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中职语文第一册期中考试试卷资料

山东省中职语文第一册期中考试试卷资料

淄博工业学校2014级2014—2015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梧台、单县)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茎.部(jīng)颤.栗(zhàn) 憎.(zēng)厌自艾.自怜(yì)B.混淆.(xiáo) 包扎.(zā) 隽.永(jùn)强聒.不舍(guō)C.簇.拥(cù)怪癖.(pì) 翘.首(qiào) 横.七竖八(héng)D.摭.拾(zhé) 刹.那(chà)拗.口(ào) 撼.人心灵(h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绝不旁鹜掉以轻心怨天尤人独出心裁B. 废寝忘食娇揉造作明目张胆与日俱增C. 一塌糊涂容销金镜漠然置之没精打采D. 汗流浃背脍灸人口相濡以沫不速之客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受用不尽。

④通过思考,你获得知识,为解决疑难而激动,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愉快。

A.沿用限制终生只有才能B.采用制约终生只要才能C.沿用限制终身只要也能D.采用制约终身只有才能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 在过去30年,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经济成就。

B. 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的时候,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

C. 他在几次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完全是他平时施展雕虫小技....的结果D. 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团体冠军。

B.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D.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B.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C.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D.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7. 根据语境,下列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你们请我介绍经验,非常感谢你们的好意,我一定按时前往,不吝赐教。

B.郑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

”C.一位初次投稿的作者在所寄稿件中附了一封短函:谨将拙稿寄上,敬请拜读,欢迎斧正。

D.毕业前夕李欣送了一张照片给张琳,并在照片后面写道:张琳同学惠存。

8.从下面材料中提出四个关键词语,恰当的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柱、缓坡丘陵等地貌。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

A.盆地抬升崩塌崩积物地貌 B.提升侵蚀崩塌溶解C.造山运动侵蚀崩积物溶解 D.盆地抬升节理退还巷谷9、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然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②④⑤③①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完成。

B.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冠礼,表示成人。

古稀之年是指70——80岁。

C.《我的四季》《我的梦想》分别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和毕淑敏的著名散文。

D.《最后一片叶子》和《给我三天视力》的作者都是美国的作家,分别是欧·亨利和海伦·凯勒。

11.下列关于应用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A.欠条一定要用钢笔书写,写后一定不能涂改。

B.借据是彼此之间为处理财务、物资或事务来往,写给对方作为凭据或有所说明的条据。

C.借据的正文部分要简洁写明事由;表示钱物往来数量的数字大小都可以,写清即可。

D.借钱物或欠钱物一方将所借、欠的钱物还回时,借出方一定要写收据。

12. 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A.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B.“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

C.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D.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消极颓废的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二、(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卖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罗多德,或北非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

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罗彻斯特大学)普通人类学含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1879年才开设。

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们自己及其起源,以及其他人,那么为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

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

在大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

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远远不同于人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冒险。

大范围的旅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得到发展,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研究才盛行。

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他民族的存在。

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

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孙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

借助于向真正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能第一镒遇到这类根本不同的民族。

正是与迄今未知民族的大量接触——这开始于欧洲人试图把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大到世界各地之时——人们的注意力才集中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

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

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

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

13.对画线部分“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B.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C.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D.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14.下面不属于导致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原因的一项是A.广阔的地理范围,造成交往的局限。

B.落后的旅行手段,造成沟通的不便。

C.显著的民族差异,导致理解的困难。

D.迟缓的认识发展,导致研究的滞后。

15.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具有课程意义的人类学工作出现效率,但含有学分的人类课程形成较晚。

B.人们较早关注到与己不同的民族的存在,但关注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却较晚。

C.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异要显著。

D.长期以来欧洲人没有意识到“野蛮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俗文化的广告传播什么是俗文化?汉字的“俗”是由“人”和“谷”两个字组成的,意为人要吃饭,人和谷子在一起就是“俗”。

可见,“俗”就是指大众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具体包括俗人、俗事、俗物、俗心、俗举、俗话等。

从这一角度看,俗文化自然就是指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了,相似的称呼有民间文化、平民文化、市井文化等。

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也是一种文化传播。

广告与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许多广告中蕴涵着俗文化,借俗文化实现传播目的,同时也影响着俗文化的发展。

作为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民间心理在广告中的表现非常典型。

首先是安土重家的心理。

宗法制的熟人社会给人们一种自适的安全感,因此人们不习惯在流浪中追寻生活,安土重家的心理十分强烈。

展现这种心理的广告作品很多,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深深道出了久别故里的游子情。

二是趋同求稳的心理。

这种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

“神州行”广告中葛优的独白“这就跟进饭馆一样,一条街上,哪家人多我进哪家”,所借用和针对的正是趋同求稳的国民心理。

三是敬官畏上的心理。

中国民众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对官员普遍有一种敬畏加羡慕的心理。

许多广告都牵强附会乃至胡编乱造地挂上皇家招牌,正是迎合或者说利用了这一点。

当然,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渲染与强化作用。

民众有所好,广告必甚焉。

如以节庆为背景的广告,节日未至,它已铺天盖地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民俗的认同,引导受众的消费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