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非线性电路15-1 电路如图15-1(a )、(b )所示。
图中的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试画出所示电路的u — i 曲线。
解 此题的两个电路均由非线性元件理想二极管加线性元件构成。
分析的关键是理想二极管的伏安关系。
理想二极管的伏安关系曲线如图习题图15-1(a )所示。
由图,当二极管两端的电压0>-=-+u u u 时,二极管上有电流流过,其上的压降为零,二极管导通,相当于开关闭合;当二极管两端的电压0<u 时,二极管上的电流为零,二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所以,只要知道二极管上电压的大小,就可将二极管用开关的相应状态(闭合或断开)代替,进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具体方法是:将二极管断开,分别求其两端电位,即可求出其上电压大小。
对题图(a )。
将二极管断开,则由图,得:V u uV u d d 1,==-+所以,二极管上的电压: V u u u u d d d )1(-=-=-+故:V u 1>时,0>d u ,二极管导通,相当于开关闭合,图题(a )的等效电路如图习题图15-1(a 1)所示。
则: A u i 31-=-+u Ω-+V 1i-+u Ω3-+V 1iAi /Vu /12211-2-1-2-(a ) (a 1) (a 2) (a 3)V u 1<时,0<d u ,二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图题图(a 2)的等效电路如图习题图15-1(a 2)所示。
则有:0=i所以,图15-1(a )的u — i 曲线习题图15-1(a 3)所示。
对题图(b )。
类似的分析过程,得:uV u Vu d d ==-+,2故: V u u u u d d d )2(-=-=-+习题15-1图题15-1图-+V 2di Ω1-+V 2di Ω1 V(b 1) (b 2) (b 3)所以:V u 2<时,0>d u ,二极管导通,相当于开关闭合,图题图(b )的等效电路如图习题图15-1(b 1)所示。
则:A ui )123(-= V u 2>时,0<d u ,二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图题图(b )的等效电路如图习题图15-1(b 2)所示。
则有: A ui )12(+= 所以,图15-1(b )的u — i 曲线习题图15-1(b 3)所示。
15-2 电路如题图15-2(a )、(b )所示,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如图15-2(c )、(d )。
求其端口的伏安特性。
-+1u -+2u )(a-+2u )(bV/2)(d )(c解 题图中的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是分段线性的。
基尔霍夫定律同样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的分析。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电阻值的确定。
对R 1、R 1,有:⎪⎩⎪⎨⎧-<Ω<<-Ω>Ω=Vu V u V Vu R 12111121111 ⎩⎨⎧<Ω>Ω=V u V u R 05.002222对题图15-2(a ),有:⎪⎪⎩⎪⎪⎨⎧<-<<<<-><<>>=+=Vu V u i V u V u V i V u V u V i Vu V u i u u u 0,15.20,015.10,1030,142121212121 对题图15-2(b ),有:习题15-1图习题15-2图⎪⎪⎪⎩⎪⎪⎪⎨⎧<-<<<<-><<>>=+=+=V u V u uVu V u V Vu V u V u V u V u u R u R u i i i 0,1250,0130,10230,121212121212115-3 写出如图15-3所示电路的电路方程。
设图中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分别为:3212211u i u i ==,,3233u u i +=。
A12A41R R 3Ri 1i 3i-+1u -+3u -+2u解 利用KCL 、KVL 结合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即可求解此题。
由图:4123221-==+i i i i0321=++u u u将已知条件代入,得:1232221=+u u4))21221322-+-+=u u u u u ((15-4 题图15-4 (a)电路中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
已知Ω==2,61R V U S ,Ω=Ω=2132R R ,,试用图解法求其静态工作点。
解 将电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如习题图15-4(a )所示。
将线性部分利用戴维南定理化简,得习题图15-4(b )所示。
图中各量的值为:题15-3图题15-4图V R R R U U S32226313=+⨯=+=Ω=+=2//132R R R R线性电路端口伏安关系为: i Ri U u 23-=-=将该直线画在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曲线上,由图得静态工作点Q 的值为:A I VU Q Q 5.03.1==R R )(a d-+uR)(b d-+u V15-5 图15-5 (a )电路中的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分别如图(b )、(c )所示,求图中的21i i 、。
