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和上好一堂课资料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和上好一堂课资料
积极探索,以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
并对提出希望和延伸学习的要求。 ➢ 活动评价(反思): ➢ 也称活动评价,这是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实
现自我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教师必须 树立的教育理念和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简练、不啰嗦,语速 适中,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 和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 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 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①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 ③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一)活动名称:指本次活动的具体名称或
主题。注意应标明班级、幼儿人数、活动日期。
(二)活动目标:主要阐明期望幼儿通过这
一活动能达到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或行为习 惯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等方面。 叙述要具体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目标
情感 态度 目标
知识 技能 目标
能力 培养 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含义
用词举例
活动目标举例
主要是指活动 过程中幼儿的 情绪情感的体 验或形成某种 积极的态度
主要是指本次 活动要完成的 具体任务或要 达到的水平
乐意、愿意、 兴趣、喜欢、 激发、热爱、 支持、遵守等
激发幼儿对春天里的小动物的喜 爱和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 兴趣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的意 识
入法、演示导入法、作品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音乐导 入法、经验导入法等。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提出问题,为启发幼儿的思考和下一步的活动做准备。 强调自然导入,时间约占整个活动的1/6。
2、基本部分:是完成各项活动目标的主要过程。 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如操作、练习、实验、讲解、 讨论、谈话等。要求围绕目标、循序渐进、层次清楚, 这一部分的时间相对较长,约占整个活动的2/3。
3、第三遍听故事(录音),进行经验的迁移,激 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分段欣赏故事:春天段——秋天段——第二年春 天段
(幼儿自由交谈吧,并在公众面前表达) (三)表演童话,体验快乐
听录音故事,师幼分角色表演故事。体验表演成 功的快乐。
(整个活动结束)
• 活动方案中各要素的书写要求:
➢ 活动名称: ➢ 活动目标:
(四)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如材料的名称、所用的数量、场地 的安排等。
2、经验准备,如果画小动物,就可以到动物园参 观,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五)活动过程:主要体现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步骤。
一般包括开始、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1、开始部分:又称导入部分,主要目的是集中幼儿
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常用方法有:直观导
幼儿教师如何备课和上好 一堂课
红旗好贝贝幼儿园 2019年3月
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备课? 二、备课备什么? 三、怎么去备课?
一、为什么备课?
一句箴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个道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二、备课备什么? 讲究“三备” 一是备教材 二是备教法 三是备幼儿
三、怎么备课?
这里专指狭义的教学活动计划,又称课时 计划或教案等,指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活动 方案。它阐明在一定的活动时间内要做什么、 怎么做、完成什么目标等。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3、结束部分:主要是归纳整理本次活动的 内容,同时又要设法激起幼儿对下次活动的强烈 愿望。常用方法有六种:归纳法、练习法、联想 法、回应法、游戏法、延伸法。时间不宜过长, 约占整个活动的1/6。
(六)活动延伸:如果有未完成的内容或其他 相关的内容,可以利用其他时间继续进行。
【活动案例赏析】
大班童话欣赏活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方法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它是对活动提出的期望。书写时要体现认 知、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体现 各学科特点的目标; ➢ 活动准备:
包括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一般先写经验 准备,再写物质准备。
➢ 活动过程: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通过视听讲结合,发展幼儿连贯 讲述的能力
通过玩球活动,提高幼儿动作的 敏捷性和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能力
(三 )活动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直观类方法:包括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 范例法、欣赏法等; 语言类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描述法等; 实践类方法:包括练习法、操作法、游戏法、 表达法、发现法、记录法等。
一、活动名称:
《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童话欣赏·大班)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体验童话故事中快乐和悲伤两种不同 的情感;
2、学会运用语言、动作和音乐等不同形式表现自 己对作品的理解,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
3、结合真实的生活事例,幼儿能够体会并且学会 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活动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游戏表演法
知道、 让幼儿能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理解、领会、记住、 理解故事的含义,学说小动物之间 说出、区别、比较、 的重点对话 表现、制作、创编、 学习正确使用量词,恰当运用动 运用、掌握、学会 词
判断等
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
主要是指活动 过程中某种能 力的形成
提高、发展、 培养、形成等
四、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树叶妈妈头饰一个,双面树 叶挂饰若干;梧桐树的图片(春天和秋天); 磁带、录音机、钢琴。
2、经验准备:熟悉故事中歌曲部分,会唱 歌曲。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梧桐树挂图,引出童话故事 (二)欣赏童话
1、第一遍听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提问:关于谁的故事?春天和秋天的树叶娃娃有 什么不一样? 2、第二遍听故事,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体会故事 中快乐和悲伤的情感,引导幼儿用歌曲表达感情。 提问:春天和秋天的树妈妈心情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唱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