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古代汉语第二讲PPT课件

毛古代汉语第二讲PPT课件


形声
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 是也。
所谓形声,就是用表示意义类属的形符和表示读音的 声符构字的造字方法。
取(甲骨文)
要(小篆)
形声字结构与汉字部首
1. 形声字结构 2. 汉字部首
1. 形声字结构
❖ 基本构件 ❖ 结构类型 ❖ 声旁作用
1. 基本构件
❖ 由意符、声符组合。 ❖ 意符表示意义范畴, ❖ 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 如“株”是由“木”和“朱”构成,“木”
金文
❖ 金文: ❖ 铸造在青铜器上,用于记功,也叫钟鼎文。 ❖ 最早见于商朝后期,西周是其全盛期,延续
至战国。
篆书
❖ 篆书:大篆,小篆 ❖ 大篆:秦统一前秦使用的文字。 ❖ 小篆:秦统一后秦推行的、在大篆基础上进
行省改的文字。
隶书
起源于秦代,汉代通用的文字。 秦代的隶书,称为古隶。 汉代的隶书,称为今隶。 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 。 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2. 六书
❖ 六书概念 ❖ 四体二用
六书概念
❖ 许慎:字叔重,东汉经学、文字学大师。 ❖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
字义的字典。全书共收单字9353个,字分别 归在540个部首之中。
❖ 一曰指事 ❖ 二曰象形 ❖ 三曰形声 ❖ 四曰会意 ❖ 五曰转注 ❖ 六曰假借
四体二用
❖ 清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 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 通假与“六书”中的假借不同,假借的特点 是“本无其字,永久借用”,而通假的特点 则是“本有其字,临时借用。”
❖ 通假字的种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通假的条件是借字和本字须音同或音近。 据此,通假字可分为以下几类:
❖ 1、音同通假字。是指与本字读音相同的通 假字。如:
❖ “畔”通“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脩”通“修”(邹忌脩八尺有余)
燕 丘 川 瓜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 是也; ❖ 所谓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表明意义的造字 方法。 ❖上 ❖ 下 长横表示基线,短横指示方位。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所谓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以
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采 ❖从
❖ 步 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
❖ “豪”通“毫”(秋豪不敢有所近)。
❖ 2、音近通假字。是指与本字读音相近的通 假字。
❖ (1)双声通假。如: ❖ “趣”通“促”(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2)叠韵通假。如:
“適”通“谪”(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耆”通“嗜”(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3、声韵相邻的通假字,即借字与本字的声韵 都不相同,但都相近。 如:“归”通“馈”(归孔子豚) “盖”通“盍”(盖亦反其本矣!)
1. 形体演变 2. 古书中的用字
1. 形体演变
❖ 形体概念 ❖ 演变规律 ❖ 演变途径
形体概念
汉字的形体,指汉字的书写外形。
演变规律
❖ 象形-表意-抽象 ❖ 繁复-简明
演变途径
❖ 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 ❖ 隶书 ❖ 楷书
甲骨文
❖ 甲骨文: ❖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占卜。 ❖ 刻写时间:殷商、西周 ❖ 发现时间:1899年
②右形左声(郊 郡 胡) ④下形上声 (坠 墓 煎) ⑥内形外声 (问 闷 辨) ⑧声占一角(徒 徙 從)
2.特殊结构
❖ (1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 所谓“建类一首”是指同一个部首,声音相近;如 考和老,同属老部。
❖ “同意相受”是指意义相同可以相互注释。如考和 老,用考可以解释老,用老也可以解释考。
是形符,表示“株”属于木类,“朱”是声 符,表示“株”的读音与“朱”相近。分析 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说文》的术语, 称为“从某,某声”。那么“株”的结构便 是“从木,朱声”。
结构类型
1. 基本结构 ①左形右声(防 祥 梧 ) ③上形下声 (艺 芍 宇 ) ⑤外形内声 (园 围 圆 ) ⑦形占一角(哉 栽 载)
2、古书中的用字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 一 通假字
❖ 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是指古书中本有其字 而不用,却临时借用音同音近字来代替的用 字现象。这个本该用的字叫做本字或正字, 而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就叫做借字,或通假字。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这里的“惠”是“聪明”的意思,本字应是 “慧”,而“惠”则是通假字。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 “老”是也。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 “长” 是也。
3.汉字形体构造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象形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所谓象形,就是依照物体的形状,客观地描摹出实物
的全部或部分特征的造字方法。
口 人 日 象太阳形,金文写作“⊙”。
就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并寄托其意 义。假借字一般与造字的原义无涉,只是因为同音 才借用。如: ❖ 北,原义是二人相背,借为北方的北。 ❖ 女,原义是妇女,借为第二人称代词。 ❖ 易,原义是蜥蜴,借为难易之易。 ❖ 难,原义是一种鸟名,借为困难之难。 ❖ 来,原义为小麦,借为来往之来。
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二)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毛秀花
学习古代汉语內容
❖ 文字、词汇、语法、语音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词汇是词的总汇,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文字
1.六书与汉字形体 2.形声字结构与汉字部首 3.汉字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 ❖ ❖
❖ 但是有些字虽然互训,如“初、首、元、肇”等都 有 “始”的意思,但部首不同,不属转注;
❖ 也有些字虽然同部首,如狼、狗、猫等字,但不能 互训,也不属转注。
❖ 转注虽属六书之一,但非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 (2)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所谓假借就是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们造字,
1. 汉字概说
创性时 造质间 者
时间
早:如果把新石器时代早期定为汉字起源的上 限,汉字已经有六千年的发展历史。
晚: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汉字也已经不间断地 发展了三千六百多年。
性质
❖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汉字: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系统。 ❖ 汉字:形兼音义的意音文字。
文字
❖奚仲作车,苍颉作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