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课练1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ònɡ tīnɡ rì yuè tán jìnɡ tínɡ
shān bì luó chūn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亭()廷()累()音()停()庭()螺()谙()
三、解释带点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闲:。

诗句的意思
是:。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青螺:。

诗句的意
思:。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蓝:。

诗句的意
思:。

四、请你来判断,说得对就打“√”,不对就打“×”。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
2.“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能让人回忆江南。

()
3.本文三首诗词都是唐朝的作品。

()
4.《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感情。

()
五、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朝人。

我们还曾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歌,如等。

我还能吟诵一两句他的诗句,
如:。

2.《望洞庭》的作者是,朝人。

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的意思,这里指。

这首诗描写了的景色。

3.《忆江南》的作者是,朝人。

“忆江南”
是名。

原题下有词首,这里是其中第首。

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解释。

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字词。

(1)():悠闲。

(2)():无影无踪。

3.根据要求写诗句。

(1)描写诗人独处时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2)描写诗人喜爱敬亭山的诗句。

4.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名山、名水吗?
(1)黄
河:
(2)长
江:
(3)西
湖:
(4)泰
山:
(二)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寻芳(sún xún)泗水滨(bīnɡ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胜日:
(2)寻芳:
(3)等闲:
(4)东风:。

3.诗中的成语是,意思
是。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和,第二句是。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七、填数字,将诗句补充完整。

1.危楼高()尺,手可摘星辰。

2.春色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3.故人西辞花鹤楼,烟花()月下扬州。

4.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5 .窗含西岭()秋雪,门泊东吴()里船。

6.等闲识得东风面,()紫()红总是春。

7.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八、下面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另外两首,请任选一首背诵。

(一)(二)
江南忆,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吴酒一杯春竹叶,
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
答案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课练1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ònɡ tīnɡ rì yuè tán jìnɡ tínɡ shān bì luó chūn (洞庭)(日月潭)(敬亭山)(碧螺春)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亭(凉亭)廷(宫廷)累(劳累)音(音乐)
停(停止)庭(庭院)螺(田螺)谙(谙熟)
三、解释带点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无影无踪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诗句的意思是: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从远处看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诗句的意思: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江边的鲜花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诗句的意思: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四、请你来判断,说得对就打“√”,不对就打“×”。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
2.“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能让人回忆江南。

(×)
3.本文三首诗词都是唐朝的作品。

(√ )
4.《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感情。

(√)
五、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李白,唐朝人。

我们还曾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歌,如《静夜思》等。

我还能吟诵一两句他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2.《望洞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朝人。

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和谐的意思,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这首诗描写了秋月下的洞庭湖的景色。

3.《忆江南》的作者是白居易,唐朝人。

“忆江南”是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热爱江南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解释。

厌(yàn )满足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字词。

(1)(闲):悠闲。

(2)(尽):无影无踪。

3.根据要求写诗句。

(1)描写诗人独处时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描写诗人喜爱敬亭山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名山、名水吗?
(1)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西湖: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二)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寻芳(sún xún)泗水滨(bīnɡ 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胜日: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2)寻芳:游赏。

(3)等闲:随便、轻易。

(4)东风:春风。

3.诗中的成语是万紫千红,意思是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时间和地点,第二句是赞美春光无限。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我们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到水边游赏,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处都能看到春的面目,万紫千红的百花都是她的姿态。

七、填数字,将诗句补充完整。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故人西辞花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飞流直下(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八、下面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另外两首,请任选一首背诵。

(一)(二)江南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吴酒一杯春竹叶,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