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件
(2) 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① 粗骨料 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不宜大于
1∶3;卵石不宜大于1∶2.5。 ② 砂 以天然砂为宜,砂率宜控制在 40% ~ 50% ,通过
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
③ 水泥 最少水泥用量为 300kg/m3,坍落度宜为 80 ~
180mm,混凝土内宜适量掺入外加剂。泵送轻骨料混
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
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
预拌水泥净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
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
土。
与一次投料法相比,二次投料法可使混凝土强度
提高10%~15%,节约水泥15%~20%。
(3)水泥裹砂石法混凝土搅拌工艺,用这种方法拌制的混
2、施工配料
施工中往往以一袋或两袋水泥为下料单位,
每搅拌一次叫做一盘。因此,求出每1m3混凝土材
料用量后,还必须根据工地现有搅拌机出料容量
确定每次需用几袋水泥,然后按水泥用量算出砂、 石子的每盘用量。
例 4 . 2 中 , 如 采 用 JZ250 型 搅 拌 机 , 出 料 容 量 为
0.25m3,则每搅拌一次的装料数量为: 水泥: 310 ×0.25=77.5kg( 取一袋半水泥,即75kg) 砂子:815.3×75/310=1973.25kg 石子:16027×75/310=387.75kg 水:161.9×75/310/=3.2kg
混凝土运输分地面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和楼面水平运
输等三种。
地面运输时,短距离多用双轮手推车、机动翻斗车;
长距离宜用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垂直运输可采用各种井架、龙门架和塔式起重机作为
垂直运输工具。对于浇筑量大、浇筑速度比较稳定的 大型设备基础和高层建筑,宜采用混凝土泵,也可采 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或爬升式塔式起重机运输。
(2)二次投料法,是先向搅拌机内投入水和水泥(和砂),
待其搅拌1min 后再投入石子和砂继续搅拌到规定时间。
这种投料方法,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强
度,在保证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节约了水泥。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预拌水泥砂浆法和预拌水泥
净浆法。
预拌水泥砂浆法是指先将水泥、砂和水加入搅拌筒内
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
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
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如图 10所示。
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
楼板底面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
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
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
程》 (JGJ 55) 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
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施工配料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
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
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1、施工配合比换算
施工时应及时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并将混凝土
配合比换算成在实际含水率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
(1)一次投料法是在上料斗中先装石子,再加水泥和砂,
然后一次投入搅拌筒中进行搅拌。
自落式搅拌机要在搅拌筒内先加部分水,投料时
砂压住水泥,使水泥不飞扬,而且水泥和砂先进
搅拌筒形成水泥砂浆,可缩短水泥包裹石子的时
间。
强制式搅拌机出料口在下部,不能先加水,应在
投入原材料的同时,缓慢均匀分散地加水。
凝土称为造壳混凝土(简称SEC混凝土)。
它是分两次加水,两次搅拌。
先将全部砂、石子和部分水倒入搅拌机拌和,使骨料
湿润,称之为造壳搅拌。
搅拌时间以 45 ~75s为宜,再倒入全部水泥搅拌 20s,
加入拌和水和外加剂进行第二次搅拌,60s左右完成,
这种搅拌工艺称为水泥裹砂法。
三、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3、掺和外加剂和混合料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 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 除外) 国家标准GB8075-87中按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将混凝土外加 剂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各种减水 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缓凝 剂,早强剂 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 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加气剂,膨胀剂, 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1)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
混凝土浇筑前不应发生离析或初凝现象,如已发生,
须重新搅拌。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其坍落度应满足
表6的要求。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
;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 2m,应设串筒、斜槽、 溜管或振动溜管等,如图7所示。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进行。
规定。
表4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延续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及等于C30 高于C30 气温<25°C 120 90 气温≥25°C 90 60
注:1. 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
定;
2.轻骨料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延续时间应适当缩短。
2、 运输工具的选择
凝土的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3) 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输送管的布置宜短直,尽量减少弯管数,转弯宜缓,
管段接头要严密,少用锥形管;
混凝土的供料应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不间断;
正确选择骨料级配,严格控制配合比;
泵送前,为减少泵送阻力,应先用适量与混凝土内成
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1、 混凝土运输的要求
运输中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运输中应保持匀质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不应
漏浆;运至浇筑地点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并保证混
凝土在初凝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浇筑。
混凝土的运输道路要求平坦,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
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4
3
人工捣 固
4
轻骨料 混凝土
(2)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如果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 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 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
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①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施工缝设置的原则,一般宜留在结构受力 (剪力)较
意超载(超载10%),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
进行拌和,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反之,装料过少,又
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2) 搅拌时间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从砂、石、水泥和水等全部材料投入搅
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搅拌时间与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密切相关,随搅拌机类型和混
凝土的和易性不同而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随搅拌时间的延长,强度有所提高,
但过长时间的搅拌既不经济,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又
将降低,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加气混凝土还会因搅拌时间过长而使含气量下降。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3采用。
表 3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混凝土坍 落度(cm)
≤3 >3 搅拌机机型 自落式 强制式 自落式 强制式 最短时间(s)
搅拌机容量<250L
90 60 90 60
250~500L
120 90 90 60
>500L
150 120 120 90
(3) 投料顺序
投料顺序应从提高搅拌质量,减少叶片、衬板的磨损,
减少拌和物与搅拌筒的粘结,减少水泥飞扬,改善工 作环境,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节约水泥等方面综合考虑
确定。常用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4、目前我国外加剂和混合料的掺和方法
5、混凝土和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的有关规定
二
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搅拌,是将水、水泥和粗细骨料进行均匀拌
和及混合的过程。同时,通过搅拌还要使材料达到强化、 塑化的作用。
1、 搅拌方法
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
2、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类。
设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
=1∶x∶y,测得砂子的含水率为 ω x,石子的含水率为
ω y,则施工配合比应为:1∶x(1+ω x)∶y(1+ω y)。
【例4.2】已知C20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为:1∶2.55∶5.12,水灰
比为0.65,经测定砂的含水率为3%,石子的含水率为1%,每1m3混凝土
自落式搅拌机多用于搅拌塑性混凝土和低流动性混凝土,
根据其构造的不同又分为若干种,见表1。
强制式搅拌机多用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
也可以搅拌低流动性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又分为立轴式 和卧轴式两种。卧轴式有单轴、双轴之分,而立轴式又分 为涡桨式和行星式,见表2。
表1、 2
混凝土搅拌机类型
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
内,如图 11 所示。
② 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
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随浇随捣。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符合表8的规定。
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表 8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 坍落度 (mm) 10~30 30~50 50~70 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