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SH1020 0215-2009套管刮削器通用技术条件
QSH1020 0215-2009套管刮削器通用技术条件
Q/SH1020 0215-2009
代替 Q/SL 0215—1988
套管刮削器通用技术条件
2009-12–27 发布
2010-03–15 实施
Q/SH1020 0215—2009
前言
本标准是 Q/SL 0215—1988 的修订标准。 本标准主要对 Q/SL 0215—1988 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修订: ——增加了第 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 5 章“试验方法”,原标准第 7 章“包装、贮存和运
胶筒式刮削器的胶筒应采用耐油橡胶材料,耐温不应低于 120℃,邵氏 A 硬度不应小于 70。 4.7 弹簧式刮削器的特殊技术要求 4.7.1 刮削器弹簧按GB 1239.3—2009 加工,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σb≥1764MPa、屈 服强度σs≥1568MPa、伸长率δ5≥6%、洛式硬度应≥40HRC、断面收缩率ψ≥20%。 4.7.2 刮削器刀体刃部表面须渗碳热处理,应符合图样及工艺要求,抗拉强度σb≥1080 MPa、屈 服强度σs≥835MPa、伸长率δ5≥10%、洛式硬度应≥55HRC。 4.7.3 刀体安装后的伸出量应符合表 1、表 2 的要求,压进和弹出正常,不应有卡死现象。在正常 情况下(刮削水泥块、结蜡),刀体的刮削磨损量 60 h 内不应大于 20%。 4.8 组装 4.8.1 装配前,所有零部件须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对零件相互配合的表面必须洗 擦干净,并涂以清洁的润滑油;必须对所有零件表面的毛刺、切屑、油污、锈斑等清除干净。 4.8.2 装配弹簧时,不准拉长或切短。 4.8.3 装配后螺钉头、螺母与本体的接触面不许倾斜和留有间隙;各零件的配合及摩擦表面不许有 损伤。如有轻微擦伤,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情况下,经技术检验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修理;产品装 配后外部喷涂防锈漆。 5 试验方法 5.1 刮削器所用金属材料如需作力学性能性能,应按 GB/T 228 的有关规定进行。 5.2 橡胶体的硬度应按 GB/T 531.1 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5.3 零件表面的质量用目视法进行检验。 5.4 接头螺纹用符合 GB/T 22512.2、SY/T 6194—2003 规定的螺纹规检验,对螺纹密封性能试验, 用清水施压,加压 25MPa,稳压 5min 压降小于 0.1MPa 为合格。 5.5 刀体热处理后的洛氏硬度应按 GB/T 230.1 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5.6 刀体的最大伸出量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刀体伸出最大外径允许上下有±1mm 偏差。其压进和 弹出的灵活性用压入法试验 3 次。 5.7 刮削器的刮削寿命试验应在模拟试验台上进行,选用 500 号硅酸盐水泥,在对应的试验套管内 壁上候凝 24h。将实验套管固定在试验台底座上,将刮削器接到试验台的钻杆上,加压力 0.8kN~ 10kN,用 36r/min 的速度进行模拟刮削,每次刮削 1h,间隔 0.5h,连续刮削 3 次。然后拆检刀体,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刀体磨损量,刀体的磨损量不应大于 1%。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产品出厂前须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方能出厂。 6.1.2 出厂检验项目: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30.1—2009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 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 标尺) 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222—2007 弹簧钢 GB 1239.3—2009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 第 3 部分:扭转弹簧 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 GB/T 9253.2—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 GB/T 22512.2—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 旋转钻井设备 第 2 部分: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 工与测量 3 分类及型号说明 根据结构特征,套管刮削器可分为胶筒式和弹簧式两类。
GX □ □
分类代号,J 表示胶筒式,T 表示弹簧式; 主参数,用套管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mm; “G”,“X”为“刮”,“削”汉语拼音字头。 型号示例: 公称外径为 178mm 套管用的胶筒式套管刮削器,其型号为 GX178J。 公称外径为 178mm 套管用的弹簧式套管刮削器,其型号为 GX178T。
GX146T
139
120
