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形势分析

玉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形势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形势分析
上半年,我们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我市一些支柱产业如机械、水泥陶瓷等增长不够快。

二是缺乏支柱产业项目的支撑。

玉林的能源、资源比较缺乏,长期以来缺乏国家层面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够强,发展后劲不足,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

三是土地要素制约趋紧。

土地、资金、环境容量、节能减排等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愈发突出,项目建设用地供求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今年我市25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新增用地需求总量约743公顷,目前仍缺口约150公顷。

尤其是“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优补优”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实以来,项目用地调整面临更严峻形势。

三、玉林当前及今后时期工作的着力点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在持续且尚未触底。

围绕全年发展目标和实施“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战略部署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今后3-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我市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做大总量。

从玉林自身情况看,经济总量小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

我市经济总量排在全区第四,跟第三名的桂林市差距较大,而其他地市跟我市的差距不大,他们的增速也很快,让我们很有紧迫感。

没有总量,不可能去调结构,也不可能很好地惠民生。

因此,做大总量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就是要继续坚持投资拉动、全力以赴抓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抓好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储备工作。

(二)做大产业。

跟发达地区和先进地区相比,玉林的欠发达,根本在于产业的不发达。

我市第二产业比重小,工业化进程和速度还未达到全区、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问题。

加快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加快产业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我市要强力推进工业集约化发展,着力做大八大产业。

一是做大以玉柴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

玉柴始终是玉林的支柱企业,它不仅是玉林的品牌,也是广西的品牌,更是一个民族品牌。

以玉柴带动机械制造业,需要我们下决心鼓励企业通过重组、兼并、上市等各种方式做大做强。

二是做大以新华联为龙头的有色金属产业,使玉林有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力争发展成为500亿至1000亿产业。

三是做大以华电热电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使我市新能源产业有一个新的提升。

四是做大以龙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龙头的再生资源产业。

就是把龙潭产业园废钢配送中心、船舶拆解中心及汽车拆解、家电拆解等项目做起来,通过这些项目带动上下游大量的项目和企业进来。

五是做大稀土新材料产
业,打造一个玉林新材料产业园,力争在全国稀土新材料产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六是做大医药食品产业。

七是做大以三环为龙头的陶瓷产业。

八是做大电子信息产业。

(三)做大园区。

做大园区就是强力发展园区经济,实现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城镇化。

我们将重点打造以下几个园区:
一是龙港新城。

按照我们的规划和设想,分为三大板块:临港产业园、龙潭产业园、白坪农场产业园,通过三个园区支撑起龙港新城的产业,同时培育起龙港新城的城镇化,实现港城产一体化。

二是玉柴工业园。

打造千亿元工业园区的战略目标不能丢,要加快玉柴工业园区的发展。

三是玉林经济开发区。

经开区今后的定位主要是食品产业及其相关产业。

四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打造中医药产业集聚地。

五是新材料产业园,即高新区。

六是北流陶瓷产业园。

七是容县电子信息产业园。

(四)做大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重点要加快玉东新区建设,加快南流江沿岸的开发建设。

提出要塑造城市的概念、城市的风貌、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符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足“绿”的文章,做好“水”的文章,做精节点,使城市特色鲜明,简
洁美观,生态宜居。

要打造城市的主色调,做到管理有序。

在开发中建设,在建设中管理,形成自己特色,走紧凑型、集约型、特色型城市发展之路。

要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突出抓好玉东新区先行先试,努力把玉东新区打造成为带动作用强、统筹水平高、体制机制活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

(五)做活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玉林经济发展的一副好牌,只有把它做大做强做活,玉林的经济才有可持续性。

为此,我市计划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税收、用地、信贷、人才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重点扶持民营企业上规模,尽快发展一批规模以下企业发展壮大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改造、产品研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一批民营企业品牌。

(六)做实民生。

一是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特别是城市养老。

二是着力加强社区建设。

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提升和配套设施完善,使社区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三是扎实有序推进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以创业促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