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研究报告哈药集团(60066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生物制药行业2011年12月目录一、宏观经济分析 (3)1.1医疗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3)二、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 (4)2.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 (4)2.2生物制药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 (4)2.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 (4)2.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5)2.3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 (5)三、公司分析 (5)3.1哈药集团公司(600664)概况 (5)3.2 经营范围 (6)3.3 公司主要产品 (6)3.4 上市情况 (6)四、财务报表分析 (6)4.1 资产负债表分析 (6)4.11 资产规模变动分析 (7)4.1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规模变动分析 (8)4.2 利润表分析 (9)4.3 现金流量表分析 (10)五、财务指标分析 (12)六、技术分析 (13)七、总结 (15)一、宏观经济分析1. 1医疗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较低(中国4.7%、美国15.2%、欧洲国家8.2-11.2%);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构成比例较低(包含社会保障的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构成:中国38.8%、欧洲国家80-90%、美国45%)。
再从历史上来看:自从1980年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政府支出(不包含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比例从1980年的36.2%降到目前的18.1%,个人支出比重从21.2%上升到49.3%。
政府对三大保险的投入中大约40-50%花费在药物上,但因为国家一般报销40%左右,所以除以40%以后得到的是对行业的增量。
即对行业新的增量等于政府投资的1-1.25倍。
2009年政府对三大保险新的增量是260-320亿元(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收入预计为6740亿元),即政府投入对医药制造业的增幅为3.8%-4.7%,加上行业自身的存量增速,预计明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大约为20%。
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名列前茅,经营情况好于其它消费品行业。
从2004年-2006年,医药行业持续低迷,利润增速低位运行平均维持在12.26%的水平。
而从2007年初开始行业出现了高速增长,在12个下游消费品中排名屡创新高,到2007年底行业利润增幅排名已经进入三甲。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和国内地震、CPI高企的不利因素影响下,许多行业的利润增速都出现了下降,但医药工业的利润增长势头却依旧强劲,增长率高达41.4%。
在12个下游消费品中的排名升至第三位。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走出了2004年以来的低迷,并且随着医改等行业不确定因素的逐步明朗,行业未来的增长仍然可期。
09年医药行业的老牌市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蔓延,外需或有所放缓;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虽然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经济下滑的影响,但在刚性需求的背景下恰逢行业的扩容。
因此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在09年医药行业成长明确,但收入增速会有所回落至21.50%。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7年1-11月,医药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65,901,53千元,同比增长24.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0,723,086千元,同比增长24.56%;实现利润总额为49,921,461.00千元。
2008年1-11月,医药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13,658,303千元,同比增长25.9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6,130,219.00千元,同比增长25.84%;实现利润总额为64,530,215千元。
2008年,尽管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但是中国医药购销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来自于人类对药品的刚性需求,也由于中国正处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上升通道,国家财政给医药市场扩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2009年,随着医药行业专项整治可能带来的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中国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
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减速,中国医药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2009年有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
但是由于中国医药行业的特点以及新医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中国医药进出口总额有望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将成为2009年中国医药外贸发展的主旋律。
展望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景气才刚刚开始,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医药产业目前进入新医改牵引下的新一轮有序发展期。
未来新医改方案将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到2010年,医改带来的药品增量至少在1000亿以上,加上行业自然增长部分,预计未来3-5年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20%。
二、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2.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
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医药上已应用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来自微生物,每个产品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
物制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低污染的特征。
2.2生物制药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近些年生物制药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并逐步为世人所关注。
在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的治疗和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等比较有市场潜力。
目前,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其发展趋势有如下的四个特点:企业投资渐趋谨慎、市场国际化、走联合开发之路和充分利用风险资本市场筹集所需的资金。
2.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国外生物制药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尤其是美国,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还是在产品生产和市场上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由于生物技术在解决疑难疾病、寻找新药物途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国生物制药业以仿制国外的为主,企业自身没有投入高二的开发费,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过生物制药业没有出现全行业的亏损状况,当然也没有出现盈利能力很强、能迅速成长的生物制药企业。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生物技术已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特别是在农作物育种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方面。
2.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在规模、技术水平、效益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今年来,虽然我过生物制药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开拓乏力、重复投资过多,行业无序发展等问题。
生物制药的主要发展思路有:研究机构向厂家转让研究成果以获取新的研究开发资金,实现优势互补:另外加强试验研制和基地建设。
其次,改进企业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国内生物药品一旦批准试生产后往往质量不稳定,究其原因之一是生产管理水平差,缺乏科学、严谨、完整的管理体系,无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最后,加强立项前的市场调查和项目评估,禁止乱上项目,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2.5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决定生物制药业发展前景的关键是新药的研究开发能力,虽然整体上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业的研究开发力量较弱,但有些领域的研究开发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根据这些技术所研制出的心产品将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契机。
另外部分药品价格预计会有所下降,但医药市场随之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
生物哦板块整体行业讲面临上升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有明显的战略投资和风险投资价值。
生物医药行业存在明显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风险,投资决策要慎重。
在众多涉足生物的上市公司当中,以生物医药为主业并已有相当业绩支撑的高科技公司,其余公司业绩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三、公司分析3.1哈药集团公司(600664)概况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是哈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组建于2002年7月,前身是哈尔滨市医药公司和哈尔滨市建材总公司,现有员工4000多人,2007年营业额45亿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壮大,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构建起了以药品经营为支柱,以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为辅助和补充的发展框架。
目前拥有一个全国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哈药集团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四个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一个制药厂和四个三产经营企业。
3.2经营范围:(1)许可经营项目:按直销经营许可证从事直销。
(2)一般经营项目:购销化工原料及产品(不含危险品、剧毒品),按外经贸部核准的范围从事进出口业务;以下仅限分支机构: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制造(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医药商业及药品制造、纯净水、饮料、淀粉、饲料添加剂、食品、化妆品制造、包装、印刷;生产阿维菌素原药;以下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
3.3公司主要产品:青霉素钾盐、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青霉素、凯塞欣、阿莫西林、严迪片、护彤、高钙片、钙加锌口服液、双黄连粉针、丹参粉针、注射用双黄连、布洛芬颗粒、逍遥丸、丹佛胃尔康、牛黄降压片、六味地黄丸及纯中纯无菌纯净水等。
3.4上市情况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1991 年12 月28 日经哈尔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哈体改发[1991]39 号文批准,由原“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立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 6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止,本公司注册资本为1,242,005,473.00 元,其中:国有法人股431,705,866.00 元,社会公众股810,299,607.00 元。
2008 年9 月4 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完毕,非流通股股东获得其持有的非流通股431,705,866 股在A 股市场的流通权(有限售条件股份)。
目前公司股本124200万股、总资产86.31亿元、净资产38.54亿元,分别是上市初的4.91倍、5.9倍、8.55倍,实现了快速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