122~134
25
110
NC31/2⅞TBG
GX168T
162
137
140~156
25
130
3½REG/3½TBG
GX178T
170
146
148~166
30
136
3½REG/3½TBG
GX194T
186
162
165~180
30
136
3½REG/3½TBG
GX219T
212
185
表 1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的基本参数
刮削范围
水眼直径
壳体外径
mm
mm
mm
88~90
21
75
96~104
21
85
106~116
25
95
117~127
35
111
125~134
35
111
146~156
38
127
148~164
38
140
166~178
38
140
191~203
63
178
215~228
63
178
248~261
输”增加为“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对刮削器型号进行了重新定义,型号增加为弹簧式套管刮削器和胶筒式套管刮削器,并对
两种型号的基本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部分金属零件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对技术要求重新进行了细化; ——删去了对石油钻采机械产品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和石油钻采机械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引用; ——对胶筒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规定; ——细化了检验规则,补充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及判定规则; ——补充了刀体的寿命要求。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采输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 军、曲 杰、宋金波、梅明霞、许 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Q/SL 0215—1988。
4
89
229
接头螺纹 代号 NC26/2⅛TBG NC26/2⅞TBG NC26/2⅞TBG NC31/2⅞TBG NC31/2⅞TBG 3½REG/3½TBG 3½REG/3½TBG 3½REG/3½TBG 4½REG/4½TBG 4½REG/4½TBG 6⅝REG/6⅝TBG
表 2 弹簧式套管刮削器的基本参数
4 技术要求 4.1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的基本参数见表 1。弹簧式套管刮削器的基本参数见表 2。
1
Q/SH1020 0215—2009
型号
GX102J GX114J GX127J GX140J GX146J GX168J GX178J GX194J GX219J GX245J GX273J
刀片伸出最大外径 mm 92 108 119 130 136 158 168 180 208 233 261
壳体
上接头
≥600
≥355
16
≥217
下接头
4.4 金属零件表面不应有裂纹、沟痕、夹渣、迭层、黑皮等缺陷。 4.5 上、下接头的接头螺纹应符合 GB/T 9253.2—1999、GB/T 22512.2—2008 的规定。接头螺纹表 面需进行防锈处理。 4.6 胶筒式刮削器的特殊技术要求
2
Q/SH1020 0215—2009
191~206
30
142
4½REG/4½TBG
GX245T
238
210
216~EG/4½TBG
GX273T
268
240
248~259
56
228
6⅝REG/6⅝TBG
4.2 刮削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3 刮削器零部件的材料加工应符合图样规定及相应的工艺文件要求,其物性、机械性能、化学成
a) 产品型号及接头螺纹代号; b) 制造厂代号或注册商标; c) 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7.1.2 产品装箱后,在包装箱上应作如下包装标志: a) 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b) 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c) 产品型号、名称及数量; d) 包装箱尺寸(长×宽×高),mm×mm×mm; e) 毛质量或净质量,kg; f) 出厂日期:年、月。 7.2 包装 7.2.1 产品包装前接头螺纹要涂好防锈油脂,并戴好护帽。 7.2.2 产品应用木制的包装箱包装。 7.2.3 随机文件应装入塑料袋放入包装箱中,文件包括: a) 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装箱单。 7.3 运输、贮存 7.3.1 产品运输中避免强烈颠簸,水平放置,装卸要轻抬轻放,严禁摔、碰、挤、压及接触酸、碱、 盐等腐蚀性物质。 7.3.2 产品不应无规则堆放,要直立和平放在通风干燥处,胶筒式刮削器贮存期不宜超过 18 个月。
3
Q/SH1020 0215—2009 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6.3.2 型式检验时,每 20 套抽 2 套进行检验,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加倍抽检,如再有不 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应在标志槽内打印如下产品标志:
刀片伸出最大外径 型号
mm
刀片伸出最小外径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