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的:
1、会写一段话到会写一篇文章。
2、刚开始学习写作,不要要求的太高,那怕没有什么精彩的词语,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就应该及时表扬孩子。
只要孩子自信了,兴趣提高了,孩子自然就能把文章写得精彩。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词语初步的积累时期,作为家长平时就要多引导孩子看书,看新闻,积累词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名言等,甚至有意义的歌词都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这样孩子知识丰富了,思路就拓宽了,慢慢地修辞方法也会用到了。
3、写日记,写最触动自己的事情,可以是高兴、可以悲伤。
一句话也行,贵在坚持。
4、摘好句,最喜爱的书中,最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动作,可以是神态,甚至可以是一句搞笑的话。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情景交际,会分段,会用标点符号。
2、从阅读中积累词句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文章里。
3、养成每日摘抄好文或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安排:
一、课程引导
1、有谁知道写人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按照什么顺序写?
2、你熟悉的一个人,什么样子的?
3、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一件什么事?
4、事情过程中出现什么状况?(意外?奇怪的?有趣的?好玩的?值得思考的?)
5、事情结果如何?或通过这件事对这个熟悉的人的认识?(可爱、严厉、马虎、急躁…)
小结:取题目:根据你要写的事情取题,题目要小,要具体。
比如《妹妹买裙》、《“健忘”的......同学》、《让我透不过气的爸爸》
4、根据这些问题,在班内或家里、社会上找一个人写一写。
5、标点符号的运用。
二、集体交流
1、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各一篇。
2、把选出来的拿到讲台上来讲一讲,展示一下,并说明为什么成功,为什么不成功。
三、引导总结怎样写好印象深刻的人
㈠写人,首先要抓住人特点。
㈡要有具体的事。
㈢描写要从多个侧面进行描写,不能只叙事,还要有语言、动作、神情、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
㈣注意用词。
三、标点符号
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与点号两大类。
标号包括: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2、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最后一格有字时,可放在最后一格的外面。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在一行之首。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3、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例: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数是恒星。
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疑问句和反问句。
例:你是足球明星?
今年暑假你是去北京,去上海,还是去深圳?
他就是罗纳尔多第三?小小罗?
“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
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
例:(1)他客气地说了一声“请坐”,便走了出去。
(2)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非提示性话语)
(3)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总分)
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例:(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2)“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培根的名言。
(引用语是组成部分)
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语。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歌曲名、报刊名等。
例:《老鼠爱大米》是一首网络歌曲。
(歌曲名)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我订阅了《语文学习》、《收获》、《读书》等杂志。
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的话语,或断断续续的语流。
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
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例:这次来渝的导演有:谢晋、冯小刚、张艺谋……(三个以上)
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话题突转、声音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
例:l.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四、范文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爸爸)
提起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当然是我的爸爸。
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哗啦啦……”,天下起了大雨。
“叮零零……”,放学了。
同学们都说“怎么回家呢!”老师说:“同学们不用着急,要沉着冷静,家长会来接你们的。
”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不一会儿,就接走了四五个同学。
我心里想:我的爸爸怎么还不来呢?心里正想着,突然,我的同学说:“宿华栋,你爸爸接你来了。
”我提起书包,满心欢喜的跑了出去。
回到家里,我看见爸爸手臂上有个伤口,就问爸爸是怎么弄得,爸爸说:“刚才在路上滑到了。
”我真没有想到,爸爸为了接我竟弄出这么大的一块伤口。
这块伤口虽然疼在爸爸的身上,但却象疼在我的心上一样。
这件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
可爱的小狗
外婆家有一只可爱的小母狗。
它的名字叫“豆豆”,它有一身棕黄色的毛。
“豆豆”的鼻子很软,总是瞪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
一看见我就摇着尾巴跑过来舔我的腿和脚。
每到大家吃饭的时候,“豆豆”就会钻到桌子底下等着有人喂它吃东西。
我把吃掉的肉骨头给它,它吃的可香了。
每次吃过一块儿后就抬起头瞪着圆圆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快,再给我来一块儿吧。
”
在姥姥家短短的几天,“豆豆”已经和我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喜欢可爱的“豆豆”。
练习一:给下面段落加上标点符号
“书虫”王丽
她叫王丽今年10岁读小学三年级她有着不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爱说爱笑的嘴个子不大高别看她胖乎乎的脑瓜并不笨灵着呢
朋友们给她起了个雅号书虫说起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来历呢
她特别爱看书整天捧个书啃个不停有一次都九点了她还在看科学金钥匙爸爸再三劝她睡她不肯说把这篇文章看完吧爸爸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她贪婪地看了第一篇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第二篇第三篇竟弄得爸爸在她的床边睡着了王丽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练习二: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们班的同学在拔河比赛中。
2、太感动人。
3、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非常可爱。
4、蒲公英的花就像。
练习三: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草帽。
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劳,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做在树下打起盹来。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
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
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
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
卖草帽的人高高兴兴地拾起草帽,回家去了。
回家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以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
有一天,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因为疲劳在大树下睡找了,草帽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
孙子想到也要曾告诉他的办法,于是他脱下草帽,丢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竟然没有跟他做,还直瞪着他笑个不停。
后来猴子捡起地上的草帽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1、你能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吗?
2、在下面这些词中,选出四组近义词。
努力赶紧奇特仿照赶快模仿奇怪勤奋
()--()()--()
()--()()--()
3、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
4、很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卖的草帽同样被猴子们抢走了,这时他再用爷爷曾经用过的方法为什么就不管用了呢?()
A、那时的猴子已经不愿意模仿人了。
B、那些猴子的爷爷也将自己的教训告诉了孙子。
C、聪明的猴子知道这个人在骗它们。
5、这则小幽默告诉我们()
A前辈的经验只能听,不能用。
B前辈的经验可以用,但在用前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而不能生硬地照搬过来。
C无论是谁做事都要动动脑筋。
6、你能为那个卖草帽的人出个主意,帮他把草帽拿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