)(a )(b Vu /2)(c解 由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曲线,可分别求出R 1、R 2的电阻值:⎩⎨⎧<<Ω>>Ω=022025.011111i V u i V u R ⎩⎨⎧=<∞>>Ω=00005.022222i V u i V u R等效电路分别如习题图15-5(a )(b )所示。
原电路的等效电路如习题图15-5(c )所示。
)(a 5.0-+22-+V 2Vu 21<V u 21>1i)(b Ω5.0Vu 02>V u 02<2i 2i2i )(c 2R由图:题15-4解图题15-5图题15-5解图)4//(225211R R i ++-=122422i R i ++=分为四种情况讨论:1)、u 1<2V ,u 2<0V 。
此时R 1=2Ω、R 2 =∞ ,代入上式,得:A i A i 3.0,9.021==。
该结果与0,021=<i i 矛盾,故舍去。
2)、u 1<2V ,u 2>0V 。
此时R 1=2Ω、R 2 =0.5Ω,代入上式,得:A i A i 27.0,89.021==。
该结果与01<i 矛盾,故舍去。
3)、u 1>2V ,u 2>0V 。
此时R 1=0.5Ω、R 2 =0.5Ω,代入上式,得:A i A i 49.0,6.121==。
此时02>u ,满足已知条件,故是该题的解。
4)、u 1>2V ,u 2<0V 。
此时R 1=0.5Ω、R 2 =∞,代入上式,得:A i A i 6.0,8.121==。
此时02>u ,不满足已知条件,故不是该题的解。
15-6 电路如图15-6所示,已知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022>=u u i ,,R 2 = 2Ω。
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及其在Q 点处的静态电阻R 和动态电阻R d 。
A4i-+uR i 2R -+V 4解 根据KCL ,得:42=+i i 将:24422-=-=u R u i 、22u i =代入上式,得:42422=-+u u 解方程,得:V u 4.21=,04.32<-=V u ,不符合已知条件,舍去,V u 4.2=。
将V u 4.2=代入电流表达式中,得:A i 52.11=。
所以:Ω≈=21.0i u R ,Ω===8.42u diduR d 15-7 电路如图15-7所示,已知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0(,22>+=i i i u ,交流电压源的电压t t u s ωcos 5.0)(=V 。
试用小信号分析法求回路电流若i 。
解 小信号分析法分析非线性电路的步骤参见教材相应内容。
首先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令0=s u ,得直流等效电路如题15-7解图(a )。
则:63=+u i 将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代入,得: 6422=+i i题15-6图 题15-7图Ω=+==3)12(QI Qd i di duR将非线性电阻用动态电阻代替,得等效电路如题15-7解图(b )。
Ω3V6)(i f =-+s u Ω3Ω3(a ) (b )由图: A u i s083.06==15-8 电路如图15-8所示,已知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22V i u -=,交流电压源的电压)(cos )(V t t u s ω=。
试用小信号分析法求回路电流i 。
-+(t u s V2解 小信号分析法分析非线性电路的步骤参见教材相应内容。
首先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令0=s u ,得直流等效电路如题15-8解图(a )。
图中,将电压源串电阻电路变换为电流源并电阻电路,并进一步简化为题15-8解图(b )。
由图:41=+i i又由欧姆定律: u i =⨯11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 u i =-22 将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代入,得:422=+-i iV2Ω11ii su(a ) (b ) (c )题15-7解图题15-8图题15-8解图Ω===42QI Qd i di duR将非线性电阻用动态电阻代替,得等效电路如题15-8解图(c )。
由图:15-9 电路如图15-9所示,已知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20.2(),0q q q i u A u =≥,交流电压源的电压)(cos 01.0)(V t t u s ω=。
试求(1) 静态工作点Q (U Q 、I Q );(2)求在Q 处的交流电压u q 和交流电流i q ;(3)求Q 点处的电压u Q 和电流i Q 。
-+)(t u s -+V 5题15-9图解 首先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令0=s u ,得直流等效电路如题15-9解图(a )。
图中,将电压源串电阻电路变换为电流源并电阻电路,并进一步简化为题15-8解图(b )。
由图:05.0=+i i q又由欧姆定律: u i =⨯50q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20.2(),0q q q i u A u =≥ 将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代入,得:解方程,得:120.55,0.45q q u V u V =-=。
由题意10.55q u V =-不合题意,故V U Q 45.0=,)(cos 1.02424//22A t u i s =+⨯+=20.20.0550q q u u +=-+V5(a ).00(b )题15-9解图-+(t u s (c )A I Q 04.0=。
所以: S u du diG QU Qd 18.04.0===故: Ω=5.5d R(2) 将非线性电阻用动态电阻代替,得等效电路如题15-8解图(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