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精神心得体会(11篇)

学习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精神心得体会(11篇)

学习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精神心得
体会(11篇)
学习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定文化
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
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

高擎民族精神
的火炬,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
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
下有乾坤,推出更多的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
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开创广西文艺繁
荣发展新局面。

文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文艺作品要有
灵魂,就必须和人民结合。

人民是文艺的生命和根本,也是
文艺的希望和前途。

因此,作家、艺术家要不断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丰富营养。

在信息化的今天,再丰富、再精彩的微博、微信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眼睛,代替
不了亲身的体验、观察和思考。

只有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一
线,才能看到真实的场景,捕捉到生动的情节和细节。

一年多来,我走出书斋、走出单位、走进乡村,深入罗
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担任驻村“书记”,亲身参
与了精准扶贫的每一项工作,深刻感受到扶贫工作的复杂性
和艰巨性,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激发起创作灵感。

今后,
我将更加扎实地深入生活线,用心用情去体验人民群众的心
声,努力做一名“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
笔下有乾坤”的文艺工作者。

创新,一直是文艺创作的难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
革,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正在考验着我们的创作智慧。

如果
我们把创作当作一件容易的事,那生活就会嘲笑我们。

所以,创作者不可懈怠,不仅要在写作方法上创新,也要在思想上
创新。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也是治疗同质化写作、格式化写
作的灵丹妙药。

文学创作历来就是推陈出新的事业,崇尚大胆探索,提
倡原创能力。

时代在变化,文学也在改变,不创新就是死路
一条。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讲好中
国故事,要在观念、方法、选材、角度、形式、传播等方面
与时俱进,让读者认同接受。

我于今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风
暴预警期》就力求在表现形式、结构和题材上有所创新,力
求与众不同。

探索无止境,作家要坚持文学理想,敢于走独
特的艺术之路,不媚俗,不人云亦云。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
探索,在提高原创能力上下功夫,把中国故事讲好,努力并
将创作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一个写作者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能否坚持自己的
艺术理想,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在当下的文化格局中,许多东西都在发生变化,而我们是否要经常自我追问:
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我想,那应该就是我们的艺术理想。

一个写作者只有坚守艺术理想,才有可能面对功利浮躁
的世界,明白文艺家需要什么、做怎样的人;明白文学创作
的理想状态:一如既往地珍惜文学,一如既往地坚守艺术理想。

一个好的文学评论家不仅能通作者之意,开受众之心,
还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守夜人,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文化潮流
乃至文化的发展。

因此,要强化评论的文化引领功能,应该
以坚守艺术理想为前提,这不仅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也是讲
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作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务必要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文
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领
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要加强自身的政治
与文化修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挖掘和研究广
西丰厚的文化富矿,以团队的力量,努力对文艺作品进行准确、生动、可信的理论回应;要努力发出有筋骨、有道德、
有温度的评论声音,走进作品,走近文艺家,不忘初心,坚
守理想,善于挖掘作品中的价值含量。

“高峰”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使命。

需要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需要不断积淀和升华。

艺术家只有倾注心血,
全心、全情、全力投入生活和创作,才有可能迎来“高峰”。

全心——艺术家要有艺术追求,要真正热爱艺术事业。

只有真爱,才会有动力,才会全心全意投入创作。

用心做事,才会思虑长远,把每一步走好,积跬步以至千里。

全情——艺术家要有思想,要有智慧,更要有激情。


沉的思考不是要抹掉火热的激情,而是要点燃激情。

现在我
们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缺乏激情,深入不到生活底层,
感受不到时代强音,创作习惯模仿,作品缺少个性、缺乏创
新,事业追求缺乏后劲,人生境界缺乏提升……因此,我们
必须找回激情,保持激情,用激情铸就毅力和恒心,创作出
动人心魄的精品力作。

全力——全力做好一两件事也许不难,但要全力做好几
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情就难。

画家周思聪的《矿工图》《人民和总理》等作品为何令人感动?因为透过其细致入微
的精致作品,可以感受其倾注全力的用心创作。

我觉得,要
想打造出真正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我们必须
有这样的全力投入,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年两年,
而应该是持续不断,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有“三心”:一是要有
“崇敬之心”,以高标准来对待文艺。

文艺不是风花雪月的
事,不是听歌看舞这么简单,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我们对待文艺必须要有“崇敬之心”,要高度重视,要更加
坚定文化自信。

二是要有“火热之心”,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艺创作不能关在象牙塔里,要走出方寸天地,饱览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一个有抱负、有追求
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追随人民脚步,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
于自己的笔端,谱写出时代的篇章。

三是要有“刻苦之心”,努力塑造自己。

我特别注意到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

”这关系文艺
家的人品与文品、养德与修艺。

需要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
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
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编剧和导演,
我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
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

作为一名已参加三届“文代会”的文艺工作者,除了感
到荣幸,更多的是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我深切
体会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表现时代精神风貌、
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每一位艺术家的
责任与担当。

我们的创作必须与时代同频,为广西文艺繁荣
发展贡献力量。

0.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看到中国文化事业迈上一个
新的里程碑,更加坚定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方向,更加增强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闭幕式联欢晚会上,我有幸以刘三姐装扮与来自全国
的优秀艺术家同台演出,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

当我
饱含深情演唱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时,台下响起热烈掌声,我能感受到观众对广西民族音乐的喜爱。

作为刘三姐的
第五代传承人,刘三姐的精神形象已融入我的血脉之中。


愿意用自己毕生心血,诠释好刘三姐这张广西文化名片,展
现壮乡的美丽,唱响广西好声音,传递广西文化自信的能量。

1.
文学在这个时代得到如此高度重视,让身为作家的我感
到自豪和振奋,也更加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与责任。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这句话激励我们要对生活素
材进行判断,作品要弘扬正能量。

在现实生活中,少年问题
事件令人关注,阅读可以起到一定教育和引导作用。

以真善
美为内核的优秀图书能给少年儿童良好的心灵启迪,陪伴他
们健康成长。

这就要求儿童文学创作不可浮躁,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在自然之中有如一棵植物,而灵感是来自自然的能量,当我们把心境与精力抽离喧嚣的功名利禄,转向安静、
专注的文学创作之态,就能收获阳光雨露,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特别需要好好沉下心来,回归到最
本真的内心,潜心、全力创作更多有灵魂、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以抵达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给予他们陪伴和激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