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A. 1:2
B. 2:1
C. 9:2
D. 2:9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 地球
B. “火卫一”探测器
C. 太阳
D. 火星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 80m/s
B. 10 m/s
C. 5 m/s
D. 无法判断
4.下图是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所记录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5.3cm
B. 5.25cm
C. 3.25cm
D. 3.3cm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6.小明测量小球直径,记录数据分别为2.41cm,2.43cm,2.40cm,2.42cm,2.50cm, 则该球的直径为()
A. 2.43cm
B. 2.432cm
C. 2.42cm
D. 2.415cm
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山
B. 船
C. 房屋
D. 河岸
8.下列正常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是40km/h的可能是()
A. 卡车
B. 行人
C. 喷气式飞机
D. “神州六号”飞船
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则行人()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A→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C平均速度为3a/2△t;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a/△t.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1.如图,教材上的作业中要求测出单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并要求我们制作一个秒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摆从到所用的时间就是一个周期
B. 单摆从左边开始计时,并记为第次,第次到达左边时,停止计时,总时间为,则周期为
C. 实验中可发现,绳长越长,周期越长
D. 实验中可发现,摆越重,周期越短
12.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时速度为,通过后时速度为,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
13.如图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A的长度。
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cm;图(b)中,物体A 长度为________m;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
14.甲、乙两物体保持速度不变,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通路是甲的,则甲运动的时间是乙运动时间的________倍.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4.9×105m,则该汽车________h后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
15.完成下列读数: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该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16.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________的;如果以__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7.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_______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
在该实验中,之所以要强调“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为________ 。
18.小红在假期和父母一起去泰山旅游,小红坐在观光缆车上时,感觉周围的景物在向后运动,这是
选 ________为参照物.
19.如图,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____时针转动.
20.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轨是 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1.一列队伍长50m,其速度是2.5m/s.整列队伍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所需时间为________.
22.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3分)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__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________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中要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小车从A到C的速度等于__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四、综合题(共2题;共27分)
25.莒县沭河莒安大桥经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严格考核评选,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长的廊桥”称号,成为中国最长的廊桥,莒安大桥位于莒县浮来东路东首,设计为过廊式景观桥(图为莒安大桥夜景).
(1)周末某校的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到莒安大桥游玩,纪宇同学提议测一下莒安大桥的长度,他步行的速度为1.5m/s,正好用8分钟完成这段距离.莒安大桥的长度为多少米?
(2)物理兴趣小组共25人,排成一列纵队,每2名同学之间大约间隔0.5m,由周含笑同学以1.5m/s的速度带队步行,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小组成员可以全部通过莒安大桥?
2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45分.
(1)若以司机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大?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2. B
3. C
4.C
5. A
6. C
7. B
8. A
9. A 10.D 11.C 12.C
二、填空题
13. 2.4;2.40;0.1
14.2;7
15.3.15
16.运动;车
17.刻度尺;秒表;控制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加其运动时间,从而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18.缆车(小红自己等)
19.右;左;顺
20.运动
21.60s
22.40km/h
三、实验探究题
23.(1)v=s/t
(2)刻度尺
(3)小
(4)0.16;0.2
(5)大;变速
(6)大
24.(1)v=
(2)小
(3)0.03
(4)大;变速直线
四、综合题
25. (1)解:纪宇同学的步行时间t=8min=480s,
由v= 得,莒安大桥的长度:
s桥=vt=1.5m/s×480s=720m.
(2)解:物理兴趣小组排成一列纵队的长度:
s队=(25﹣1)×0.5m=12m,
纵队小组成员全部通过莒安大桥的路程:
s总=s桥+s队=720m+12m=732m,
由v= 得,小组成员可以全部通过莒安大桥所用的时间:
t总= = =488s.
26.(1)解:若以司机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轿车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轿车是静止的。
答:轿车是静止的。
(2)解:根据距离标志牌可知,AB两地相距s=120km-70km=50km,
行驶时间t=10:45-10:15=30min=0.5h,
所以,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答: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100km/h。
(3)解:从B地到达南宁的距离为s=70km,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速度v=100km/h,所以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时间
答: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0.7h。