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4 页……………装…………○………订…………○……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附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2019.9.16第Ⅰ卷 客观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小明坐在行驶的动车里,相对下列哪个物体,他是静止的( )A. 小明所坐的座椅B. 路旁的树木C. 从他身旁经过的乘务员D. 动车驶过的铁轨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 v 甲=0.6m/s ,v 乙=0.4m/sB. 经过3s 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 经过4s 两小车可能相距1.6mD. 经过5s 两小车一定相距2.4m3.小明在马路边上拍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车B.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C. 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D. 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4.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直升飞机 C. 自己 D. 无法判断5.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陈老师喜爱环绕温凉河行走,通过手机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 .据此估计陈老师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 6km/h ,67cmB. 1.5km/h ,12cmC. 6km/h ,20cmD. 1.5km/h ,60cm6.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甩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得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最后它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D. 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7.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
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是( )A. 汽车、地面B. 地面、汽车C. 汽车、汽车D. 地面、地面 8.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水B. 桥C. 人D. 地面 9.做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 4:3 B. 3:1 C. 1:3 D. 3:410.2012年6月25日12:42分,神州九号飞船在距天宫一号120m 的停泊点由航天员开始手动控制飞船以0.25m /s 的相对速度靠近天宫一号,如图所示;12:50分,神九与天宫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这意味着我国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在这段交会对接过程中,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连体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 )A. 以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B. 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C. 以地球为参照物航天员的速度是0.25m /sD. 以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的速度是0.25m /s 1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B. 6.25m/sC. 6.75m/sD. 7.5m/s12.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0s 内通过的路程是50m ,那么它第2s 末的速度是( ) A. 2m/s B. 5m/s C. 10m/s D. 25m/s13.物体运动速度由大到小,途径A 、B 两点,到达C 点速度为零,若AB=BC=4m ,通过BC 所用的时间为0.8s ,那么物体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6.5 m/sB. 5 m/sC. 4 m/sD. 以上答案都不可能14.一列火车以8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 的速度(以车为参照物)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 ,需用的时间为( )A. 4.8 sB. 6 sC. 8 sD. 24 s15.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木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等,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订………○…………线…………○…※※请※※装※※订※※线※※内※※答※※题※※…………○………○…………订………○…………线…………○…第 2 页 共 4 页A. 上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B. 下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C. 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第Ⅱ卷 主观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6.“嫦娥”怀抱“玉兔”飞天揽月,这一定格在中国人头脑里的神话场景,在2013年得到了真实再现.如图所示的“玉兔号”月球车,在“落月”后,其相对地球是 ________的,在进入月夜休眠时,其相对月球是 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所示。
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 m/s ,5s 时两车相距________m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选填“东”“南”“西”或“北”)运动。
18.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 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 ,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 .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____(填“受到了”、“没受到”)处罚.19.小明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拍摄了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可见他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从图分析,水滴下落0.3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米/秒.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0.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1.如图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2)小球从B 点运动到D 点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 点运动到F 点的平均速度;(3)小球在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第 3 页 共 4 页…………○…(4)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四、计算题(22题5分,23题6分,共11分)22.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200km ,一辆小车以50km/h 的速度行驶前 14 的路程后,又以100km/h 的速度行驶完后面的路程,求该小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3.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该动车长200m ,以这个平均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长2200m 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第 4 页 共 4 页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2.C3. A4.C5. A6. A7.B8. A9. D 10.D 11. B 12.B 13.A 14. D 15.C 二、填空题 16. 运动;静止 17. 0.2;0.5;西 18.汽车;126;受到了 19. 正确;1.5 三、实验探究题 20.(1)v=st (2)刻度尺;停表(3)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 (4)0.18;0.225 (5)变速21.(1)变速;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2)小于 (3)EF (4) C 四、计算题22.解:小车以50km/h 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s 1= s=×200km=50km ,根据v=可得,小车以50km/h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t 1= = =1h ,小车以100km/h 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s 2=s ﹣s 1=200km ﹣50km=150km , 根据v=可得,小车以100km/h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t 2= = =1.5h ,该小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 t=t 1+t 2=1h+1.5h=2.5h ,该小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v===80km/h .答:该小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80km/h .23.解:(1)D412次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11:45﹣9:15=2.5h , 平均速度v=st =300km2.5h =120km/h , (2)∵v=st ,s=2200m+200m=2400m=2.4km , ∴t 1=s1v =2.4km120km/h =0.02h .答:(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0km/h ;(2)需要0.02h 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