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与基础施工教学设计

地基与基础施工教学设计

1 学习情境设计
2 教学过程设计
《地基基础施工》学习情境的设置
各情境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学习情境1——有条件浅基础设计与绘图
学习任务:绘制浅基础图纸
学习内容:(1)基础的概念
(2)基础的类型
(3)地基的类型
(4)绘图技能。

学习目标:(1)基础的概念
(2)基础的类型:无筋扩展级传播,扩展基础等浅基础;预制桩基础、灌注桩基础。

(3)地基的类型
绘图技能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一个组由组织能力强及成绩较好以上的同学担任组长,分析基础的种类和画图的相关规定,绘制基础图,同一个组的图纸可以一样,但每
一个同学绘制一张。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师行动中的决策计划,学生行动的重点是实施过程,具体设计见下表:
教学用时:6
学习情境2——基础工程勘察报告的识读
教学情境整体设计:
²通过设计的5个项目,学生学会基础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名词概念;
²试验人数以4人为宜,一起做实验,但要求每人提交一份试验报告;
²如果试验仪器不足,可以采取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的办法,两个试验同时做;
²除了教科书中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外,学习材料中每组要有一份纸质地质勘查报告。

教学学时:24
2.1 学习子情境——地质地形构造图的识读
学习任务:地质构造图的识读
学习内容: 1. 地质构造 2. 水文地质
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懂地质构造图,了解地质构造常用的术语,以便看懂岩土工程勘察图纸;
由地质图分析认识地质年代、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系沉积物、地貌单元等;体会上
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等概念的含义。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以4人为宜,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一个组由组织能力强及成绩较好以上的同学担任组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2 学习子情境——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绘制
学习任务:土的野外鉴别;通过土的筛析试验,绘出土的级配曲线。

学习内容:野外识别土的类型,名称,结构与构造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工程分类;土的颗粒特性与土的级配曲线绘制。

学习目标:野外土样的初步辨认;说出土的物理指标名称与各个指标的定义;了解土的形成过程,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学习土的环刀采取方法;掌握土的颗粒特性,独立完成筛析法试验,正确绘
制土的级配曲线。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组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

学生按组采取一种土样供筛分试验和绘制曲线之用,每组采取土样尽量不同并有特点。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3 学习子情境——粘性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
学习任务:完成土的液塑限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液限与塑限的概念,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的求值,采用联合液塑限仪器测定粘性土的液限与塑限。

学习目标:能独立完成粘性土的液塑限联合试验,正确的采集数据,绘制液塑限曲线,根据曲线求出粘性土的液限与塑限值,有液塑限值求出液塑限指数,判断粘性土的类型与状态。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完成规定的试验任务。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4 学习子情境——土的直剪试验
学习任务:完成土的直剪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土的破坏类型、环刀取土方法、剪切试验过程,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绘制。

学习目标:学习土的剪切试验方法和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能够用环刀取土,知道土的破坏类型;
按正确步骤独立完成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分清土的抗剪参数,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
系曲线。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完成规定的试验任务。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5 学习子情境——土的固结试验
学习任务:完成土的固结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土的密实度和压实性、环刀取土方法、固结试验过程,变形量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绘制。

学习目标:能够用环刀取土,叙述土的固结性能;按正确步骤独立完成土的固结试验,正确变形量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绘制关系曲线。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完成规定的试验任务。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地基基础施工》考核采用理论课堂教学成绩、项目实训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评定成绩的方法实施。

理论课堂教学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两部分成绩;项目实训成绩包括学期实训实习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和实训报告的编写质量成绩等,具体评定方法结合下列15个表格评定;期终考试成绩是对学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采用一页纸或者闭卷方式进行。

学科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学科成绩=理论课堂学习成绩×30%+项目实训成绩×50%+期终考试成绩×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