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第二单元-糖代谢——三羧酸循环.
生物化学-第二单元-糖代谢——三羧酸循环.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氧化脱羧)
草酰琥珀酸
琥珀酸脱氢酶 (氧化) 琥珀酸 GTP
NADH
CO2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合成酶 琥珀酰-CoA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底物水平磷酸化)
CO2 (氧化脱羧)
TAC
循 环 总 图
TAC小结
1)循环从C4物与乙酰CoA缩合生成C6物开始 2)每一次循环经历两次脱羧,放出2CO2 3)每一循环经历四次脱氢,其中3次以NAD+为氢受体, 1次以FAD为氢受体; 4)每循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一次生成1GTP(ATP); 5)循环一次结束以C4物(草酰乙酸)重新生成为标 志; 6)总反应:
(1)丙酮酸脱氢复合体 (2)该复合体可分为五步反应 3. 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 (1)三羧酸循环反应过程 (2)三羧酸循环的小结 (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的整个反应
(1)丙酮酸脱氢复合体
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转 乙酰酶(E2)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组成。
第二阶段 2×丙酮酸→ 2×乙酰CoA
NAD+ NAD+
-1 -1 6or4
2 ×1
2 ×1
2×3
第三阶段 2×异柠檬酸→ 2× α -酮戊二酸
2× α -酮戊二酸→ 2× 琥珀酰CoA 2× 琥珀酰CoA → 2× 琥珀酸 2× 琥珀酸→ 2× 延胡索酸 2×苹果酸→ 2× 草酰乙酸
3)可逆磷酸化作用的共价调节:ATP存在时,Py 脱氢酶分子上的Ser-OH被磷酸激酶催化磷酸化而 没有活性,一旦磷酸基团被磷酸酯酶催化水解 (去磷酸化)可恢复活性。
柠檬酸(三羧酸)循环
(TAC) / Krebs cycle 乙酰CoA经一系列(8步)的氧化、脱羧,最
终生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即乙 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再经一 系列的氧化、脱羧,循环后再生草酰乙酸, 其中生成2CO2,3(NADH+H+),1GTP(ATP), 1FADH2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反应1:柠檬酸(Citric acid)形成
草酰乙酸
反应2:顺乌头酸水合酶作用于柠 檬酸生成异:琥珀酰辅酶A的生成
反应5:底物水平磷酸化
琥 珀 酰 CoA 转 变 为 琥 珀 酸 , 产 生 1GTP , 由 琥 珀 酰 CoA合成酶催化。
生成的GTP可在二磷酸核苷激酶催化下,将磷酸 根转移给ADP而生成ATP与GDP;需要Mg2+参与。
胞质内的NADH不能透过线粒体膜,需要 经过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 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反应
辅酶 ATP
第一阶段 Glu→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1,6-磷酸果糖 2×3-磷酸甘油醛→ 2× 1,3-磷酸甘油酸 2× 1,3-磷酸甘油酸→ 2×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丙酮酸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2CO2+CoASH+3NADH+3H+ +FADH2+GTP
7) 三羧酸循环是不可逆的
8) 三羧酸循环本身不会改变其中间产物的总 量,但其它代谢会消耗其中间产物,需要及 时补充
(2)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 糖、脂肪、氨基酸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都 将产生乙酰Co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 降解
2CO2+CoASH+3NADH+3H+ +FADH2+GTP
(1)三羧酸循环反应过程
反应1:柠檬酸形成
反应2:顺乌头酸水合酶作用于柠檬酸 生成异柠檬酸
反应3: -酮戊二酸的生成 反应4:琥珀酸辅酶A的生成 反应5:底物水平磷酸化 反应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反应7: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反应8: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
反应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由琥珀酸dHE催化琥珀酸生成延胡索酸,H受体是 FAD。琥珀酸dHE是TCA中唯一一个掺入线粒体内 膜的酶(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参入质膜),直 接与呼吸链相连。
丙二酸(malonate)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反应7: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COO-
CH
HC COO-
NAD+ NANDA+DH++HH+ +
Py dHE复合物的调节
PyCH3CO~ScoA是一个重要的反应步骤,处于代 谢的分支点,受到严密的调节作用:
1)产物乙酰CoA和NADH都抑制Py dHE复合物,抑 制作用为相应的反应物CoA及NAD+所逆转。
2)核苷酸反馈调节:整个酶体系的活性由细胞的 能荷水平所调控,体系受GTP(ATP)抑制,为AMP所 活化。
H2O
延胡索酸酶
COO-
HOCH
CH2 COO-
延胡索酸
苹果酸
反应8: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
乙酰-CoA H2O
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 (氧化)
苹果酸
NADH
柠檬酸合成酶 (缩合)
柠檬酸
顺乌头酸酶(脱水)
H2O
顺乌头酸
H2O
顺乌头酸酶
(水化)
异柠檬酸
H2O
延胡索酸酶
(加水)
延胡索酸
FADH2
NADH
三羧酸循环又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 系的枢纽。糖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的 碳架可以通过草酰乙酸等可转变为葡萄糖; 由葡萄糖提供的丙酮酸等可以用于合成某 些非必需氨基酸。
提供生物合成的前体
(二)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一次生成生成12个ATP。1mol 的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和CO2和H2O,可净 生成36或38mol ATP。
参与反应的辅酶有硫胺素焦磷酸酯 (TPP)、硫辛酸、FAD、NAD+及CoA。
丙酮酸脱氢酶的辅基是TPP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的辅酶是FAD、NAD+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 酸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硫辛酸乙 酰转移酶
CoASH
O CH3-C-SCoA
第二单元 糖代谢 三羧酸循环(TCA)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二)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三)糖有氧氧化调节
O2
O2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丙酮酸 胞液
O2
H2O
丙酮酸
H++e
乙酰CoA
Krebs循环
线粒体 CO2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1. 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丙酮酸 2. 丙酮酸氧化脱羧成为乙酰C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