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中国的水资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水资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
“时空分布不均”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节约用水”可以看作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的教学延伸。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时空分布不均”、“兴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 3
部分内容。

在“时空分布不均”部分,结合“中国径流带分布”、“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2幅图,教材正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好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活动”要求结合我国气候和河流知识,解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并
要求将径流带与地形区结合起来,以便于学生对径流带进行空间定位。

在“兴建水利工程”部分,教材侧重介绍了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采
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扼要介绍了“引黄济青”、“引大入秦”工程,采用“阅读”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

在“ 节约用水” 部分,教材正文讲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倡导节约用水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举例说明了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活动” 部分设计了3 个各有侧重的探究性任务,以引导学生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学会分析水资源
短缺的原因及其缓解对策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有效性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原因、影响,并能找出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树立惜水、节水意识,感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为保护、
合理利用水资源尽自己微薄之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难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原因
【学习过程】
壱、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

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在地区上具有
的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和 的
特点。

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是 ,举例: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的措施是
, 举例:
3、南水北调工程有效解决了我国
的缺水问题,其中,
东线方案调水沿
北上,使水最终到达天津。

4 、 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人均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
、 缓










是。

6、联合国决议把每年

日定为“世界水日”,目的是唤起
公众意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 合作探究学习;
1、联系已学过的气候和河流知识,分析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2、水资源缺乏可能会导致怎样的严重问题?试从经济发展、社会Th 活、Th 态环
境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3、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三、当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网络
水资源
解决措施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五、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配套练习》P42“能力提升
”。

六、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紧扣学习目标,从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总结,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