风险REMS -预测急诊病人的病死危险性EWS -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病人MEWS -对急诊病人去向的分拣和类选治疗SIRS -急危重症初筛方法,早期预测发生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SCS -预测急诊病人近期,特别是30天内死亡危险性MEES -动态评价院前急救和急诊复苏的效果和质量PSS -各种急性中毒病人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预测6、专科疾病病情评估:由各科选定常见、纠纷多发的3-5个病种,并制定出标准格式表格经医务科审定后进行患者病情评估五、评估人资质要求:一般患者由具备执业资格的本院医师、护士进行,病重病危患者的评估必须有主治以上人员及时审签;手术及有创操作同分级管理权限规定的资质要求。

附件一:《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附件二:《住院患者再评估表》附件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含《手术风险评估表》附件四:《常用急诊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评分表》医务科2012-6-15附件一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科室床号住院号附件二住院患者再评估表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附件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为提升医疗环节质量,进一步加强手术安全管理,充分科学地评估患者手术前状态,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我院特制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如下:一、对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对患者进行术前讨论时,其手术风险评估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并做好术前知情同意工作。

三、术前在对患者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时,术前评估级别超过NNIS 2级(2分),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

对患者术前评估级别超过NNIS 3级(3分)的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中四级手术相关规定进行。

四、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征得同意后,做好外请教授或者转院工作。

一、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手术风险标准是根据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

定义如下:(一)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引自: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2.Ⅱ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沿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3.Ⅲ类手术切口(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为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类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二)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三)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组”;“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组”。

二、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0级,1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1级、2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2级,3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3级(表1、表2)表1:分值分配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手术风险评估表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类别深部组织手术是□否□器官手术是□否□腔隙内手术是□否□填写者签名/日期:附件四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评分潜在危重病评分系统RAPS -评价院前或住院病人转运风险REMS -预测急诊病人的病死危险性EWS -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病人MEWS-对急诊病人去向的分拣和类选治疗SIRS -急危重症初筛方法,早期预测发生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SCS -预测急诊病人近期,特别是30天内死亡危险性MEES -动态评价院前急救和急诊复苏的效果和质量PSS -各种急性中毒病人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预测RAPS和REMS评分表分值变量 0 1 2 3 4 5 6脉搏 70-109 55-69 40-54 <40110-139 140-179 >179收缩压 90-129 70-89(mmHg) 130-149 150-179 >179呼吸 12-24 10-11 6-9频率 25-34 35-49 >49GCS >13 11-13 8-10 5-7 <5年龄<45 45-54 55-64 65-74 >74SpO2>89 86-89 75-85 <75RAPS和REMS评分注意事项:参数取同一时间点动态评分24小时最差值是指总分的最差值血压最好由同一人反复测量,测量部位固定测量外周血氧饱和的部位应固定RAPS和REMS评分与病死危险性对应表RAPS分值REMS分值病死危险率≤7 ≤11 10%8 16-17 50%≥14 ≥24 100%EWS和MEWS英国诺福克和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的EWS项目评分3 2 1 0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101-110 111-130 >130收缩压(mmHg)<70 70-80 81-100 101-199 ≥200呼吸频率(次/min)<9 9-1415-20 21-29 >30体温(℃)<35 >对声音对疼痛意识清楚有反应有反应无反应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项目评分3 2 1 0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mmHg)≤70 71-80 81-100 101-199 ≥200呼吸频率(次/min)<9 9-1415-20 21-29 ≥30体温(℃)<35 ≥对声音对疼痛意识清楚有反应有反应无反应EWS >3分:提醒医生或ICU人员进行评估,调整处理方案MEWS评分5分:是鉴别患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评分<5分,大多数不需住院治疗;评分≥5分, 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

住专科病房甚至ICU的危险增大。

评分>9分, 死亡危险明显增加,需住ICU接受治疗。

创伤指数(TI)项目记分1 3 5 6部位皮肤腰背部肢体胸部、骨盆头、颈、腹部伤型裂伤挫伤刺伤、撕脱伤弹片伤、爆炸伤、骨折脱位、瘫痪、血腹血压外出血 70-100mmHg 50-70 mmHg <50 mmHg脉搏正常 100-140次/分>140次/分无脉或<55次/分呼吸胸痛呼吸困难、费力、浅快发绀、血气胸或反窒息或呼吸停止或>36次/分常呼吸神志嗜睡木僵或淡漠、答不切题浅昏迷、逆行健忘深昏迷、再昏迷TI总分越高,伤情越重总分≤9 轻损伤,可门诊治疗;总分10~16 中度伤;总分≥17分重度伤,应住院治疗;总分≥21分死亡率剧增;总分≥29分80%一周内死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

(最低3分,最高15分)。

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

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

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创伤评分(TS)表呼吸频率(次/分)呼吸幅度收缩压(mmHg)毛细血管充盈度 GCS总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10-24 4 正常 1 >90 4 正常 2 14 -15 525-35 3 浅或困难 0 70-90 3 迟缓1 11-13 4>35 2 50-69 2 无0 8 -10 3<10 1 <50 1 5 - 7 20 0 0 0 3 – 4 1总分越小,伤情越重:总分14~16分生存率96%;总分 4~13分抢救效果显著;总分 1 ~ 3分死亡率>96%。

一般以 TS<12 分作为重伤的标准修正创伤评分(RTS)表呼吸频率(次/分)收缩压(mmHg) GCS分值分值10-29 >90 13-15 4>29 76-89 9-12 36-9 50-75 6-8 21-5 <50 4-5 10 0 3 0用于指导院前伤员分类:总分>11分轻伤总分<11分重伤修正后的CRAMS记分法项目记分2 1 0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或收缩压无毛细血管充盈或收缩压缩压≥100mmHg ≤100mmHg≤85mmHg呼吸正常费力、浅或呼吸频率>35次/分无自主呼吸胸腹均无疼痛胸或服有压痛连枷、板状腹或深的胸腹穿透伤运动正常(能按吩咐动作)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无反应语言正常(对答切题)语言错乱、语无伦次发音听不懂或不能发音总分越低,死亡率越高总分≥7分轻伤死亡率15%转送至Ⅱ和Ⅲ级创伤中心总分≤6分重伤死亡率62%转送至Ⅰ级创伤中心CIS评分项目记分0 12 3动脉血酮体比><血浆渗透压差<>动脉血乳酸浓度(mg/dl)<16 17-25 26-50 >51CIS预测病死率的最佳分割点为4分如果最大CIS<4分,存活可能较大(%)如果最大CIS>5分,则病死率较大(%)与ICU病死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评分>20分时,病死率达100%②与存活患者住ICU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关系③各个变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神经系统变量(GCS)对预后影响最大肝功能变量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每一变量的分值均为0~3分,总分0~9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